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融合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2018-10-11刘艳芬
刘艳芬
摘 要 以河北广播电视台《一路向东》全媒体直播的成功报道为例,从新闻直播机制、多角度融合报道和广告经营模式等方面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并结合其传播特点进行总结,从战略、融合、质量等几方面寻找全媒体融合报道之路,以期为更好地进行全媒體融合报道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全媒体直播;创新;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5-0075-02
2017年12月28日,石济高铁正式开通,河北广播电视台以经济生活频道为主体,利用全媒体播出方式,推出了石济高铁开通大型全媒体直播报道《一路向东》。此次报道是继河北省会地铁开通直播报道后的又一次跨部门协同合作,在创新新闻直播形式、多角度融合报道、引入创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新跨越。
1 打破媒体阻隔,创新新闻直播机制
纵观河北广播电视台以往的新闻报道,广播、电视台下属的各媒体、部门常常各自为战,用第一手的新闻资料、第一现场的直播报道、第一时间的新鲜消息争夺年底的最终考核。而此次《一路向东》节目,则是由经济生活频道统一指挥、统一发稿,总编室、电视新闻中心、农民频道、公共频道、992交通频道、新闻事业部、技术办、制作部、录制部、播出部等部门跨频、跨屏协作,组成全媒体矩阵,为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媒体手段多样化、传播效应最优化迈出一大步。
此外,针对高铁开通时间不确定问题,导演组克服重重困难,制定多重计划,提前约定采访专家,确保了直播的准时高效,贴近,务实,融合。各部门协调合作,解决了直播面临的多项技术及设备难题。直播临近时,各部门把预案当实战,多次测试信号并进行直播演练,以确保直播活动万无一失。
2 多角度融合报道,协调联动,互联互通
报道突出美丽河北、经济强省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强调省际互动,依托高铁优势,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播报道与新闻报道相结合,在第一阶段的直播报道中,共有直播连线十一次,新闻报道,人物专题,新闻特写十个,相互之间关联影响,层层递进,实现了多角度互融的局面,整体感觉轻松务实,严谨贴近,有效的达到了服务大众的传播效果。
第一,直播单元突出“现场+体验”。通过七路记者现场连线,展示即将开通的石济高铁的准备情况,包括车辆检修,司乘人员准备,各站点介绍,通过航拍等手段,丰富画面。设置嘉宾访谈环节,通过人文专家、交通专家的访谈,讲述高铁的整体特点、站点选择和列车时速的设计初衷等。
第二,直播单元突出“经济+影响”。通过讲述高铁沿线的经济带动,站点之间的相互联动,四纵四横铁路管网的完善建设,以及各地旅游,美食,人文的吸引互动,用短片和访谈,重点展示石济高铁对石家庄到济南再到青岛威海一线的经济的促进,以及对冀鲁两地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三,直播单元突出“改变+感受”。通过与铁路建设专家、经济文化学者探讨对沿线城市格局的改变,实时连线展现人们对石济高铁通车的期盼,采访乘车旅客的感受,讲述石家庄居民在青岛,威海买房客的经历,说明石济高铁开通之后,对美好生活的营造。
第四,直播单元为《今日交通》特别版,突出“运行状态+未来畅想”。讲述经过半天的运行之后,石济高铁的运载能力,通行情况,以及高铁建设中的幕后故事,使用了哪些不为人知的设备,未来石家庄将会有什么样的出行格局,高铁建设还会有怎样的推动,如何利用高铁一小时经济圈。
第五,直播单元为《今日资讯》特别版突出“美食美景+人文百态”。通过连线青岛直播点记者,威海直播点记者,济南直播点记者以及德州直播点记者,从市井生活的角度,展现石济高铁带给河北人民的优势,体会交通便捷带来的新时代改变。
3 结合自身优势,引入创收机制,创新广告经营模式
明确自身优势,发掘自身亮点,引入广告机制,是本次直播的创新之举,《一路向东》特别报道在筹划之初,经济生活频道直播导演组就与广告部积极沟通,强势联动,引入广告招商环节,扩大影响的同时,增强创收,而在直播过程中,更是进行了有效的广告植入,例如,河北广播电视台深度战略合作伙伴衡水老白干集团,依托于高铁优势,在衡水北站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而石济高铁通车特别报道《一路向东》午间版的《今日交通》栏目,凭借强有力的记者连线,将这一事件进行了有效融合,3分钟的直播连线报道,既突出了衡水地区的改变,又彰显了地铁开通对当地经济乃至当地知名企业的促进作用,使县域经济,凭借高铁列车通达全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一融入报道,植入巧妙,报道得体,贴合主题,将政治,文化,经济融为一体,深受客户喜欢,是新闻报道和广告融合的经典战例。
全媒体融合报道,是移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基础上信息与传播的新模式,是实现资源共享,多渠道传播的新方式。此次报道,锻炼了队伍,扩大了影响,同时引入两地互动的模式,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的全程直播,观看总人数超过10万人次,有效增强了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但全媒体直播不是简单的资讯整合,不是摒弃传统媒体而依赖新媒体的更替革命。因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全媒体融合报道是新闻传播的战略转移。全媒体融合报道,不仅仅是某个电视台或电台某个栏目的事情,而是媒体内部全体部门共同的工作;全媒体融合报道,不仅仅是某个广播电视台一家媒体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不同媒体,不同省、市之间新闻媒体之间共同的协作;全媒体融合报道,不仅仅是新闻媒体之间互相融合的采编融合,也是媒体机构与省、市之间政治与经济等多领域之间的融合。
全媒体融合报道不仅是从信息采集到加工处理、从传播路径到呈现状态、从报道架构到考评考核再造的一种战略转移,不是简单的资讯整和,不是单纯的信息叠加,而是充分利用各个媒体优势,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全媒体融合报道的新闻,给受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既能满足广大受众,又可以兼顾个性化,既能满足需求,又能实现价值。这就要求记者要成为新闻传播的多面手,而且还要成为多省市、多领域的协作和融合者。
2)全媒体融合报道是新旧媒体的融合过程。有些人有这样的误区:全媒体融合报道就是新媒体逐渐代替旧媒体的过程。报纸、图书、出版已经成为夕阳产业,不久的将来就会消失。其实,全媒体融合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全媒体传播也不单单依靠新媒体技术,还需要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媒体融合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才是全媒体融合时代的王道。
这就需要广大新闻记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以正能量传播为基础,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做出有内涵的报道。一要具有挖掘新闻事件之间关系和融合的观察力,包括向传统媒体、向同行、向国内外媒体和记者汲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完美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和过渡。二要提前策划,包括议程设置、主题选取、直播“爆点”等诸多环节,积极推介和分享,在情景和语境的传播中注意场景、社群、内容及互动交流的有效合一。三要及时分析和研究新时代受众的信息需求和融合规律,不断推进新旧媒体的传播融合。只有这样,抓住全媒体直播带来的机遇,在行业竞争中独占鳌头。
3)全媒体融合报道,既要保量,更需保质。全媒体报道现场,相机、手机、采录设备等,几分钟就可以将一篇报道公之于众,表面上看给新闻记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从深层次来看,极度的便利之余带来的是质量的缺乏,有些记者为了单纯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导致标题党、错别字等频繁出现。因此,这就需要在全媒体融合报道中,不仅要保量,更要保质。
全媒体融合报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新媒体传播,更是凸显质的优势。要想在众多参差不齐的互联网中脱颖而出,吸引受众,吸引粉丝,就必须拥有自身特色,其中最本质的特征还是“内容为王”,最实质的核心就是质量。全媒体传播的不断发展,媒体的报到模式与报道内容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语言表达形式多样化,报道角度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让受众感受到枯燥的理论浅显易懂、高深的科技就在身边,复杂的问题深入浅出。因此,不管是报道形式的多样、传播方式的创新,还是语言表达的生活化,都要注重一个本质的特征——质量。
參考文献
[1]刘子华.传统媒体也要插上“全媒体的翅膀”——民生新闻全媒体直播的思考[J].记者摇篮,2017(9):48-49.
[2]张涛.电视新闻全媒体模式及其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评《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J].中国出版,2017
(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