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生乌龙茶

2018-10-12潘春华

食品与健康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大红袍岩茶武夷

潘春华

唐人陈藏器称茶叶为“万病之药”。饮茶养生,已是共识。但茶叶因品种、产地不同,有寒、温、甘、苦等茶性的区别,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也有不同。因此,随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茶叶来品饮,在养生保健方面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秋季饮茶养生,当以乌龙茶为首选。

乌龙茶又称青茶、半发酵茶,即茶叶边缘发酵,中间不发酵,呈“绿叶红镶边”状,以茶的创始者清人苏乌龙而得名。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特色最为鲜明的茶叶种类。

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既有绿茶的清香怡神,又有红茶的浓鲜甘醇,茶性适中,不寒不热,常饮能提神醒脑、润肺祛痰、健胃消食、利尿止渴、生津润喉,有效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此外,乌龙茶还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抗氧化、排毒减肥、美容保健等方面,因此被誉为“美容茶”“健美茶”。

乌龙茶的称谓其实是一个总称,细分起来品种繁多,有十多种,最具代表性的有闽北的武夷大紅袍和闽南的安溪铁观音。

“大红袍”是乌龙茶中极品,属于武夷岩茶家族,享有“茶中之王”的美誉。武夷岩茶是产于福建崇安武夷山一带茶叶的总称,因生长于山岩中而得名“岩茶”。武夷山平均海拔650米,为典型的丹霞地貌,有红色砂岩风化的土壤,土质疏松,腐殖质含量高,酸度适宜。同时雨量充沛,山间云雾弥漫,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岩泉终年滴流不绝,构成了武夷岩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明代单杜可说“诸茶皆性寒,唯武夷茶性温不伤胃”,最适宜秋季养生保健。

大红袍母树于明末被发现,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大红袍”采制工艺精细复杂,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外形为紧结的条索,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澄黄清亮,叶片红绿相间,有绿叶红镶边的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茶气具有“岩骨花香”,且香气馥郁,回甘无与伦比。大红袍很耐冲泡,三泡四泡是精华,九泡十泡有余韵。品饮大红袍必须用小杯细品慢饮,才能真正品尝出岩茶之巅的韵味。

铁观音茶产于福建东南部安溪县西坪乡。相传安溪尧阳南岩山有位叫王士琅的人,发现了一棵品质非凡的茶树,采叶制成茶进献给乾隆皇帝。铁观音是皇上赐的茶名。

铁观音也是乌龙茶中极品,其品质特征为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砂绿翠润,红点明显,叶底呈绸面光泽,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铁观音采用纯手工制作,工艺复杂,比武夷岩茶减轻了萎凋程度,但延长了加工时间。加工时采用低温慢烤,使叶内水分缓慢消失,咖啡碱随水分溢出,在茶叶表面形成一层白霜,称作“砂绿起霜”。这也是高品级铁观音的标志。

铁观音茶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的兰花香气,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铁观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当然,凤凰水仙、罗汉沉香、乌龙红茶等也为乌龙茶中的佳品。秋日午后,泡一杯芳香四溢的乌龙茶,岂不美哉!

猜你喜欢

大红袍岩茶武夷
武夷岩茶
小鞭炮
基于消费者偏好分析的岩茶挂耳茶包拼配研究
“天价岩茶”折射茶业乱象
神秘的武夷山大红袍
小品种,不寂寞
美丽的小武夷
大红袍,状元的救命茶
武夷星禅茶
走进“武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