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一辈子在大山里耕耘
2018-10-11
本刊特约记者 /
春去秋来,他在贫瘠的山村小学教师的岗位上已经耕耘了整整34年了。34年来,他用爱追赶着山村里一群群天真无邪的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实现人生梦想。他就是云南省弥勒市新哨中心学校清河小学校长杨忠华。
一句“村里的孩子都能像你一样有资本去大城市闯荡”让他决定留下办学当老师
34年前的秋天,杨忠华高中毕业,他决定回村看望一下父老乡亲后,就和几个高中同学一起去深圳的一家电子元件厂工作。
临走的那天晚上,村支书把他请到家里喝酒,为他送行。席间,村支书边喝酒边叹气。多喝了几口酒的杨忠华放开胆子问他原因。村支书一脸忧愁地说:“以前村里没有学校,没有老师,家长不放心把六七岁的小娃送到5公里外的村完小读书;现在上面同意村里自己办学,可没有教室、没有桌子板凳,更找不出有文化的人来当老师,我这当支书的怎能不愁啊?”
村里没有学校,小孩上学确实是个大问题。当年同他一起去村完小上学的5个同学,就是因为上学路远,到三年级时只剩下他一人读到高中毕业。村里老年文盲没有扫除,小文盲又在增加。杨忠华想,这样下去山里人只会越来越穷。也许是多喝了几杯,杨忠华当场向村支书表示,深圳不去了,留下来当老师,在家里办学。
第二天上午,酒桌上都不相信杨忠华会为每月10元工资留下来当代课教师的村支书和不少村民一起给杨忠华送行,没想到大家到杨忠华家一看,杨忠华已将家中最好的一间土基房收拾出来了,正在用土基木板搭课桌板凳。全村人高兴得返回家中,把家中教室里用得着的东西搬来支持他办学。
从此,他就成了村中一至三年级20名孩子的老师。上完这个年级的课就让学生做作业,再上另外一个年级的课,如此一个人教三个年级的学生,经常忙得顾不了家。
1995年6月4日上午,妻子说切猪饲料的机器有异响,叫他放学后瞧一下,结果当天一忙,杨忠华就把这事忘了。第二天早上,妻子以为他看过饲料粉碎机没问题,就去开电切猪饲料,哪知刚喂进一把猪饲料,就只听“当”的一声,一片刀叶子飞出来切飞了妻子的大半个右手腕,妻子“啊”的一声惨叫昏过去了,好在二嫂眼疾手快双手抱住了即将倒地的她。
虽然杨忠华和家人及时将妻子抬到村边路口,搭车上了40公里外的县城医院治疗,但因山路难走费时,失去了接活手骨的最佳时机,妻子永远失去了右手腕。从手术室出来的妻子,看见丈夫内疚、心痛的样子说:“对不起,是我没文化,看不懂说明书,不知道饲料机用一段时间螺丝会松,惹下大祸,害得要耽误你给孩子们上课了。”
为了孩子,他辜负了对妻子的承诺
1998年秋,在家中办一师一校15年的杨忠华,因书教得好,又通过自学取得了中师文凭,考取了公办教师。乡中心学校把他和他的学生一起并入了距离村子4公里的清河小学,并担任教导主任。两年后被任命为校长。
清河小学位于弥勒市新哨镇东南部,属高寒山区。为了方便和留住来自10个自然村的150名彝族、苗族学生,学生从上学前班就开始住校,学习和生活全由9名教师负责。身为校长的杨忠华,教书之余还得为改善办学条件操心……
2005年8月,暑假回家帮妻子采摘烘烤烟叶没几天的杨忠华,听说县一中更换出一批旧课桌、办公桌,想到自己学校的学生课桌破烂,好几个老师连办公桌都没有。他当即放下家中的活计进城找到一中的领导,他的真诚感动了一中领导,同意把更换出来的桌椅给他。
◎杨忠华和他的学生们
杨忠华高兴地叫来一辆汽车,找人搬车时,对方提出需要给每人20元工钱。杨忠华一算,3个人要60元钱,差不多是他学校一个月的办公经费了,他实在舍不得。于是,就脱掉外衣自己一个人一张一张地把课桌往车上搬。也许是劳累过度,就在他装好最后一张课桌准备下车时,突然头昏眼花从车上摔下来,造成右手肘骨折。
去医院包扎好骨折的手,杨忠华忍着疼痛带司机把桌椅拉到学校,一直等村民把桌椅抬进教室摆好才回家。
妻子看见丈夫右手打着绷带,也顾不得抱怨丈夫放假没去田里帮忙采摘烟叶,赶紧打水来帮丈夫洗脸擦身。
妻子的泪珠一滴滴地落在他背上,杨忠华忍不住泪水直流。他回头面对妻子内疚地说:“对不起,你嫁给我时说过,嫁给我,图的就是老师一年有两个假期能帮家里干活,结果……”
妻子打断丈夫的话:“你都是为了村里的孩子成这样的,不帮你,还算是你婆娘吗?”
34年坚守,因地制宜创新教学方法换来桃李满园
教学上,杨忠华很会动脑筋,他抓住清河彝族、苗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天生优势,将学生喜欢的唱歌、跳舞活动融入日常的语文、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歌声中记住古诗,在跳舞的节拍中掌握数学运算规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起了学生学得会、学得好的自信心。杨忠华任校长17年来,不但他教的班成绩呱呱叫,整个清河小学的入学率、巩固率均保持在100﹪,教学质量长期在全镇名列前茅。
◎乡间有音乐飞过
2016年12月14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德育处处长朱东斌到清河小学考察调研后,拍着杨忠华的肩膀说:杨校长厉害,清河小学了不起!乡村学校就是要因地制宜创新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让学生在美丽的校园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34年的坚守,杨忠华虽然饱尝了教书育人的辛苦,但也感受了当乡村教师的充实和桃李满园的快乐。34年中,他上过包括英语在内的全部小学课程,资助、帮扶过的学生超过100人,累计金额3万多元。
一批批走出清河小学茁壮成长的学生,为杨忠华和他的学校争回了不少荣誉。2014年12月,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云南日报等 26家新闻媒体记者集体走访报道清河小学军民同心协力创出山区教育新成果的经验。
34年来,杨忠华教学成绩卓著,桃李满园。他教过的学生,好多已经大学毕业。有的成了他的同事和领导,有的成为企业老总,有的成为社会模范;让他最开心的是清河小学送出去的学生,考取大中专学校的人一年比一年多。
面对因34年坚守而获得的20多次各级优秀教师、优秀校长、优秀党员、优秀学务管理工作者的荣誉,杨忠华说:“荣誉仅仅是对昨天工作的肯定,明天成绩还得从今天的努力开始。我会一辈子坚守在大山里,尽己所能,助山里人用知识改变命运,过上一天比一天幸福美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