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提高留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点措施❋
2018-10-11卢小东杨文静周峥嵘
卢小东 陈 谦 杨文静 周峥嵘
(江苏大学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镇江 212013)
江苏大学(以下简称本校)从2005起招收来华留学本科临床医学(英语授课)专业(Bachelor of Medicine & Bachelor of Surgery, MBBS)学生。本校为教育部批准接收MBBS学生的资质学校,每年招MBBS学生数额上限为90名。目前本校每年实际招收2个行政班、大约共80名MBBS学生;MBBS留学生来自印度、马来西亚、加纳、苏丹、沙特阿拉伯、新西兰等国。
本校MBBS的学制为6年。在MBBS专业培养大纲中,组织学与胚胎学分别设在第3、4学期,课时数为组织学90学时(包括60学时理论和30学时实验)及胚胎学30学时(包括24学时理论和6学时实验)。2015年以前(包括2015年)教学模式主要为理论课2班合上及实验课2班分上,理论课为经典的教师课堂知识讲授。在以前MBBS留学生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成绩不理想。我们分析了一些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可能存在的原因。学生的原因包括: 学生教育背景差异较大,相当一部分学生有懒散、缺乏自我约束力、学习动力不强等问题,而这部分较差的学生对全体学生的学风和学习效果有一定负面影响。教师的原因包括: 教学模式僵化,仍按照“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教学内容与临床脱节;对学生管理不严;考试形式陈旧等。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其学习的原始动力,将教学理念定位于“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文献报道通过教学模式的转换,如应用“基于案例的学习”模式是实施“学生为中心”的有力举措。结合本校实际,我们试尝通过引入案例讨论、配合其它一些措施,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期提高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效果。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
1 改革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
实行小班授课,增加课堂讨论。课堂理论授课人数控制在45人以下。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并密切联系临床,课堂教学中引入讨论。在每次理论课(2课时,90min),课堂讨论课堂占用大约30min,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补充”或“学生之间提问并回答/补充”形式或对已学知识的回顾总结、或引出本次学习的题目。问题形式有2种: 一种是直接的问题,比如“某结构有什么结构功能特点?”;另一种问题是基于案例的问题,如让学生从案例中找出结构功能相关的知识点。后一种形式随课程进展逐渐加大比例。课堂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也与临床密切相关,关乎学生的未来职业,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2 改进教学手段
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充分利用静态和动画图片、板书、视频演示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掌握知识点;防止了学生因为知识难懂或教学手段单调而产生的消极厌学的情况。对于图片,我们进行重新挑选及再加工,力求图片清晰、具有代表性并进行醒目标注。对于板书,我们重新认识到恰当的板书在引导学生思维和加强学生记忆方面有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PPT幻灯片演示同时适当增加了板书。对于视频,我们考虑学生兴趣,配合教学目的精选了视频资料,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活跃了课堂气氛。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增加了学生上理论课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强化课后学习
课后学习对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至关重要。课上的内容学生即使理解得很好,课后不及时复习,遗忘呈倍比递增。这样,学生在学到后续的关联章节便会感到困难重重,继而失去学习兴趣、影响了其学习积极性。因次,在一开始的课程介绍中教师便向学生介绍了课后学习的必要性,而且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更是反复强调。为方便布置学习任务,教师建立了微信学习群。对课后复习重点及课上讨论题目及时发布,使学生的课后学习有的放矢。而课堂讨论检验了预习复习的效果,对他们的学习起到督促激励作用。
4 改革考核方式
为加强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管理,将考试形式由集中在期末的笔试和切片考试转变为过程性考核,包括: (1) 平时表现(包括小测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正确性及全面性)计入终成绩;(2) 理论考试由原来单一的笔试形式转变为笔试+口试,促进学生培养表达能力及参与讨论;(3) 增加了期中考试。以2016级为例,终成绩中各部分的权重见表1。考核方式的改进对学生的平时学习起到督促作用,使学生保持持久学习动力。
表1 2016级MBBS组织学与胚胎学终成绩组成
5 加强考勤管理,树立良好学习风气
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保证。由于学生的复杂背景,一些学生没有建立良好的出勤习惯,迟到、旷课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加强了对学生日常学习管理。教师从一开始课程介绍时明确了对学生的纪律要求,包括出勤要求和考试纪律。告知学生无故旷课3次取消考试资格。对于考勤,教师严格把关。在每次课前用5min让学生凭一卡通到教师面前签到,避免学生代签现象;再如对于无故旷课3次的学生坚决执行取消考试资格。从严要求学生,不仅保证出勤率,对提升学生精神状态、提高学习积极性均有益处。
回顾比较本校2014级(改革前)和2016级(改革后)2届学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习情况,结果: (1) 从出勤率、课堂活跃程度及学生主动提问频数等指标,2016级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2) 2014级和2016级的期末笔试卷面成绩(非终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表2)。本校近年的MBBS招生标准及生源无明显差异。2届学生期末试卷试题来自教研室自建题库,在知识点覆盖面、难易程度、题型及评分标准无显著差异。因此,2届学生期末笔试卷面成绩差异性客观反映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发挥了作用。
表2 2014级和2016级MBBS学生组织学和胚胎学期末笔试卷面成绩分析
注: 卷面成绩满分为100分;及格率=(分数≥60的试卷份数)/试卷总份数;优分率=(分数≥90的试卷份数)/试卷总份数;*P>0.05vs2014级
教师从本次教学改革中获得的经验包括: (1) 树立了“以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并贯彻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及表达能力;(2) 考试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有督促引导作用;(3) 专业教师可以从课堂考勤管理入手,改进学生学风,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热情;(4) 微信群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联系;(5) 教师可多渠道(课堂讨论回答情况、微信群学生的意见和提问)获得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
教学改革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教师需在以下方面持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包括: (1) 更新知识体系及扩充医学临床词汇量,使原有的基础医学知识体系与临床密切联系,这是编写案例的基础;(2) 提高课堂教学技巧,在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及编写案例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能力;(3) 完善优化考核指标,使考核中的平时表现、口试等主观因素较强的考核形式有细化的统一量化指标,便于不同教师同质化评价;(4) 开发线上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效果的保障,教师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式及加强学生管理可以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