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每一个渴望飞翔的山村孩子
2018-10-11
本刊记者 /
走进贵州黔西南,山峰连绵起伏,云朵慢悠悠地飘浮着,淡淡的雾霭缭绕山间;山脚下,是纵横交错的小路和一片片梯田,零星的村舍隐约其间;老房漏光的瓦片、古朴蒙尘的家具、静默的各色图腾在记者的眼中跳跃。村庄依旧,黄牛依旧,一排简陋的校舍,一个个渴望飞翔的山村孩子,在这片散发着无尽的活力与生命色彩的山坳平畴间无声无息地生活着,他们渴望走出山外,看看外面的世界,而兴仁致远中学的罗坤老师便是这些孩子外面世界的开启者。30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用心、用爱、用智慧开启着山村孩子的梦想。
把每一个学生磨成成形的“粗胚”
“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应当如星辰,远望是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罗坤深谙此话的内涵。罗坤的教育梦想源于自己的学生时代,“初中时,看着老师讲课的飞扬神采,心里就萌生了当老师的念头”。1988年8月,从兴仁师范学校毕业的罗坤被分到离县城约50公里的一个偏僻山村小学任教,看着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罗坤在心里暗暗发誓,要用自己全部的身心去守护这些孩子们,让他们快乐地成长。因为教学成绩优异,1989年7月,罗坤被调入回龙镇中心小学,1997年8月,到回龙中学任教。
调入回龙中学不久的一天,罗坤走进教室,发现教室的门破了,白色的墙壁上出现了两个大脚印。刚想发火的他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脸庞,他的心软了下去,于是便不动声色地说:“同学们,你们看到班上的门破了吗?看到墙壁上的脚印了吗?看到教室上面的蜘蛛网了吗?我想这些踹门、踹墙壁的同学,一定是想用这样的举动提醒我,我们班的门该修理了,墙壁该刷了,蜘蛛网该清理了。”没料想,一位同学主动站起来说:“老师,教室门是我踹破的,我爸爸会做木工,我叫我爸爸明天来修门。”另一位同学也跟着站了起来:“老师,墙壁上的脚印是我踹的,对不起,我叫我爸爸明天来粉刷墙壁。”第二天,教室的门修好了,墙壁也刷白了。罗坤在班上表扬了两个孩子,让他没想到的是,下课后两个孩子主动来办公室找他,提出想当班干部,一个想当班长,一个想当劳动委员。看着聪明而又淘气调皮的两个孩子,罗坤深深被他们的质朴所打动,给他们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并破例地将这两个任务交给了他们。让罗坤欣慰的是,这两个孩子没有辜负他的信任,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在班上捣乱了,成了勤学上进的好学生。两个孩子后来还一同考上了重点高中,并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对这两位学生的教育,让罗坤深有感触:“与学生交流,教师不要总端着尊长的架子,现在的学生很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学生违纪犯错,严厉责骂反而适得其反,不如平静下来,从打开孩子的心灵世界入手,找到解决的办法。”
在罗坤的字典里没有“差生”二字,他说,孩子能否成器,要看他在这个阶段能不能磨好成形的粗胚。罗坤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磨刀石”,他的任务就是把学生打磨成器。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每年县级统考罗坤所教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多次获得各种荣誉。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自己总结出的教学理念。他认为,教育形态应该是多样化的,学生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发展既符合人的智能特点,又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他总能看到学生的长处。
2003年,人到中年的罗坤为了更好地突破自我,他选择了跳出体制,来到兴仁树德学校。新学期第一课,整个教室闹哄哄的就像赶集一样,约十分钟后才慢慢静下来,给了罗坤当头一棒。在一次写作中,罗坤有意布置了一篇《老师,我想对你说》的作文,从作文中罗坤了解了班级学生的构成情况。罗坤试着在作文本上批注,作文变成了师生心与心对话的平台。从此语文课堂没有了过去的那种“喧闹”,而多了师生共读的讨论,有几个学生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黔西南重点高中。
会跟学生“聊家常”的老师
教育是一段温暖的旅程,罗坤是一个温暖的教育者,他要让学生在开放的状态中温暖地生长。他的“温度”让学生有一种亲近感,他亲切而无架子,对学生耐心,不仅课教得好,还善于做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在兴仁树德学校时,一位老乡找到他,说他的孩子小福特别调皮,逃学、打架、抽烟、喝酒,样样都有他的份,以至于很多学校顾及安全问题都不肯接收,家长担心孩子太早进入社会会成为“问题少年”,求罗坤收下孩子。家长表示,不求别的,只要孩子能安心呆在学校,上到高中就行。罗坤决定试一试,他收下了小福。他面对面地跟孩子交流,发现孩子虽然逆反心强、倔强调皮,但心地善良,讲义气。罗坤从纠正小福的坏习惯开始,让他一点一点地改变,生活上给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学习上给以耐心的启发和帮助,把小福看成自己的孩子,慢慢地,小福不再抽烟、喝酒,不再和社会上的小青年来往,他开始喜欢课堂,也不再逃学,成绩渐渐地跟上去了,九年级毕业时小福考上了重点高中,后来考上了大学,如今已参加了工作。那位老乡至今还感念罗坤,说是罗老师挽救了他的孩子,还为他们培养出来一个大学生。
小柳是一个很自卑的孩子,敏感脆弱,爱哭鼻子,并且性格偏激暴躁,动不动就发火,甚至有自杀的倾向,家长深为忧虑,同学们也都疏远她。罗坤了解到这一切,便主动关心她,发现小柳的记忆力非常好,便给她推荐一些古文及诗词读,提升她的自信,转移她的注意力。但小柳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流,罗坤好几次试着跟她沟通都失败了。有一天中午,小柳突然发高烧,罗坤立即找来医生为她输液,但小柳却趁医生、老师不在时把针拔掉,拿出小剪刀准备自杀,幸好被一个同学看见,救下了她。事后罗坤与她谈了很多,她终于敞开心扉,说因为小时候不慎被开水烫伤了脸和手,被小朋友嘲笑,从此便不愿与人交流,而遇到挫折时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才会自寻短见。罗坤便给她讲了贝多芬、张海迪、海伦·凯勒成才的故事,让她振作起来。在罗坤的不断关怀帮助下,慢慢地,小柳变得阳光起来,也找到了自信。如今,小柳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小柳说,在她的心里,罗老师一直是她最亲的人。
罗坤说,要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都是独一无二的。成绩好的孩子不一定智商超群,关键在于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特别是这里的孩子很多是乡村留守儿童,教师肩头的责任自然也就更重一些。
◎草地上的读书声
让孤独的孩子有个温暖的家
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在山区还要承当父母的角色。有一年中秋节,学校放假了,大多数学生也都回家过节了。天渐渐黑下来,罗坤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准备了一大桌子的菜,一边吃饭一边赏月,忽然他听到校园的不远处传来一阵阵哭声。他循声找去,原来是几个学生,因为父母远在外地打工,便留在了学校,他们相约在校外聊天赏月,谁料越聊越伤心,便忍不住哭了起来。罗坤听了心里很难受,便把他们接到家中,和他们一同赏月吃月饼,几个孩子在罗老师家住了一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中秋节。
2018年7月,罗坤进入了教学环境并不好的致远中学。一路走来,罗坤初心不变,他说在致远中学的教育舞台上,他会在这里走好自己的最后一站,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帝给贝壳一颗沙子,是为了看见一颗珍珠。罗坤说,家长把孩子交到学校,哪怕孩子只是平凡粗糙的沙砾,老师也要做一只“河蚌”,到学生毕业时,还给家长一颗“珍珠”,哪怕这颗珍珠不够璀璨,但他已经历经磨砺,懂得了做人,这便是老师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