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泾县景星林场国家储备林示范项目设计

2018-10-12张小洪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工区林地林场

张小洪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泾县景星林场国家储备林示范项目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建设目标与工程布局、工程建设技术措施,分析了取得的效益,以期为提升森林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景星林场国家储备林示范项目;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布局;效益;安徽泾县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159-02

泾县景星林场场部坐落在泾县黄村镇境内,景星林场共有4个工区,溪口工区和东坑工区位于茂林镇境内,茗坑工区和白马坑工区位于黄村镇境内。景星林场地貌属低山丘陵区,大地形特征为东高西低,最高海拔801 m,相对高差较大,属黄山余脉。白马坑工区、东坑工区山势较高,山峰绵亘,群峰簇起,部分林地坡度>30°;溪口工区、茗坑工区山势较低,坡度<25°。森林植被较为丰富,森林类型多为杉木、松类等人工林及阔叶混交天然次生林。天然林以常绿阔叶混交林为主,主要树种有苦槠、枫香、青冈栎、松类及其他阔叶树种,人工林以杉、松、毛竹为主。林下植被多为白栎、檵木、乌饭、山楂、映山红、化香、蕨类等。国家储备林建设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生动诠释,是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重要工程,对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1-3]。

1 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国家储备林建设思路,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建设要求,严格按照储备林基地建设相关技术和规程,以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为指导,使用目标树森林经营方法,调整林分树种结构,改善林木生长条件,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构建一个活立木蓄积储备增加、森林生态防护功能提高和林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储备林示范基地[4]。

2 设计原则

2.1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选择建设地点相对集中连片,地块集中连片面积不低于20 hm2,力求规模化发展。

2.2 科学培育,集约经营

采用先進的技术措施,确定合理的营造林模式和经营措施,选择优良林木品种,实行科学抚育管理,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开展集约经营。

2.3 重点突出,示范带动

通过人工林栽培和现有林改培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培养大径级材和珍贵树种用材林,按照基地化、标准化设计项目建设,力求形成示范水平较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储备林示范基地。

3 建设目标与工程布局

3.1 建设目标

通过人工造林和现有林改培措施,提高国家储备林数量和质量,增加大径级用材林和珍贵树种用材林资源储备,以达到缓解安徽省及至全国木材供需结构性矛盾、保护种质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优化人工林树种结构、提高碳汇储备的目的。同时,探索掌握安徽省大径级、珍贵用材树种生长发育规律,摸索配套技术和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推进大径级、珍稀用材树种培育奠定基础。

3.2 工程布局

3.2.1 布局原则。采用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建设,突出示范效应。地位级中等以上,坡度在35°以下,立地条件优良的起源为人工的林地。现有林的龄组在中龄林、近熟林及成熟林范围内;并且林分结构合理,生长稳定。

3.2.2 项目布局。按照工程布局原则,结合项目区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以及项目建设单位的意愿,营造林工程安排在景星林场的茗坑、白马坑和溪口3个工区,附属设施工程中的林道维修安排在白马坑工区和溪口工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安排在茗坑工区,告示牌设置在溪口工区。

4 工程建设技术措施

4.1 人工林造林技术

4.1.1 造林地选择。景星林场经过多年经营建设,已没有宜林荒山荒地,但还存在以杂灌为主的低质低效灌木林地。这部分林地生态防护效能较差,林地利用率较低,但立地条件良好,交通较为便利,通过项目建设可提高林场该部分林地的森林生态效益,故选择其作为人工造林地块。

4.1.2 树种的选择。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选择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范围内、适合当地栽培、栽培经验丰富、防护性能较强、生态示范效果明显的枫香和檫木作为主要造林树种。

4.1.3 造林密度和配置。根据项目造林目的、树种特性,并结合项目区林木生长和立地条件现状,确定枫香和檫木进行带状混交造林,混交比例7∶3,初植密度为2 505株/hm2,其中枫香为1 755株/hm2、檫木为750株/hm2,株行距2 m×2 m,带状混交,“品”字形配置。

4.1.4 林地清理和整地。适时细致地整地能改善林地土壤条件,保持水土,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幼树生长,提前郁闭成林。造林前要严格按照《安徽省造林技术规程》标准进行林地清理和整地,严禁全垦炼山。实行块状整地,保留原生植被,尤其应保留山顶、山脊、山脚的原生植被。有水土流失风险的地块需采取水保措施。根据林地现状,设计林地清理以割灌、清杂为主。25°以上的地块采用块状垦覆的方式,以防止水土流失;16~24°地块采用局部大块状整地方式。定植穴规格为0.5 m×0.5 m×0.4 m。整地时先放线定样,挖穴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别放置,表土回填后造林。

4.1.5 栽植。根据项目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栽植于冬末春初进行,应尽可能选择阴天或雨后造林。栽植时应推广苗木切根技术,保持根系舒展。在栽植过程中注意苗木保护,避免碰伤苗木和损伤根系;保持苗木挺直,深浅适度;填土时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分层踏实,保证穴面略高于地面,以防积水。

栽植后1个月内进行检查,若发现露根和积水,要及时培土。对造林后成活率达不到85%或分布不均匀的造林地,应及时用大苗补植。并在每年1—3月的植树季节对栽植死亡的植株清理后定植,确保达到成活率和保存率标准。

4.1.6 抚育措施。新造林应进行细致抚育,抚育措施主要包括松土、除草、培土、扶正、修技、定干等。除草松土时,清除幼树幼苗周边0.5 m范围内的所有灌木、藤蔓和草本植物,为幼树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砍除的杂灌就地覆盖在林地上,让其自然腐烂分解,使其养分回归土壤。

幼林抚育需连续抚育3年,前2年每年2次,第3年1次,时间安排在5—6月和8—9月。当林分进入速生期时要进行1~2次综合抚育,抚育后郁闭度以0.7左右为宜。

4.1.7 管护。由于景星林场的土地和农户林地紧密相邻,且交通相对便利,需安排专人进行林地看管,防止出现挪用、损坏苗木的行为,同时做好林地防火工作。

4.2 现有林改培技术措施

4.2.1 改培对象的选择。在景星林场划定的国家储备林范围内,选择立地条件较好并且具有培育大径材生产潜力且集中连片的、现有林分未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的小班作为此次培育的对象。

据此在白马坑工区和溪口工区选择总计面积为122.53 hm2的17个现有林小班作为此次改培对象。其中,位于白马坑工区的4个小班面积为37.87 hm2,位于溪口工区的13个小班面积为84.67 hm2。

4.2.2 撫育管护技术。在林分中采用间伐、修枝、补植、管护等措施,保持林分合理的单位面积株数。加强病虫害防治和管护,改善土壤水肥条件,为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且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5 效益分析

5.1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项目顺利实施后,景星林场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都有所增加,森林覆盖率也有所提高。对现有生产力不高的林分进行定向培育使得林场的树种和径级结构得到极大改善,提升了森林的生产能力,林场的森林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并且促进了林场优良森林景观的形成,有利于林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由于森林结构的完善使得森林的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项目的建成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5.2 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为项目所在的周边区域的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可以促进林场职工和农户增收,增加了林场职工收益;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民共同致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还可起到示范推动作用,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增强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 参考文献

[1] 程朝阳,范广阔,汪炎明.国家储备林建设剖析与实施对策:以福建省为例[J].林业勘察设计,2017,37(1):7-11.

[2] 国家林业局世行中心(速丰办).建设国家储备林 助推林业现代化[N].中国绿色时报,2016-01-07(E02).

[3] 周榆,曾宪玮.国家储备林划定与经营管理探讨:安福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经验探讨[J].南方林业科学,2015,43(1):43-46.

[4] 詹昭宁.浅议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关于落实国家储备林若干问题[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4,33(4):1-3.

猜你喜欢

工区林地林场
“生命禁区”的平凡与坚守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Summer Is Coming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铁路线上别样的春节
采油作业区工区管理机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