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设施种植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2018-10-12药林桃李庆曹晓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江西省问题

药林桃 李庆 曹晓林

摘要 通过对瑞金市、乐平市、樟树市、高安市、崇仁县和永丰县设施种植情况的调研,进行了4种常用设施大棚结构的成本效益分析,总结了6个县(市)设施种植业发展模式,指出了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职业农民培育、创新经营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完善设施生产服务体系等促进江西省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江西省设施种植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设施种植;发展模式;问题;对策;江西省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164-03

Study on Current Development Mod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acility Planting in Jiangxi Province:Taking Ruijin City and Other Five Counties(Cities) as Examples

YAO Lin-tao Li Qing CAO Xiao-lin * CHEN Li-cai LI Bao-guang

(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chang Jiangxi 330200)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Ruijin City,Leping City,Zhangshu City,Gaoan City,Chongren County and Yongfeng County,this paper analyzed cost-benefit of the four facilities structure,summarized the facilities planting develop-ment mode of six counties(cities),and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agriculture.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planting were put forward,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farmers,innovating business mode,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improving the facilities production and service system and so on,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Jiangxi provincial facility planting industry.

Key words facility planting;development mode;problem;countermeasure;Jiangxi Province

黨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推动江西省现代农业强省建设的必由之路。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农产品打破季节性限制、实现反季节均衡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方法,也是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环境的束缚,走向现代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的有效途径[1-2]。国家农业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江西省设施面积在全国仅高于西藏、广西、海南,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5‰左右[3-4]。为全面深入掌握江西省设施种植业(以温室大棚为主)发展的现状,探索发展江西省设施农业的路径和方法,本文就乐平市、樟树市、高安市、崇仁县、永丰县和瑞金市6个县(市)设施种植情况进行了调研。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和调研数据,对6个县(市)设施种植业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总结了设施种植业发展模式,指出了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江西省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

1 设施种植业发展现状

江西省夏季高温潮湿,冬季低温潮湿寡照,采用建设温室大棚等方法后,可以有效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增加产量,提高品质。近年来,全省各地积极推广设施农业新技术,但截至2016年,江西省设施农业面积仅高于西藏、广西、海南,与农业发达省份江苏、山东等相比差距较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3-4]。

乐平市等6个县(市)都是江西省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各地方政府通过技术创新,制定“以奖代补”的奖励政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种植效益不断提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6个县(市)设施种植面积差异较大,乐平市、永丰县、高安市是传统的蔬菜种植大县,2017年底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均达到3 333.33 hm2。自2016年以来,瑞金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政府奖补资金总计累计1.7亿元,截至2017年底,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 000.00 hm2。樟树市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全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2017年底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逾3 333.33 hm2。近年来,崇仁县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实现增产增收,目前全县设施农业面积已达333.33 hm2。

2 设施农业大棚结构效益分析

2.1 连栋智能温室

高质量钢架连栋智能温室主要采用优质热镀锌方管为主体框架,外层采用玻璃或PC板覆盖,可加装遮阳、通风、温控、灌溉等智能装备,寿命15~20年,建造成本为700~1 500元/m2,每年运行成本为200~240元/m2。这类温室主要应用于科技示范推广、观光旅游、育苗、高端经济作物种植等。

由于初始投入大,技术管理要求复杂,经营这类温室的运行成本高,个体营运的经济效益相差较大。从调研的情况看,有的县(市)打造了农业园区中的钢架连栋温室,在政府奖补资金扶持下,引进的企业掌握了复杂的营运技术,又有其销售渠道,目前经营效益情况良好。但有的连栋智能温室不仅需要政府投资建设,而且营运资金也需要政府扶持。以瑞金市为例,2016年建成3万m2智能温室,形成了集采摘、观光、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园区位于红色旅游基地,吸引大批游客前往,2017年实现旅游收入逾2 000万元。但樟树市、永丰县的智能温室由于农业旅游项目少,游客不多,收入单一,经济效益不高。

2.2 连栋薄膜大棚

连栋薄膜大棚主要采用热镀锌方管为主体框架,外层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可加装遮阳、通风、温控、灌溉等装备,使用寿命为15~20年,建造成本为80~200元/m2。这类大棚建造成本和运行费用适中,主要用于企业、大型农业合作社开展反季节蔬菜生产,经济效益较好,为15万~45万元/hm2,是露地蔬菜纯收入的5~10倍,是粮食作物纯收入的20倍。高安、瑞金、乐平、永丰等蔬菜基地普遍采用该结构种植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等反季节蔬菜,有效缓解了江西省冬季蔬菜依赖外进的情况。

连栋薄膜大棚还广泛应用于葡萄、火龙果、橘类等水果以及园艺植物的种植,盖棚后果树与外界产生隔离,能较好地起到防鸟、防虫的作用,增加了产量和效益。

2.3 单栋钢架塑料大棚

单栋薄膜大棚主要采用热镀锌管为主体框架,外层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一般加装通风、灌溉等装备,使用寿命5~10年,塑料膜2~3年需更换1次,建造成本为15~30元/m2,运行成本以人工费用为主。这类大棚建造成本和运行费用适宜,经济效益较好,可达15万~30万元/hm2。

江西省蔬菜种植经营主体以家庭农场主为主,单栋钢架塑料大棚投资少,运行成本以人工费用为主,适宜家庭农场主开展“春提早、秋延后、夏避雨”等方式的蔬果种植。

2.4 简易竹片棚架

简易竹片棚架建造成本为5~10元/m2,拆装方便,但寿命短,保温效果差,劳动强度大,适宜冬季绿叶蔬菜保温种植。

3 设施种植业发展模式实例

3.1 引进外省先进的发展模式

3.1.1 蔬菜设施种植。蔬菜设施种植主要引进山东寿光模式,以反季节设施蔬菜种植为主,棚体更大、更宽,普遍应用了水肥一体化和自动防风、喷淋等温湿度控制技术,能智能控制大棚卷帘、温湿度调控、澆水等环节,保障了蔬菜品质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瑞金市相继引进山东寿光等地的大型农业发展公司,创新设施蔬菜种植模式,打造了一批现代高效的农业综合体园区,集生产科研、集约化育苗、技术培训、试验示范、加工物流、生态休闲、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蔬菜逾666.67 hm2,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丰收”。

山东寿光蔬菜模式的成功落户,大大提高了瑞金市农产品的品质,树立了品牌,打开了销路。目前瑞金市已成为供港蔬菜基地;赣州蔬菜通过中欧蔬菜班列(赣州港至莫斯科)销售至俄罗斯、匈牙利等国家。

3.1.2 水果设施种植。江西省设施果业发展主要引进浙江、上海、福建等先进模式,种植葡萄、火龙果、草莓等。以永丰县藤田镇葡萄产业为例,2011年藤田镇大面积改造坡地,吸引客商来此创业,成立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逾3 300万元,建起了逾93.33 hm2的葡萄园、大型保鲜库和酿酒车间。通过搭建简易避雨设施,安装灌溉设备以及物理防御病虫害设施,园内作业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无公害绿色葡萄生产,并建立了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通过技术调控,葡萄园成功将16个早熟、中熟、晚熟品种的鲜果供应期从6月底一直延长到12月。葡萄园以市场为先导,以质量为基础,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产出的葡萄不仅颜值高,而且绿色无公害、味道鲜美独特,销路畅通。基地将建好的葡萄园租给周边的农户种植,每户年收入可达10万元,有力带动了周边农民的脱贫致富。

3.2 创新本土发展模式

3.2.1 设施蔬菜。通过引进先进模式,瑞金市将叶坪田坞片区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来打造,从政策、资金等方面进行扶持,周边6个村采取土地流转,把666.67 hm2耕地的种植经营权集中到一起,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种植大棚水果和蔬菜,采取政府投资和引进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方式完善片区内基础设施。相继成立了一批农业合作社,规模化、机械化进行油桃、柑橘、甜玉米等果蔬种植和鸡、鹅养殖。合作社技术人员通过瑞金市农业部门组织的设施农业培训等方式,基本掌握了番茄、黄瓜、草莓、绿叶蔬菜等设施栽培技术,并且通过土地流转或农户入股等方式,建成多个设施蔬菜基地,带动周边许多贫困户脱贫致富。但由于发展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蔬菜只能销往周边城市,销售价格偏低。

3.2.2 设施果业发展模式。江西省是全国最大的金桔产地,2005年永丰县农业局技术人员从广西引进脆皮金桔,建立5 hm2黄金桔生产示范基地。基地利用设施栽培解决了果偏小、皮偏厚、水分少、口感差的问题,盖棚后果树与外界产生隔离,很好地起到了防鸟的作用,增加了产量和效益。目前,该基地已进入盛果期,产量可达30 t/hm2左右,纯利润逾24万元/hm2。目前,永丰黄金桔已推广面积近33.33 hm2,并且有许多周边地市到永丰引种栽培,如吉水、新干、新余等地。通过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红心火龙果、草莓、猕猴桃、葡萄等水果在江西省均获得了较好的收益,目前已实现一年四季均可采摘水果。

3.2.3 食用菌。食用菌设施化栽培就是创造适合食用菌不同发育阶段的环境,进行规模化反季节周年栽培。永丰县、高安市等食用菌种植基地大力发展双孢蘑菇、竹荪菇、羊肚菌等食用菌类设施种植产业。食用菌设施栽培操作管理简单,生产成本低,有的菌种还可实现与水稻轮作,经济效益好。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初始投资大,发展资金筹集难

一是设施农业投资和运行成本高,农民自身所积累的资金不足以发展设施农业;二是设施农业贷款门槛较高,贷款期限短,额度小[5],加上温室大棚不能用于抵押贷款,农民联户担保能力弱,信贷风险大,银信部门放贷积极性不高。建设和后续经营管理资金投入的不足制约了江西省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

4.2 配套技术不完善,运行管理水平较低

江西省设施农业在设施结构、环境控制能力、设施栽培技术与管理等方面主要是引进先进省份的技术和模式,省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该方面研究的较少。对适应江西地理气候环境条件的设施农业配套技术研究不足,导致江西省设施农业配套技术和服务跟不上设施农业普及的速度,存在设施农业数量增长快、质量提高慢的问题。加上管理、技术人员缺乏,不少地方出现了先进设施的功能和优势难以发挥、运营管理费用高、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总体运行管理水平较低[6]。

4.3 设施农业发展不平衡,发展规模受限,产业化水平低

各地在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条件不同、政府重视扶持力度不同,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受资金筹措、土地流转、道路条件、用电用水等各种条件的限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受到影响,对设施农业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形成制约,很难形成规模效益[7-8]。

5 对策

5.1 以农为重,加大培育

设施农业能否取得成效,关键是需要培育一批懂生产、善经营的职业农民。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设施农业生产队伍的培育,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通过免费技术培训等形式,引导农民学习设施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同时引导农民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提升生产效益,稳定生产队伍。

5.2 夯实基础,创新经营

夯实江西省发展设施农业的各种基础,为各种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坚实保障。一是政府出资解决农田沟渠、水电等配套设施建设,为设施农业生产提供基本保障。二是对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出台政策给予一定的支持,奖励乡村能人带头发展设施农业,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三是鼓励城市资本进入设施农业领域,通过“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协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推动设施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经营。

5.3 多方参与,科学发展

进一步摸清江西省各类生产资源情况,为发展设施农业搭建平台,吸引各种经营主体参与设施农业。一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做好设施农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土地流轉,为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打好基础。二是着力做好项目区农业的招商引资,吸引更多懂技术、有市场、善经营的企业参与项目区内的设施农业建设,通过技术先进的设施农业企业的引领示范,更好地发挥好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大规模促进设施农业的发展。三是整合全省科技力量,着力提高为设施农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农业科研机构应针对江西省夏季与秋季高温高湿强日照、冬季与春季低温高湿寡日照的气候特点,研究并制定出适宜江西省的设施农业设备标准和生产技术模式,降低设施农业运营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对良种繁育、精准农业、高效栽培、健康养殖、大棚农机具等技术和产品进行研究创新和推广,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四是结合江西省设施农业发展的阶段特点,合理把控4类农业设施的比例,特别是建设高标准连栋温室,要权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掌握技术、有市场营销渠道、盈利能力强的农业园区,要大力扶持发展;对盈利能力弱、主要是为了展示示范的农业园区,要控制建设面积,待条件成熟了再发展[9]。

5.4 组建信息收集系统,完善设施生产服务体系

加快“互联网+”设施生产监测控制系统,按照“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的要求,建设设施农业生产信息收集系统[10]。要及时对信息进行汇总、加工、整理,让生产者提前了解农产品市场行情,完善设施生产服务体系,避免生产的盲目性,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

6 参考文献

[1] 唐安来,黄国勤,吴登飞,等.绿色生态农业:江西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14(5):538-545.

[2] 龙强,刘飞仁,周吉.常态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现代农业发展难题:以江西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7,29(6):136-140.

[3] 江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江西统计年鉴[M].北京:北京数通电子出版社,2016.

[4]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5] 杜丙辰.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应当注重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2015(8):6-8.

[6] 张结刚,廖家槐,李思明.“新常态”下对江西省农业发展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25-28.

[7] 叶崇文,段茂春,徐娥.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1):4386-4389.

[8] 张震,刘学瑜.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15(5):64-70.

[9] 李庆,聂园英,魏建美,等.江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乐平等五县(市)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7(2):70-73.

[10] 李道亮.农业4.0:即将到来的智能农业时代[J].农学学报,2018,8(1):207-214.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江西省问题
于晓明
Perseverance Leads to Success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喻木华陶瓷艺术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