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10-12邓祖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现状对策

邓祖芳

摘要 紧扣十九大报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等内容,以肥西县水果产业发展现状为例,找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安徽省水果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 水果产业;现状;对策;乡村振兴战略;安徽肥西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265-02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ruit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Taking Feixi County as an Example

DENG Zu-fang

(Agriculture Technology and Popularization Center of Feixi County in Anhui Province,Feixi Anhui 231200)

Abstrac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reports on implemen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e,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the strong brand of agriculture,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uit industry in Feixi County as an example,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were found out,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ruit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steady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fruit industry; status; countermeasur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Feixi Anhui

安徽省主要園林水果品种有梨、桃、苹果、葡萄、柿、柑、桔、红枣、猕猴桃等,近年来,安徽省水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12年以来,水果种植范围已覆盖全省17个地市,合肥市水果产品产量居全省第2位,水果产业得到极大的发展[1]。肥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西南部,位于江淮之间,东连合肥市郊区,隔巢湖与巢湖市相望,西与六安市接壤,南沿丰乐河与舒城县、庐江县为邻,北抵寿县、长丰县。总面积1 695.0 km2,耕地面积5.2 hm2,常住人口76万人。肥西县地处南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5.7 ℃,降雨量近1 000 mm,无霜期246 d,气候适宜,是发展水果产业的优势产区之一。

2018年工信部发布全国百强县榜单,肥西县是合肥市唯一入选的县区,连续9年入选,并较2017年上升12位,是合肥市所属县中经济总量及发展速度最快的县。近年来,依托近城近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2017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2 227.07 hm2,总产5.06万t,其中,葡萄566.67 hm2,桃树766.67 hm2,草莓213.33 hm2,梨子146.67 hm2,樱桃166.67 hm2,无花果93.33 hm2,蓝莓40.40 hm2,核桃33.33 hm2,猕猴桃66.67 hm2,瓜蒌子133.33 hm2。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排在首位,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1 主要做法与成效

1.1 推进质量兴农,强调产业升级,发挥水果产业优势

推动质量兴农要立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推动农业发展变革,做到调结构,由传统的粮食作物调整至适合现代农业需求的经济作物[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肥西县的主导水果有葡萄、桃子、草莓、樱桃、猕猴桃、无花果等,水果种类丰富,在全县形成了有规模、可展示的基地。葡萄主要集中在三河、严店、高店等乡镇,品种以夏黑、巨峰、醉金香、阳光玫瑰、红提等为主;桃子主要集中在山南、官亭等乡镇,品种以早甜4号、极早红油桃、春雪、突围、春瑞、黄金蜜3号等为主;草莓主要集中在三河、严店、铭传等乡镇,品种以红颜、丰香等为主;樱桃主要集中在严店、铭传乡,品种以萨米脱、俄罗斯18号、美早、红灯、艳阳等为主;猕猴桃主要集中铭传乡,品种以红阳、黄阳、徐香、皖红等为主;无花果主要集中在柿树岗、官亭,品种以波姬红、玛斯义陶芬、108 B、青皮、121 E等为主。近年来,水果品种不断优化,大力推广水果绿色种植、花果量化管理、轻简化修剪、设施栽培等先进种植技术,以推动水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普及。全县66.67 hm2以上的基地有9个,其由水果产业生产型向观光休闲型转型。

水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升级,具体有如下做法。一是拓展休闲功能。不断为水果产业赋予休闲、观光、体验、创意、健康养老等功能,开展采摘、果树认领等活动。肥西县柿树岗乡明达公司、花岗镇流荇去那儿园区里有瓜果蔬菜体验农场,现已成为邻近城乡居民休闲度假和学生开展户外活动的重要体验基地。二是梳理精品线路。以水果产业作为载体,注重休闲、娱乐一条龙服务,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带动旅游业发展。如肥西严店润雨庄园,游客可实现采、钓、吃、玩一体化游玩。三是打造农业节庆。依托水果产业,全年举办荷花、桃花、樱桃、柿子节等以瓜菜果为主题的农业节庆活动逾10场。肥西县花岗镇绿溪州现代农业示范园已成功举办 6届瓜果采摘节;举办三河、丰乐、山南万亩荷花节。肥西县依托水果产业,逐渐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多元化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1.2 推进绿色兴农,发展绿色生产模式

提倡绿色生产模式,确保水果质量安全,是推进“绿色兴农”的重要途径[3]。绿色生产模式包括生产过程无污染、选用抗性品种和脱毒苗、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的施用,同时还包含协调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绿色生产方式。

传统果园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态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化肥及农药的过量使用,直接导致水果农药残留超标、土壤肥力下降、污染水体环境等问题,威胁水果质量安全。二是单纯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导致果园产品结构单一,果园产生大量废弃物,也对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联系畜禽养殖基地,利用家畜粪便及果园枯枝落叶等有机废弃物通过沼气池发酵,获得了可再次利用的沼液、沼气和沼肥,合理利用了农业废弃物的同时,沼液、沼肥施入果园还能提升土壤肥力,改善果品质量,实现了畜牧—沼液—果品的良性生态循环。因此,推广水果绿色生产是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1.3 推进品牌强农,促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严格控制质量。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过程追溯体系,严格监管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实施农业生产信用档案制度,切实保障水果品质。二是开展“三品”认证。全县 “三品”认证水果总数逾20个,注册商标10个,如清平葡萄、张祠油桃、凤岭无花果、李昌云无花果、早加纳樱桃、绿全糖猕猴桃等。鼓励认证水果贴标销售,提高水果质量安全水平。三是举行展销活动。通过展销会、博览会、网络营销、专题报道等形式,大力宣传品牌水果,提升公众认知度[1-3]。

1.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提供资金支持。将水果产业纳入现代农业发展政策体系,设立了市、县财政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设施大棚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给予奖补。近5年来,市、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优秀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投资水果产业发展。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果园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和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發展基础。

2 存在的问题

果园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产业规模较小,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果园新品种引进种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缺少市场调研和试验;果园基础设施落后,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灾害保险体制尚未健全,生产风险较大;水果保鲜、加工等产业链条发展不足,观赏、采摘等休闲功能发挥不全,效益体现不够明显[4]。

3 发展对策

3.1 政策推动,产业升级

政府要围绕果树产业制定发展规划,出台奖补政策,引领产业健康稳定发展,避免大起大落。园区要做好产品结构规划,找准定位,采取措施,统一标准,提质增效。

3.2 因地制宜,引进品种

以经营能力和市场需求为依据,适当发展设施葡萄、草莓、桃等,其种植风险小,错峰上市,市场受欢迎程度高。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引进盲目扩大种植规模,生产优势不明显的水果要慎重引进,以避免生产风险。

3.3 健康栽培,标准生产

设施栽培水果,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自然风险,可人为调节采摘期和上市时间,提高水果种植质量和效益。对于挂果年限长的水果,如樱桃、山核桃等,其在种植后3—5年内没有结果效益。因此,在果树品种更新中,要注重长短结合,搭配种植,实现以短养长。在土壤改良、整地施肥、防病治虫、疏花疏果、果实套袋、采摘包装等方面,实行统一的标准化生产,提高水果品质和档次。加强果园生产基地的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切实做到旱涝保收。另外,以水果产业为基础,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可小规模引进新、特、奇品种,以吸引游客采摘和观赏[5-6]。

3.4 品牌引领,打造圣果

加强水果商标注册、“三品”认证工作,做好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监测,提高水果质量安全水平,发挥品牌效应。在果园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化基地建设、“三品”认证、自然灾害保险赔付和在水果储藏、运输、加工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保障水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肥西县水果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省水果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科学引进、标准生产、品牌打造、政府推动、政策保障,打造绿色发展新模式,对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参考文献

[1] 黄晓春,王光宇,石迪生.安徽省主要水果生产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303-305.

[2] 张宇,朱立志.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中绿色发展问题的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7.

[3] 姜英林,冯霄汉.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水果产业发展趋势的影响及见解[J].中国园艺文摘,2008(4):49-50.

[4] 袁平红,武云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以砀山水果产业集群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6-7.

[5] 葛德光.安徽:萧县多举措助推水果产业增量提质[J].中国果业信息,2017(9):49.

[6] 陈怡,余先泊.促进都市水果产业发展 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市[J].果农之友,2017(9):38-39.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走,找对策去!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