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2018-10-11史田花
史田花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 030000)
1 情感的内涵
《现代汉语辞典》中对于情感的定义是:对来自外界的刺激所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映。简言之,人们对现实世界中各种事物的情感体验和持有的不同态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感,如:爱慕、悲伤、恐惧、喜欢、厌恶、愤怒等。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情感则是指调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情感因素,譬如感情、感觉、情绪等因素。态度是整体,情感是态度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意向和内向感受具有一致性、协调性。著名的语言学家舒曼认为二语习得是在情感和认知的基础上由学习者情感所驱动的语言习得活动。克拉申提出了著名的“情感过滤假说”,他认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态度或焦虑等情感因素都会影响其对所输入的语言材料加以筛选,也就是说语言学习者实际上并非会对他们接触的语言材料全盘吸收。
2 情感教学的内涵
情感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基础上,为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以完成教学目标进而增强教学效果,情感教学旨在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全面发展。情感教学是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教师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多种功能以此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
情感教学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创设愉悦的育人情境,给学生以情感体验,使其产生学习的动机和需要,激起其对知识的强烈需求、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所谓的情感教学,它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完整的教育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所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将人的情感机制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统一起来,使三者协同一道共同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
3 文献回溯
我国最早的情感教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十分重视情感这一人类的重要心理现象。他的情感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乐学”上。《雍也》篇里曾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生动地阐明了孔子他认为的治学三境界—“知学”、“好学”、“乐学”。“知学”是学习的第一境界,它指的是仅凭智力因素的学习,在一过程中缺席了积极的情感因素;而“好学”和“乐学”的求知过程则都或多或少掺杂了情感因素。只不过“好学”较“乐学”而言,它的境界还未达到能体会真正的学习乐趣。所以,孔子认为缺席了情感因素的“知学”者自然不如带有情感因素激励的“好学”者和“乐学”者,但“乐学”者则被视为治学的最高境界,认知活动中他身上有着更强烈的积极情感因素。由此可见我们的先哲孔子也认为学生对学习本身所抱有的积极情感体验对其自身的认知活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习效果也有增强作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论语》其自身《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反映出其情感教学思想,先生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快乐的。近代以来,教育家们针对当时出现的教育弊端,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情感教育的思想。鲁迅身体力行推行启发式教学;梁启超先生曾作教育演讲提倡教育要讲趣味,要对学生进行趣味教育;北大校长蔡元培主张废除填鸭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充分让学生思想自由;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理论,鼓励儿童自己去想,去做,去发现。
国外情感教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巨擘的思想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西方情感教育的发展。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被称为问答法,被视为启发式教学在西方的雏形。亚里士多德强调教育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柏拉图提出了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教育观。虽然三位并未提出明确的和情感教育思想有关的观点,但他们的思想都对之后西方情感教学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正是有了这些人的思想之后的乐学思想才得以萌芽。
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伴随着它的成立,语言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日益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他的教育目标观,要培养“完人”,“功能完善者”,教育应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必须知情统一,因为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过于强调大脑的智力和认知发展,而忽视了非智力也就是情感功能的培养,因而造成了学习者情感方面的空白。殊不知,当学习者处于消极的情感状态时,其认知活动也会停滞不前。
4 情感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情感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积极的情感因素会对英语学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心情愉悦,状态放松,那么他就更易于接受吸收教师所教授的语言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听课效果,自然也就增进了教学效果,一举两得。情感会对英语学习者产生调节作用。在正面的、积极的情感影响下而努力学习英语即为情感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假设一个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受到教师的鼓励他在情感上变会感到愉悦、从内心深处乐意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情感会促使他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全力以赴学好这门功课。
焦虑、恐惧、害羞、紧张、失望等消极情感因素会对英语学习产生负面作用,他在情感上可能产生抵触、厌恶,影响他对学习的热情,阻碍其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如果学生受消极情感影响太大就会影响其语言行为。负面的情感会瓦解一个人的认知活动,在认知过程中扮演反面角色,特别是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非常容易闭塞接收外界信息的通道,降低学习效率。
5 英语教学中培养健康情感态度的方法
培养教师积极的情感,需要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加大教师的教学情感投入。一些教师从内心深处喜爱英语,并且乐于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可以做到寓教于乐,教的同时潜心钻研教学课题,真正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于这部分教师来说,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学生也在教师的熏陶感染下,逐渐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所在。但也不乏有另外一些教师群体的存在,他们本身对英语教学缺乏兴趣,从事这一行业只是出于利益需求,亦或是其它原因驱使他们教授英语,久而久之,他们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内容逐渐产生了倦怠感,甚至经常被这种厌倦、消极的情感所左右,可想而知教师在这样的授课状态下所教出的学生学习劲头难免会大打折扣,学习动机出现减退,对英语学习感到索然无味。
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了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科学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在课堂中找到归属感,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减少或减弱学生学习的抑制行为。比如选取经典英文片段,英文脱口秀等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教师必须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和信任,并且要尊重学生和关爱学生,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为出发点,进而调动起学生的认知需要,帮助他们真正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教师还应采取正确的纠错方式,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正常交际,都应该予以宽容的态度。纠错时教师应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切勿挖苦讽刺,恶语相向。
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英语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参与的教与学并存的活动。教学就是在师生的情感交流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交流情感。认知和情感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教学参与双方的状态都会影响教学过程的开展。外语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对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予以充分的重视。外语教学不仅是传递知识信息和交流的过程,而且还是师生间丰富情感信息互诉的过程。拥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发挥情感的调节作用,积极的情感介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不仅如此,师生间的积极的情感纽带还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责任感,促使其在教学工作中热情洋溢,精神饱满。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信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还应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用实际行动关心和认同每一个学生,在体现师爱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偏心”的现象,不应该以成绩为衡量标准而差别对待学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学参与各方应主动培养学生与教师双方的积极情感,克服消极不良情感,使得英语教学更具人性化,也有利于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具现实意义。
6 结语
本文通过对情感教学的探讨,希望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体验,发挥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弥补学习者的情感空白。与此同时,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和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坚定学习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