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积极性数学教学语言

2018-10-12刘思全

新一代 2018年12期
关键词:积极性

刘思全

摘 要: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达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问题,不同情况,不同现象,不同风格,抓住时机去启发、去赏识、去激励、去反思,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积极功能。具体表现如下特点:

关键词:新课程理;积极性;数学教学语言

一、情趣性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强调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生活性”。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用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现象,富有童趣的语言来描述数学知识,原理或方法,改变过去过于成人化、专业化、理性化的教学语言,能使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富有生命的气息。如:教学口十口=10时,教师这样比方:“两个窗户后面藏着”许多神奇的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看谁找得多,谁的本领大?当学生无序说出各种答案之后、教师又比方说:“谁能像体育老师一样给这些算式排排队?”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运算顺序,教师对学生说,在运算符号这个大集体中,( )好比是大队长,×或÷好比是中队长,+-好比是小队长,形象的比拟,学生很快掌握了运算顺序。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算完竖式而忘了写横式得数的现象,教师就这样提醒学生:“做竖式计算,就像到菜市场买菜,做完竖式相当于买好菜,最后写全横式上的得数相当于把菜带回家,大家可千万别只顾买菜却不把菜带回家。”学生听后会意地笑了。为了拉近学生与课题的距离,教师有意识地将枯燥的课题改编成生活味十足的个性化课题。如教学长度单位时,将课题变成《长长短短》;教学9的认识时,将课题改为《9元超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将课题改成《给新年贺卡镶花边》;教学小数的认识时,将课题改成《神奇的魔术师——小数点》;教学时、分、秒时,将课题改成《做时间的好朋友》,这样给学生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亲近感和共鸣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励性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自身的潜力只能发挥20%—30%,而正确与充分的激励则能使人发挥其潜力的80%—90%,可见,激励是每一个人心理上的需求,孩子天真单纯,好胜心强,更离不开表扬激励。教师要有一双慧眼,一颗爱心,缘情设语,满腔热情地鼓励激发学生的潜能。美国电影《师生情》里有这样一位优秀教师:他在给一名长期受到种族歧视的黑人孩子上课时,耐心地说:“孩子,老师相信你是天下最好的孩子,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不必紧张,仔细数数老师这只手究竟有几个手指?”孩子涨红了脸,盯着老师的五个手指,数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说“三个”。“太好了,你简直太了不起了!一共就少数了两个。”老师的鼓励像久旱的大地,遇上了甘霖,孩子的眼睛一下子就放光了。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何不像美国的这位教育家一样,多使用一些带感情色彩的用语,滋润学生心中知识的乐园呢!如:——我非常赞成你的想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好吗?你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我们共同研究一下。请你帮个忙,可以吗?谁能像编书的叔叔阿姨一样,提出一些问题呢?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是让人耳目一新。观察真仔细,同学们真能干,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坚持一下,你会做得比现在还好!你不用伤心,我会支持你的。说错了没关系,老师会帮助你的。你永远是最出色的学生,我相信你。这位同学有困难,哪位小老师帮他?再给你一次机会,一定要把握住啊!功到自然成,你瞧,你比以前进步多了,望继续努力,争取更优成绩。以上教师用语,如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一束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一颗种子,能深埋在学生心里。使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情趣都有了张扬的空间,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善和鼓舞。

三、启示性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学习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学习成了纯粹的记忆接受,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现代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因此在教学中充分显示教学用语的启发诱导功能,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过程,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获得有效发展。如设计以下教学用语: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预习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关于这个课题,课前你们收集了哪些信息?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分析解决?题中提供了哪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吗?你能猜想问题的结果吗?动手试一试。请你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你同意他的意见吗?你有什么高招?這个问题,你想请谁帮忙?谁还想来说一说,谁还能再举一些例子呢?你觉得他们表现如何?你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知识的。通过研究,你有什么体会或启示?你认为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最遗憾的地方是什么?谁能给大家提出一个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学了这些知识你觉得能解决哪些问题?我们就用刚才学得的本领解决几个问题。请你课后到周围找一找,有哪些地方与今天所学知识相关?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课后请大家继续研究,老师等候你们的佳音。

在新课的导入、展开、巩固、反思、延伸阶段,经常的、有意识地运用以上启示性语言,或唤起学生认知起点,或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或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或引导学生交流评价,不仅能巩固课堂知识,提炼学法,同时也为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表现自我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黄福根.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22(3):86-88.

猜你喜欢

积极性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刍议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性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如何培养大学生在基础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
探讨提高高职学生积极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