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金时代》之《波尔卡》(钢琴改编版)源流

2018-10-11汤声声

音乐爱好者 2018年9期
关键词:肖斯塔科维奇芭蕾舞剧黄金时代

汤声声

迪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是苏联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他的创作主要包括十五部交响曲、十五部弦乐四重奏、歌剧《鼻子》、舞剧《黄金时代》《螺丝钉》、清唱剧《森林之歌》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肖斯塔科维奇音乐的主要特点在于其作品的“歌唱性”,这不仅是肖斯塔科维奇音乐创作的特征,同时也是现实主义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在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中,“歌唱性”不一定总以“单一”的形式出现,它经常与其他风格特点结合在一起。肖斯塔科维奇非常重视俄罗斯传统民间音乐的创作规律和特色,俄罗斯民间音乐的旋律常出自优美的抒情歌曲、送别曲、烈士歌谣及民间舞蹈等,作曲家十分擅长对这些传统的民间音乐元素进行提炼和整合加工。

肖斯塔科维奇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复调作曲家之一。他不仅把复调技法引入交响曲、室内乐中,还将其用于芭蕾舞音乐《黄金时代》等作品中。他还是一位“音色变化”大师,在他的作品中,音色永远不会脱离音乐内容和曲式结构。肖斯塔科维奇最为关注的并不是作品中富有画面性的音色,而是对音色情感和精神实质的推敲和品味。他与德彪西、拉威尔等大师有所不同,他擅长把各种不同的音色与人的情感和内心感受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更欣赏柴科夫斯基、巴托克、馬勒的乐队音色处理手法。

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时期共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少年时期、探索时期、卫国战争时期、战后二十年和最后十年。九岁至十一岁是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少年时期,这个时期他写作了受十月革命气氛感染而作的钢琴曲《自由颂》《纪念革命烈士的葬礼进行曲》,这些幼年时期的作品已显露出他生平创作的重要特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至三十年代初为肖斯塔科维奇的探索时期,他广泛借鉴西方现代音乐流派和俄罗斯的艺术经验,他的第一部歌剧《鼻子》以怪诞的手法再现了果戈理原著的幻想形象,对趾高气扬却心灵空虚丑陋的当时官僚加以嘲讽。芭蕾舞剧《黄金时代》和此剧的管弦乐队组曲也作于同一时期。另一部芭蕾舞剧《螺丝钉》,也是欲通过芭蕾舞蹈反映当代社会现状的艺术尝试。在卫国战争时期,肖斯塔科维奇的代表作品是两部交响曲——《第七交响曲》和《第八交响曲》。在战后二十年,肖斯塔科维奇的管弦乐声乐曲《斯捷潘·拉辛的死刑》以叶夫图申科的诗为唱词,这部作品描写了俄国十七世纪农民起义领袖拉辛的悲剧结局。这是肖斯塔科维奇的非歌剧作品中最为歌剧化的一部作品,它综合了作者过去的累累创作经验,它的诞生标志着声乐-器乐交响乐揭开了新的篇章。最后十年,晚年的肖斯塔科维奇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还坚持音乐创作事业,作有二十七部作品。《第十五交响曲》是肖斯塔科维奇在这一体裁领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对人生旅程的回顾与思考是这部作品的构思基础。肖斯塔科维奇在逝世前一个月完成了其绝笔之作《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部芭蕾舞剧《黄金时代》的创作是在1927年至1930年间完成的。当时,肖斯塔科维奇正处于其创作的探索时期,他的创作灵感深受其好友梅耶霍德的影响和激发。当时他受邀居住在梅耶霍德的家中,创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鼻子》。作为钢琴伴奏,肖斯塔科维奇参加了梅耶霍德剧院的多场演出,并为剧院做了一些不太繁琐的事情。梅耶霍德引导他开启了音乐探索之路发展的新起点。“我十分欣赏和重视他所固有的朴实和民主精神。”在跟梅耶霍德认识多年后,肖斯塔科维奇还一直这样说。电影导演A.B.伊万诺夫斯基撰写的芭蕾舞剧《黄金时代》脚本在国家剧院管理局举办的大赛上获奖,当时该剧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音乐,于是他们邀请肖斯塔科维奇为该剧谱曲。舞剧中的故事情节之所以与足球运动有关,是由于当时全世界己经开始对足球运动产生了兴趣。肖斯塔科维奇从青少年时起就喜欢体育运动,尤其喜爱足球,而芭蕾舞剧《黄金时代》中的“一支足球队”正好激发了肖斯塔科维奇对足球的热爱,于是他欣然接受了伊万诺夫斯基等人的邀请。

1930年10月26日,芭蕾舞剧《黄金时代》(Op. 22)第一次在列宁格勒歌剧院与芭蕾舞剧院与观众见面,除了当时著名的芭蕾女演员E.柳科姆之外,参加该剧演出的还有乌兰诺娃、恰布吉阿尼、谢尔盖耶夫等,舞美家是B.M.霍达谢维奇,担任乐队指挥的是A.B.豪克。芭蕾舞剧中的故事发生在“黄金时代”展览会上,那是一次在某个资本主义国家举办的展览会,苏联国家足球队也来参观这次展览,其间有些人伺机对苏联运动员进行挑衅,舞蹈演员季娃跳了一段“迷人”的舞蹈,在跳舞时她不时地向苏联足球队队长调情,同时还建议足球队队长为法兰西的健康干杯,队长拒绝了她的建议。正当几个喝得烂醉的法西斯分子企图为此严惩苏联运动员时,队长猛然踢了一球,年轻的法西斯分子觉得向他们飞来的不是足球,而是一颗炸弹,于是一个个惊恐地倒在地上,足球队员们也纷纷逃离现场。当苏联足球队战胜资产阶级对手之后,运动员们却全部被捕入狱,后来被一批外国的正义工人营救出来。最后的舞蹈展示的是苏联人民与国外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壮观场面。该剧展示了“两个世界”“两种社会”对抗的尝试,即芭蕾舞剧的几位作者旨在教育苏联青年一代与“腐朽的资产阶级”相抗衡。

同一年,肖斯塔科维奇根据芭蕾舞剧《黄金时代》的音乐创作了一部组曲,包括《序曲》《柔板》《波尔卡》《舞曲》四个乐章。序曲的第一段是二重赋格的曲式结构,作曲家在此使用对芭蕾舞剧来说是“违反常规”的曲式,充分体现了他对复调艺术的倾向性,这一倾向性在之后的创作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强化。

第三乐章《波尔卡》是对已经破旧不堪的手摇风琴音乐的模仿。“波尔卡”一词是从波希米亚语中的“半”字演化而来的。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音乐,源于十九世纪中期的波希米亚,后在欧美等地流行。它是一种二拍子的快速舞曲。波尔卡舞曲短小精悍,轻快活泼,较圆舞曲相比长度较短,演奏时间通常在三四分钟。波尔卡依据风格可分为:波尔卡、快速波尔卡、波尔卡马祖卡(即融合了波兰马祖卡风格的“马祖卡式波尔卡”)和法兰西式波尔卡。波尔卡以男女对舞为主,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标准的演奏乐器为手风琴、大号及钢琴。

在古典音乐中,最为人熟悉的波尔卡应数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及其子辈们创作的作品。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最先将之用于歌剧和器乐创作中,如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中的波尔卡。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58年的著名波尔卡舞曲《闲聊波尔卡》是他波尔卡曲风的代表作之一,而《电闪雷鸣波尔卡》是他一生所作一百多首波尔卡舞曲中最为著名的一首,1868年为狂欢节而作,题献给维也纳艺术家协会。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作有多部脍炙人口的波尔卡作品,如《拨弦波尔卡》《微笑波尔卡》等,在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波尔卡的音乐特征也清晰可见。作曲家、钢琴家普罗科菲耶夫也作有多首波尔卡风格的作品,如根据普希金的作品而写的乐曲《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中的波尔卡舞曲等。

肖斯塔科维奇为芭蕾舞剧《黄金时代》谱写的管弦乐组曲之三《波尔卡》(钢琴改编版)为三部曲式结构。肖斯塔科维奇希望创作出令人“开心和满足的音乐”,他以各种“漫画式”的创作技法,勾勒出各式反派人物的音乐脸谱。他运用夸张的配器手法,在乐队总谱中体现为非常规的配器和乐器的组合演奏,而在钢琴独奏版本中,钢琴演奏者的左右手借鉴这些独特配器和乐器的不同发音特点,奏出了生动和变化莫测的音色和艺术形象。曲中交替穿插的形式有类似俚俗小调的旋律、爵士风格的幽默洒脱等。钢琴版本的创作可谓生动、幽默、辛辣、刺激,妙趣横生,而又不落俗套。

《波尔卡》(钢琴改编版)中保留了波尔卡舞曲二拍子的节奏特点,旋律轻快活泼,重音强调常在第二拍的后半拍上稍作顿挫,节奏型属于波尔卡典型的八分音符跳音伴奏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跳音的旋律主奏。在织体方面,钢琴版本还保留了带低音和弦式织体的波尔卡舞曲的织体结构特性。而在音乐性格方面,钢琴表现织体虽不如管弦乐队规模宏大,但同样也有其自身特点,如音色优美、音律准确、转调方便、弹奏灵敏自如、表现力丰富等。

猜你喜欢

肖斯塔科维奇芭蕾舞剧黄金时代
肖斯塔科维奇第四首赋格曲音乐分析
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花木兰》剧照
红场上的癫僧读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见证》
肖斯塔科维奇密码(八)——第八弦乐四重奏oP. 110
肖斯塔科维奇密码(七)—— 第七弦乐四重奏 op.108
2013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中央芭蕾舞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