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2018-10-12张瑾
张瑾
摘 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初中教育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品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为了促使学生们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而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必须对其有效性进行提升。本篇文章将阐述对课堂教学有效性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并对于改善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方法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伴随新型教育模式的引入,我国教育水平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也表示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教学有效性是衡量课程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为了促使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知识的学习,教师需要从其影响因素入手进行分析,以此提升教学效果。
一、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
(一)教师因素。根据相关调查可以知道,初中学生之所以对于思想品德课程存在兴趣,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本身。教师个人亲切的态度以及丰富的知识对于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反之,如果教师的表达方式过于刻板,同时对于学生差别对待,自然也会给教学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由此可以了解,教师的个人性质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意义重大。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便需要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促使学生能够基于自己逐渐对知识学习产生兴趣,并愿意将其应用到实践之中。
(二)学生因素。在实际教学的时候,除了教师方面的因素之外,学生的因素同样非常重要。现如今我国提出了教育改革政策,逐步推行了全新的教育体制,对于学生本身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学生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参与者,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都与学生本身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相比于小学生,初中学生的思维已经较为成熟,其思想观念、认知能力、学习动力以及学习方法都有着非常强的自主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课程知识的吸收。而良好的学习动力则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学习,从而产生良好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因素。教学内容可以算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产生的公式,也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客体。教学内容本身的合理性对于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直接决定教学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教学内容包含的因素有很多种,主要涉及到教材、学情以及教学资源等多个因素。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因素便是教材,这也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必须将教材本身完全吃透,根据教学目标提出的向要求以及学生的个人情况,合理开展课程。不仅如此,教学内容还需要做到密度恰当、坡度适当以及深度得当。
(四)教学环境因素。从当前教学体制而言,教学环境层面的因素同样也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能够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心态,认真聆听教师的教导,与其他同学展开沟通和交流,从而能够完成知识的积累。久而久之,学生们便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逐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影响学习环境的因素除了课堂之外,家长同样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环。家长对于学生的关注程度同样会影响学生的成绩以及思想品德水平。由此可以发现,教育并非只是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家长也有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二、改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方法
(一)加强对于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视。在早期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学校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影响,将自身注意力全部放在了主课学习方面,而认为思想品德课程不够重要。同时,由于学生们在生活中很难有机会进行思想品德的知识学习,因此学校使其学习的唯一途径。为此,学校应当转变自身思路,提高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视程度,提升课程的学时,进而促使课程能够顺利进行。
(二)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教师的个人素质对于课程教学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对自身职业品德进行规范,促使自己能够到达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在心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做到因材施教,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的个人兴趣对于教学质量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学生对此兴致不高,自然会造成课程教学效果不佳,而如果存在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则会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伴随课程改革的背景,教师也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展开培养,提升其个人动力,无需教师督促,其便能够自主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由于常年受到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学校的教学理念十分固化,同时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关注也全部都在期末考试方面,导致教育理念的定位出现了偏差。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环境便发生了改变,变得极为复杂,且具有很强的功利化特点,进而造成学生的思想品德出现一定程度的缺失。为此,教师应当为学生们创设优良的环境,转变其个人思想,让其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和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向其普及相关观念,将各类人文资源充分利用,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教師应当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改善陈旧的思想,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如此一来,学生们便会对于思想品德学习产生全新的认识和理解,由原本的厌恶逐渐变成喜欢,进而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施可明.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2):121-122.
[2]倪朋余.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