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利用环境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2018-10-10赵景红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家园行为习惯创设

摘 要: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很大,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资源,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直接环境。因此,可以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优化利用,有效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环境培养;幼儿行为习惯

作者简介:赵景红,黑龙江省鹤岗市教育第六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黑龙江 鹤岗 154100)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1-0113-02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段话深刻的诠释了养成一个好习惯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开发,良好品德、健康性格的形成,对其一生都有积极作用。可见,良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生,也是教育的关键。我园自建园以来就一直探索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将此申报为省级重点课题来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环境的创设对幼儿习惯的培养起着极大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到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环境的教育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在养成教育中,需要好的环境的熏陶,因此我园非常重视从环境入手,从环境的创设、教学活动的开展、家园之间的沟通、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方面,全面的对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进行培养。

一、营造适宜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适宜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1. 班级环境创设。首先,在班级环境创设上,班级活动室、寝室、更衣室、盥洗室、卫生间独立成单元,保证幼儿足够的活动空间。其次,在每个房间都有相应的环境创设,以简单的图画、文字等形式来告诉孩子正确的活动流程。比如:在寝室的墙面上,教师绘画了温馨的睡眠图案、挂了挡光的窗帘,给幼儿营造了午睡的氛围,让幼儿走进寝室就知道要保持安静,快速睡眠。在盥洗室的墙面粘贴了正确洗手的流程和节约用水的标志,在地面上粘贴了小脚丫,通过环境的布置让幼儿知道在盥洗室不打闹,有秩序的用正确的方法如厕、盥洗。在班级活动室除了墙面的装饰、挂饰外,我们还开展了区角活动,每个班级都有三至四个区角,并且在每个区角都用图画的形式设置了区角规则、入区卡,通过图片让幼儿知道进入每个区角游戏的注意事项,保证了每个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班级环境的创设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会根据活动的主题、季节的变化、幼儿的兴趣等等随时调整班级的环境创设,时刻保证幼儿对班级有新鲜感。

2. 走廊的环境创设。幼儿园走廊及楼梯间也是幼儿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每个楼层的走廊我们都以不同的主题进行环境创设。第一,丰富绘画内容。在走廊的墙面上我们绘画了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帮助幼儿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第二,“三字经”帮助巩固行为培养。在每个楼层都以不同的主题创编了行为习惯“三字经”,让幼儿在朗读中,加深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如:在一楼是行为习惯“三字经”之生活篇、安全篇。二楼是行为习惯“三字经”之学习篇、礼仪篇。三楼是行为习惯“三字经”之节日篇、一日生活篇。第三,张贴宣传标语。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不仅仅是幼儿园的工作,也应该得到家长的配合教育,更应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及培养幼儿的主要目标。所以在幼儿园的走廊创设上,可以将幼儿园一些理念、办园目标以宣传标语等形式粘贴在墙面上,既在环境上起到了装饰作用又潜移默化地传递了幼儿园的办园理念。

3. 园所的环境创设。一所好的幼儿园要让家长、幼儿通过观察环境喜欢幼儿园,有想来的欲望。因此我们在幼儿园的园所环境创设上以花园、童话等为主题。踏进幼儿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彩绘墙体,画面栩栩如生,幼儿园四周鲜花盛开,绿树掩映,幼儿仿佛走进了童话王国,给幼儿一种美的享受。充足的活动场地、大型的玩具吸引着幼儿的目光,孩子们在植物种植区、动物饲养区、沙池、水池等幼儿活动的场所里嬉戏、玩耍,在观察、游戏和实践中学习知识和养成习惯。幼儿园的任何环境都需要大家的维护,所以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幼儿园的任何角落都不容忽视,在幼儿活动的场所我们粘贴了一些宣传标语,如:花儿好看我不摘、小草青青请你爱护、滑梯的使用规则等等,让幼儿在任何地方都知道我应该怎么做是正确的。幼儿园安装了升旗台,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幼儿心中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二、有效发挥家庭环境的教育作用,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成长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儿成长中最关键的环节。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家长携手达到家园共育的目标。

1. 成立家长学校、科学有效指导。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使幼儿园中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得到延伸。聘请国内知名专家为家长做精彩的专题讲座,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习惯,请专家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做出反馈,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特点,分析优势和不足,和老师交换意见,共同制定帮助孩子完善心理品质的措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通过讲座教给家长一些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更贴近孩子的心理。通过讲座使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情况,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2. 家园联谊互动、增进亲子感情。为了让刚入园的幼儿能顺利度过焦虑期,家园共同努力给幼儿创造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同时帮助新生家长能尽快地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及保教活动,促进家园更有效地沟通,提高家园共育的质量水平。我园召开了新生家长的互动交流会,分别针对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及保教活动等方面向家长做了讲解,更重要的是与家长交流如何家园互动,共同帮助幼儿顺利度过焦虑期,同时对幼儿家长的心理做了有效的疏導。为了让幼儿与父母之间有效地亲子互动、沟通,增进父母与幼儿之间的感情交流。幼儿园开展了“亲子运动会”“童心绽放、快乐飞翔”亲子操比赛、“亲子智力拼图”“亲子科技创新小制作”等活动,幼儿与家长共同动手动脑利用身边材料,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手工作品,不仅开发了幼儿想象的大门,更为幼儿的自信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三、借助社会环境的力量,巩固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是社会中的人,除了家庭、幼儿园外幼儿同时也和社会接触,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为幼儿创造接触社会的机会,幼儿园成立了小小志愿者,目的是让幼儿走入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如:在自闭症日到来之际,为了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情感教育,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形成,同时让自闭症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能与正常孩子融合在一起,共同体会童年的快乐,带领孩子们走进特教中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一起快乐的追逐、打闹,形成了一片爱的海洋!在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到来之际,带领小小志愿者走进敬老院,与孤寡老人共同过节,让小朋友用一颗颗充满关爱和感恩的心去温暖另一个需要关心和爱护的群体,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到助人为乐的快乐。

总之,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影响幼儿个性的发展,还会对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等产生影响。因此,幼儿园必须重视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避免幼儿园环境创设出现幼儿主体性不足、参与度不够的功能问题,要采取措施,创设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和谐安全的活动空间,宽松舒适的心理环境,积极参与的实践环境及协作的家园环境。在环境的熏陶、引导、支持中促进幼儿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提升和习惯的养成。

责任编辑 范艳玲

猜你喜欢

家园行为习惯创设
创设未来
梦中家园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温馨家园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