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院校的日语教育研究*

2018-10-11

关键词:生源日语外语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60)

教育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从根本上讲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如何在强化日语的同时,加大被载体,即被复合医学专业的教学力度,是成功培养中医药院校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关键。本论文立足于中医院校,在中医药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以培养中医与日语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对当前中医院校日语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通过科学的教学理念,优化的课程体系,全新的教学模式达到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以语言服务助力中医药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一、中医院校日语教育的特点

1.普遍作为公共外语和第二外语存在。

全国大部分中医院校都没有开设外国语学院,不存在日语专业的本科教育和英语专业的日语二外课,所以几乎中医院校的日语课都是以公共外语课的形式开展,也就是说不能像对待日语专业的学生一样开设各种日语方面的课程,如日语精读,日语视听,日本文学,日语概论等等,只能在有限的学时之内通过一或两门课程来提高学生日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2.日语学生人数偏少,生源逐年萎缩。

由于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全国各高校日语学生数量普遍呈减少趋势,中医院校的日语学生人数也一直在减少,有些学校日语课的生师比甚至达到了2:1,学生人数减少了,教师要改的作业,要备的课,相应会少一些。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充电,丰厚自己的文化根基,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但是凡事有利则有弊,生源是资源,生源是活力,生源是否充足,往往决定着学科和学校的发展状况。日语生源的萎缩导致中医院校的日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很多难题,如教学法的展开,实践课程的数据收集等等,让老师有一种无的放矢的失重感。

3.大学日语课程的国家规划教材数量偏少,教师可选择性小。

相比大学英语的教材情况,大学日语的国家规划教材非常少,可供教师选择的高质量教材寥寥无几。据调查,黑龙江省的各高校的《大学日语》这门公共基础课,几乎都选择了《新大学日语阅读与写作》这套教材,这套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就稍显陈旧了一些。

二、中医院校日语教育的发展趋势

中医院校复合型日语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具体实践形式,应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高等教育改革从更根本上制约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的进一步扩大,信息社会化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培养大批高精尖的复合型中医外语人才则成为当务之急。随着中日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对中医日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医复合型日语人才应具备5大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阔的知识面,一定的医药学专业知识,较强和能力和较好的素质,应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1.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科学的复合型专业教学理念

中医院校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兼顾国家和社会以及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当前发展需要,应从“技能教育”转向“学科教育”或者“完整教育”。

2.以本为本,优化平衡课程设置,建立复合型、应用型课程体系

(1)从以单纯语言形式为主的必修课向以日语为核心,加专业和专业日语的一体化课程转变。

(2)从单纯基础课程为主向以日语翻译、写作、医学日语词汇和医学文献阅读等应用型课程转变。

(3)从强调日语类专业知识课向强调医学、中医药等专业方向课程转变。

(4)从注重语言能力向注重研究能力转变。

3.树立全球化视野和多元化文化意识,全面提高人才的人文素养

重视跨文化交际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无疑是现阶段中医院校日语教学的一个关注点,通过开设人文通识课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和多元化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真正做到人才的跨学科培养和实现跨文化交际。

三、语言服务助力中医药走向国际化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重点在于加强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语言服务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在中医药逐渐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外语教育也同样发挥着语言服务的功能。培养大批中医日语的复合型人才必将对我国的对外交流和国际间的经济文化合作起到促进作用。中医院校的日语教育一直致力于语言服务的功能,在中医药国际化的背景下,“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做好中医药外语教师的本分,为中医药的发展培育更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这就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初心和梦想。

猜你喜欢

生源日语外语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图表
大山教你学外语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大山教你学外语
日常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