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教官的胜任力特质研究
2018-10-10吕超
摘 要:学生军训中教官的胜任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军训效果。现有胜任力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领导管理领域,对教师胜任力特质的研究也较多,但是对军训教官的研究却非常匮乏。本文通过探讨教官胜任力特质,提出了军训教官胜任力的4个一阶因子、8个二阶因子和40个胜任力特质,并进一步分析出可塑造特质和不可塑造特质、核心特质等,以期有助于德育基地教官的选拔、培养与评价管理等。
关键词:中学生军训;军训教官;优秀教官;胜任力特质
作者简介:吕超,广东省深圳市育新学校教师。(广东 深圳 518000)
中图分类号:G63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1-0122-04
一、军训教官的胜任力及特征
胜任力是指一个人能有效地或者出色地完成工作,他所具有的内在的基本特点。[1]现有有关胜任力研究的结果表明,胜任力能够有效预测职业成就。[1-4]
我们认为,军训教官的胜任力特征是指:“军训教官在军训工作中,能够有效或者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的、个体潜在的特征,主要包括能力、自我认识、动机以及相关的人格特点等个人特征。”一个教官的成长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其胜任力提高的过程。因此,我们研究军训教官的胜任力特质,不僅填补了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的空白,而且对于选拔教官、培训教官、自我提升和管理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军训教官的胜任力特质研究
【研究目标】
通过文献查阅、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初步提炼出军训教官胜任力特质项目,进而构建军训教官胜任力特质因子,并分析出可塑造特质和不可塑造特质,以及核心胜任力特质等。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5]
2. 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3.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亦称“书面调查法”,或称“填表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
4. 访谈法:访谈是一种研究性交谈,研究者运用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收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很好地弥补了问卷调查的局限性与不足。
【研究过程】
1. 依据军训教官胜任力的概念,军训教官胜任力主要包括能力、自我认识、动机以及相关的人格特点等个人特征。
2. 通过文献综述,访谈,以及对教官的调查,我们分析出40个军训教官可能应该具备的胜任力特质,形成《军训教官胜任力特质问卷》。问卷举例如下:
问卷指导语:请你对以下军训教官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特质判断其重要性,分为5个等级,数字越大,代表越重要。
(1)文化知识 1 2 3 4 5
(2)专业技能 1 2 3 4 5
……
3. 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对象是我校军训教官38名、省内其他军训基地的教官282名,本校熟悉军训工作的领导和老师10名。
(1)采用5级量表对各胜任力特质的重要性进行判断。
(2)在每个因子中选出你认为可以在本德育基地培养和提高的特质。
(3)在每个因子中选出你认为很难提高或很难改变的特质。
4. 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
【研究结果】
1. 优秀军训教官应该具备的胜任力特质。通过以上对教官特质或品质能力的分析,我们对相似的特质进行归类,发现了4个一阶因子、8个二阶因子和40个胜任力特质,见表1:
在本德育基地教官的调查中发现,这些特质因子中,他们认为的重要性最高的是“爱岗敬业”和“军人气质”,重要性等级均为4.95(5级评定问卷);最低为“幽默”3.58;所有特质因子的平均数为4.35,标准差为0.32。此问卷的肯德尔和谐系数(评分者信度)W=0.257,渐进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01,相关非常显著。此问卷的评分者信度高,说明我们所选择的词汇都是很典型的军训教官胜任力特质。
2. 军训教官胜任力的核心特质(重要特质)。在上述特质因子中,有些因子是军训教官们认为非常重要的,我们叫他核心特质。核心特质在选拔教官时要尤其注意,选拔具有核心特质的教官,关乎军训工作的质量;同时在培养教官时也要着重培养这些核心特质。根据对本德育基地军训教官的调查,我们选出27%的14个高分特质因子,作为核心特质,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于军训教官来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军训教官,就要具备以上14个特质因子,它们是,爱岗敬业、道德感强、荣誉感强、事业心强;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管理组织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有军人气质,工作中要严格、严谨、耐心、认真细致;同时还要有自信和自尊。尤其以“爱岗敬业”和“军人气质”最为重要。
3. 可塑造特质和难塑造特质。在教官胜任力特质中,可塑造特质是指在来德育基地后,可以通过基地的培训以及教官的学习可以很快提高的一些胜任力特质。可塑造胜任力特质有利于教官的培养和自我提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区分一下可塑造特质和难塑造特质。每个特质类别中,都会有可塑造胜任力特质和难塑造胜任力特质。军训教官胜任力特质的可塑性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有3个因子既是可塑造的,又是难塑造的,即,文化知识、调控学生情绪能力、勤于钻研。经访谈发现,这3个因子都是教官们、特别是年轻教官比较欠缺的,因此在难塑造特质因子选择时选了这些,同时这些技能和特质在当前校领导比较重视,正在进行培训,所以有的教官认为它们是可塑造的。
根据以上胜任力特质因子的可塑造性情况,我们可以在选拔教官的时候注意选拔不可塑造特质比较好的教官。而在对教官进行培养时首先注重可塑造特质的培养,而后逐步对难塑造特质进行培养。
三、本基地军训教官的胜任力特质现状调查
1. 本德育基地军训教官已经具有的胜任力特质。
从表4中可以得出,本基地军训教官已经较好地具有以上特质。但是我们也发现在14个核心特质因子里,我校教官有几个因子还不够突出,主要有:教育教学能力、自尊、荣誉感、耐心、严谨5个特质因子。这将是我们进一步提升教官素质的重点,对于一些教官提升这5个因子的阻碍因素要进行改进。
2. 本德育基地军训教官欠缺的胜任力特质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本基地军训教官仍然欠缺以下特质,见表5:
四、军训教官胜任力特质对基地教官选拔、培养和管理的启示
1. 有利于选拔教官。传统的观点认为,部队退役官兵已经熟悉了各项军训技能就足够了。但是来德育基地后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他们还有一些欠缺的地方,特别是一些难塑造的特质是很难培养的。而在选拔军训教官的时候如果能依据一定的胜任力特质条件进行选拔有助于避免上述问题。
在选拔教官的时候,可以有以下3个步骤:①根据备选教官在部队的平时表现鉴定情况和部队领导的访谈,了解备选教官的文化知识、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敬業爱岗、事业心等特质;②通过实操训练,了解备选教官的专业技能、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军人气质、严谨性、活力等特质;③在面试中通过设置情境问题,发现备选教官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情绪觉察能力、沟通技能、自信、军人气质、事业心、计划性、活力等特质。
同时还应该特别注意核心特质的具备情况,同时避免选拔难塑造特质的部队官兵。
2. 有利于指导和培养教官。教育形式的转变和丰富,对军训教官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仅凭教官现有的专业技能只能勉强达到基本训练目的,不能尽善尽美。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丰富教官的专业技能,提高各种能力和完善人格特点。
基于胜任力特质分析,针对军训教官具体工作要求,结合现有人员的素质情况,可以为教官量身定做培训计划,帮助教师弥补不足,有的放矢地突出培训重点,从而提高军训教官的胜任力。如专业技能、教官业务能力、人文修养、工作职责及职业道德、中小学生心理特点、压力应对和情绪调控等方面的培训。
教官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多是自己总结带训经验,完成训练任务。向教官教授一些教育原理、教学管理方法等教育学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可带领教官多参与一些素质提升的培训,也可与其他基地的教官交流工作经验,从而完善教官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更好地完成训练任务。
3. 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评价机制。我们对教官的评价往往从结果来看,这就导致了现有评价方法中重评比、重结果,轻教育功能,忽略教育方式方法的问题。
学生到校参训时,德育基地相应制定了一系列的实训细则及要求,如“学生日常规范”“学生训练要求”“宿舍内务要求”“餐厅用餐要求”“校园区域卫生清洁要求”“集会、参观展览要求”等。这就要求教官必须按照这些规则要求去教育学生、管理学生。但一些教官为了各项的评比都能取得好的名次,往往把精力放在有评比的项目训练上,与评比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则不要求学生去认真做好,或者让学生随便应付,根本没有严格要求学生。这种只注重结果不注重方法和细节的措施使得教官们只训练那些有利于外在表现的东西,难以深入学生内心,让学生在内心上产生改变。这就有可能会让学生训练中反感,训练后逆反的结果。
更有,军歌的学习过程缩短,拉歌的竞争更是没有,这些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不是评比项目而忽略了,这就有悖训练的宗旨。所以教官必须正确处理这个关系,只要从细节点滴做好,才能真正搞好训练,提高效果。
欠科学的评价体制是无法激励教官工作积极性的,反而会造成教官对领导的抱怨,对同事的不满,加重个人心理压力。因此,要及时修正过分严苛的评价条例,制定合乎教官实际情况的评价机制,令其能正确认知单位期望、个人工作表现、自身发展需要。
另外,军训教官胜任力是影响学生军训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会影响教官职业成就感的获得。本文通过探讨教官胜任力特质,提出了军训教官胜任力的4个一阶因子、8个二阶因子和40个胜任力特质,并进一步分析出可塑造特质和不可塑造特质、核心特质等,以期有助于德育基地教官的选拔、培养与评价管理。
当然,本文中并没有根据教官的胜任力特质的结构制定出相应的教官评价体系,这将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而且军训教官的胜任力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的形成必然要经历一个由模仿、到创造、到独特风格的阶段。如何在不同阶段给予教官不同的帮助,这都将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东涛,朱武生.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9):8-10.
[2] 时勘,王继承,李超平.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评价的研究[J].心理学报:2002,34(3):306-311.
[3] 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
[4] 陈云川,雷轶.胜任力研究与应用综述及发展趋向[J].科研管理,2004,25(6):141-144.
[5] 郭一红.高校“问题学生”类别鉴定手段及其思想教育原则[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6-28.
责任编辑 范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