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外援助彰显大国责任

2018-10-12刘东

紫光阁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受援国援助发展

刘东

中国的对外援助始于1950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总体来看,中国对外援助的最大特色就是不附加条件,注重推动共同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通过对外援助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改善了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中的地位,彰显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不断发展和丰富的中国对外援助

中国对外援助的初期阶段。1950年至1978年是中国对外援助事业的初创时期。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虽然人均收入非常低下,但中国依然坚持履行责任,开始向周边国家提供援助。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之后,中国援助的范围扩展到亚洲和非洲更多的国家。在1950年—1963年间,共有21个亚非发展中国家接受了中国援助,1970年增加到32个,1978年增加到66个,受援国的地理范围也从亚洲、非洲、东欧扩展到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地区。同时,援外开支自60年代起也快速增长。据统计,1971年到1975年间,中国的对外援助额达230亿元人民币,整个70年代中国在46个国家建成援助项目达560个。

中国对外援助的第一个指导原则就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1964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访问非洲期间宣布“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其核心理念包括: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提供援助,不把援助看作是单方面的赐予;提供外援时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也不要求任何特权;对外援助的目的不是造成受援国的依赖,而是帮助它们走上自力更生、独立发展的道路等内容。作为中国援外遵循的根本原则,“八项原则”奠定了中国60余年援外工作的基本基调。

中国对外援助的调整发展阶段。1978年至2012年是中国对外援助事业的大调整和大发展时期。1978年顺应改革开放进程,中国对外援助进行了适合国情的重大调整,开始以加快国内经济建设为中心,适度缩减对外援助规模,对受援国从注重“输血”转变为“输血、造血”兼具等。对外援助的出发点实现了由单纯考虑政治、安全因素到兼顾政治、经济利益的转变。这使得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更加合理,更好地发挥了对外援助项目的效益,实现了中国与受援国的互利共赢。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在加大对外援助力度的同时尤其注重增加了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从1995年开始中国对外援助数额稳步增加,1995年约为29亿元人民币,到2000年超过45亿元。

进入21世纪,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中国对外援助进入大发展时期,其中2004年至2009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9.4%。中国将对外援助的战略也提升到了新高度,提出对外援助的“五大举措”和对非经贸的“八项政策措施”,宣布了中国将采取的对外援助“六大行动”,加强在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援助力度,赋予了对外援助“八项原则”新的时代特征。

中国对外援助新时代。2012年以来,中国对外援助进入了一个新时代。2014年中国对外援助新承担成套项目112个,2015年则增加到293个成套项目,其中包括中巴(基斯坦)跨境光缆、马尔代夫跨海大桥等重大项目40余个。

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总部出席并主持由中国和联合国共同举办的南南合作圆桌会中宣布,“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未来5年中国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项目支持,包括100个减贫项目,100个农业合作项目,100个促贸援助项目,100个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100所医院和诊所,100所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未来5年,中国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2万个来华培训和15万个奖学金名额,为发展中国家培养50万名职业技术人员。”

当日,习近平主席还宣布,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国将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力争2030年达到120亿美元。中国将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中国也愿意同有关各方一道,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贡献力量。中国郑重承诺以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为己任,团结协作,推动全球发展事业不断向前。

对比国际社会中国对外援助毫不逊色

美国、日本、英国在人均8000美元时期的对外援助。美国1976年跨入人均8000美元的门槛,当年对外援助145亿美元。进入70年代,美国对外战略逐步从优势主导到主动收缩。越南战争严重削弱了美国国力,同时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与地位,美苏力量对比朝着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同時,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加剧了对美国的离心倾向,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尼克松承认美国力量的有限性,逐步减少美国在世界上承担的义务。所以,美国的对外援助从70年代到90年代是一个低谷,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才再次持续迅猛增加。

日本1978年步入人均8000美元门槛,当年对外援助43亿美元。整体看,日本的对外援助在70-80年代迅猛增长,到90年代达到顶峰,进入21世纪初有所下降,然后基本保持平稳的趋势。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受经济发展缓慢所累,总体上对外援助水平低于英国和德国。

英国1978年步入人均8000美元门槛,当年对外援助53亿美元。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英国开始对殖民地以外的国家进行援助,同时对外援助资金总量也迅速上升。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大国地位”、“民族利益”和“新自由主义”成为英国外交政策的指挥棒,对外援事务则不予重视,对外援助出现波动。接下来30年英国的对外援助都未有太大发展,一直到2010年之后,才又有新的增长。

中国对外援助全球地位相当,增长速度快。相较于美日英等发达国家,中国对外援助的增长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基本一致。从1950年到1973年,中国对外援助无论是总额还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973年中国对外援助总额占到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2.05%,这是相当高的国际水平。1991年以后,中国的对外援助支出不断增加,2004年至2009年平均年增长率更高达29.4%,从1991年的16.8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1年的200亿元人民币,增长了近12倍,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

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893.4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297.8亿元;综合推算下来,平均每年大致在40亿至60亿美元之间。与美国同等发展水平时期相比,规模还比较小;但与英国、日本等国家相比,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还是一个受援国,中国对外的援助水平和他们基本相当。同一时期,中国对外援助额已经超过了挪威、澳大利亚等国,排名跻身全球前十,然而2012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却只有挪威的1/17。

中国对外援助对促进世界共同繁荣发挥重要作用

2016年12月1日中国政府发布了《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贡献》,对1950年以来对外援助进行了归结和展望:60多年来,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1200多万人次,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其中700多人为他国发展献出了宝贵生命。2008年以来,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最不发达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吸收最不发达国家约23%的产品出口。整体来看,中国对外援助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繁荣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促进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援建的工农业生产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技术示范中心以及提供的各类物资和人才培训,有力地增强了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比如,坦赞铁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口等项目,已成为受援国重要的交通中枢;援建的医院、学校、体育场馆、供水设施、低造价住房等公益性和社会福利项目,丰富和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

二是增进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通过对外援助,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与广大受援国之间的传统友谊,结交了一批全天候的发展中国家朋友。

三是深化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通过实施不同的援助项目,在帮助受援国发展的同时,也加深了这些国家对中国企业、产品和技术的了解,有效推动了双边经贸合作,带动和扩大了中国企业和产品的“走出去”。

四是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中国真心实意帮助受援国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推动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響力,彰显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猜你喜欢

受援国援助发展
中国对外农业援助的可持续发展
爱心援助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