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对外宣传 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2018-10-12周树春

紫光阁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习近平受众

周树春

中国日报作为国家英文日报和中央主要外宣单位,将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贴近中国实际、贴近国际关切、贴近国外受众,深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完善基本方法基本途径,讲清中国 故事的历史进程和现实逻辑

一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没有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入了解,就不可能有对当代中国的真正理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展示好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向世界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走得对,走得通”,说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二是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是相通的,中国人民的奋斗史与世界文明发展史是交相辉映的。要站在世界历史高度,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华民族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斗争史、新中国的发展史和改革开放的创业史,帮助海外受众认识一个全面完整的中国。

三是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中国始终不渝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要从中国与世界友好交往的生动故事出发,从中国与各国深化合作的具体成果出发,从中国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出发,展示大国风范和大国担当。

推进理论建设实践创新,增强中国 话语的思想穿透力和理念共鸣感

一是打造思想传播活动品牌。为更好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建立完善“核心报道”全媒体工作机制基础上,我们创办“新时代大讲堂”,邀请中外著名意见领袖,揭示中国故事背后的世界意义。下一步将精心设置议题,不断打造好这一传播中国理念中国思想中国主张的新平台。

二是完善传播型智库平台。依托多语种海外供版的《中国观察》品牌,集纳海内外涉华重要观点,建立“中国观察”传播型智库,着力影响在中国问题上有话语权的“世界意见领袖”。下一步将推出“中国观察”客户端等产品,与国际智库合办“中国观察”系列论坛,不断拓展海外“朋友圈”。

三是构建国际传播理论创新基地。我们的国际传播实践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理论升华相对滞后。我们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成立新时代国际传播理论研究中心,将整合媒体传播优势与高校研究优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努力为增强国际话语权作出贡献。

提炼精神标识文化精髓,展示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一是系统化梳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积极呼应时代发展精神,对接全球治理需求,充分挖掘中华文化所蕴藏的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让“中国价值”在世界上产生更多的共振、共鸣、共识。

二是故事化传达中华当代文化风采。注重运用图文音视频等多种载体,以受众听得懂的语言、喜欢看的形式、感兴趣的故事来阐发中华文化内涵。充分挖掘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与其他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的案例,以诚感人、以心暖人、以情动人,拉紧中国与世界人民的情感文化纽带。

三是差异化传播中华文化世界意义。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实现中国声音有效传达到各国主流社会受众。面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求合作、谋发展的关切,重點阐明中国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积极推动机遇共享、和谐共生;面对有关国家对中国发展的忧虑与担心,重点宣介和合理念、大同思想,宣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习近平受众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