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便秘防治进展研究
2018-10-10陈凤英薛翠青
陈凤英 薛翠青
[摘要] 糖尿病属于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而糖尿病便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自主神经病变累及消化系统所致,且神经病变程度和便秘发生有正相关。糖尿病便秘有轻有重,时间上可长可短,属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常见原因,尤其是合并心脑肾等脏器病变,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诱发猝死等。为此,针对糖尿病便秘患者应积极做好预防与治疗,才能避免病情加重,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从而改善预后。该研究就糖尿病患者便秘的防治进展展开了综述,希望有助于相关工作开展。
[关键词] 糖尿病;便秘;防治;进展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a)-0195-02
糖尿病作为慢性疾病,其并发症一直是困扰临床与影响患者健康最为主要的问题,便秘作为常见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居高不下,多因自主神经病变所致,有报道指出糖尿病并发广泛神经病变者便秘发生率高达90%左右[1]。便秘除了会诱发患者腹痛与腹胀及食欲不振,还可能造成焦虑、烦躁,甚至出现肛裂与痤疮等,使得肛周感染几率增加,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经济压力与负担[2]。基于此,针对糖尿病便秘患者应尽早预防与治疗,才有可能避免病情加重,改善生存质量。该文就糖尿病患者便秘防治进展展开了如下综述。
1 糖尿病便秘发生因素分析
糖尿病患者并发便秘的因素较多,如饮食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缺乏锻炼、忽视排便信号、血糖、自主神经病变、药物因素等[3]。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进食过少或过于精细,残渣较少,大便也会减少;血糖较高,渗透排除过多水分,粪便无法软化,排便无力等;糖尿病患者因自主神经病变,有胃排空延缓表现,小肠运行时间延长,诱发胃肠蠕动减缓;含钙、含铝抗酸剂、抗胆碱能药物、麻醉镇痛剂、抗抑郁剂等药物也可能诱发便秘[4]。
2 糖尿病患者便秘的预防措施分析
2.1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维持大便的畅通
积极做好健康教育,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认识维持大便畅通的必要性。予以患者关心与体贴,叮嘱患者平时若有便意则无需忍耐与克制,养成定时排便习惯[5]。指导患者模拟排便,排便期间双手按压腹部,做咳嗽,增强负压,加速排便。
2.2 重视饮食搭配,多饮水
根据标准体重,计算每天摄取总量,增加食物的多样性,以富含纤维素食物为主,要求每天纤维素摄入量20~25 g,增强胃肠蠕动。成年人每天食用蔬菜与水果应达到750 g[6]。禁忌辛辣与燥热食物,比如胡椒与辣椒等。少吃荤、腥等食物,鼓励多饮水,保证每天饮水不低于2 000 mL[7]。
2.3 适当运动锻炼
指导患者实施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做操、慢跑等,这样可以增强体质,加强心肺功能,保持良好的精力与体力。运动锻炼还可以增强胃肠蠕动,增强排便肌群功能,有效预防便秘。卧床患者可实施腹部按摩与仰卧,放松身体。
2.4 维持愉快的精神与舒暢的心情
老年便秘患者多有精神紧张与焦虑及抑郁等情绪,而越如此则越严重,一旦患者有严重负面情绪,则耐心听他们主诉,主动沟通交流,耐心解释糖尿病知识,以及良好心态对疾病康复的作用,使得患者以良好心态接受治疗,克服焦虑与抑郁等情绪,维持豁达与轻松心情,促进便秘。
2.5 训练自我缩肛
糖尿病患者发生便秘后可训练他们自我缩肛,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便秘。利用肛门节律性收缩运动,刺激肠壁神经末梢,增强直肠运动,产生便意。具体做法为:每天晨起与夜间睡前取下蹲大便姿势,略前倾,50次/min,有规律缩肛150次,3~4 min/次,连续2个月。
3 糖尿病患者便秘治疗措施分析
3.1 基础治疗措施
积极控制糖尿病血糖,这属于治疗糖尿病的根本与关键,只有有效控制血糖才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为此,要求患者在医嘱下采取降糖药物与胰岛素等方案治疗,定期监测血糖,确保血糖维持正常水平。
3.2 根据不同程度治疗
(1)轻度便秘:轻度便秘者采取饮食运动疗法基本可改善,若运动与饮食无效,可服用微生态制剂处理,这类制剂可清除体内垃圾,还可调整肠道菌群,使得肠道功能尽快恢复,还可调节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不大,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及粪链球菌等。(2)中度便秘:①缓泻剂治疗,这类药物有软化粪便与润滑肠壁等作用,从而促进粪便排出,可根据患者体质与病情选择药物,液体则有甘油与石蜡,在排便无力者中效果不错,但存在副作用如类脂性肺炎,长期应用还可能造成脂溶性维生素缺乏与肛门溢油等[8]。还要避免服用刺激性泻药,如芒硝与大黄及蓖麻油等,这类药物应用在小肠可导泻,用量过度则会造成腹泻与失水,使得代谢紊乱。番泻叶尽管有不错的治疗便秘的作用,但也属于刺激性泻药,不便于应用在糖尿病便秘中[9]。②胃肠动力药治疗,西沙比利属于新型促胃肠动力药,一些研究指出该药物可明显缩短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全结肠与各节段小肠转运时间,在糖尿病所致慢性便秘中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可减少长期泻药与灌肠剂所致肠道损伤,属于相对有效的便秘药物[10]。③润肠剂治疗,如栓剂(甘油栓、开塞露等),开塞露含有硫酸镁与山梨醇及甘油,在有便意而粪便干结不易排出者则注入20 mL开塞露,可立刻起效。但要注意的时若有应激性直肠黏膜降低,则应注意,停药后排便功能可能难以恢复,为此需和其他通便药物应用。④穴位按摩治疗,穴位按摩可缓解便秘,得到临床证实,可降低应用缓泻剂的比例,而且穴位按摩时间越长,便秘改善效果越佳。中医指出三阴交与足三里可调理脾胃,而且有滋阴通便与生气化血等功效,合谷穴则可泻大肠实热,天枢穴可疏通肠腑。对这些穴位按摩属于传统辅助疗法,不容忽视。(3)重度便秘:重度便秘患者次数每周不足1次,粪便质硬或者呈硬球状,无法自行排出,同时有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痔疮、肛周肿痛及便血等表现。结合相关文献与报道,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案主要有这样几种:①灌肠法。直肠内有硬结样粪便的患者,可采取灌肠法治疗,常用溶液为肥皂水、甘油(0.1%或0.2%皆可),若为顽固性便秘者则采取1,2,3灌肠液进行灌肠处理,加速排便[11]。但是,灌肠不能长时间应用,应用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结肠痉挛性便秘,甚至诱发消化道功能紊乱。②徒手掏便法。在一些研究中指出,掏便相对安全,且效果快可靠。这种方法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大便积于肛门口,但干便无法排出、用力不够、或用力便有肛门便血等患者中有不错的效果。操作方式主要为:掏便前将指甲剪短,掏便时则将塑料薄膜手套戴好,或用柔软的医用塑胶手套。在家期间可采取干净塑料薄膜将右手食指,为了维持稳定可采取毯卷支撑。腰部以下则垫塑料布等,朝上的腿可盖毛巾被,右手食指触摸肛门周围,若有硬结,确定大便降到肛门口,若未能降到肛门口,则叮嘱患者腹部稍微用力,便于促进大便降落。将硬结部分掏净后,可指导患者自行解便,注意动作要轻柔,禁止采取筷子、铁丝等器械进行掏便,避免对肠粘膜产生损伤,或出现感染[12]。操作期间,老年患者若有出汗、面色苍白及疲倦等则及时停止操作。掏便完成后,采取温水对肛门周围进行清洗,最好采取热毛巾热敷处理,再用干毛巾将水分擦干。总的来说,糖尿病便秘要想彻底解决,就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处理,单一的处理措施效果并不理想,为此研究综合方案成为热点,还需要不断研究与探讨。
4 结语
糖尿病便秘属于比较棘手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重度便秘甚至属于顽固性难治便秘,除了会对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响,还可能对血糖控制造成影响。糖尿病便秘患者治疗和护理不能笼统应用功能性便秘方案治疗,还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诸多因素。治疗手段逐渐多样化,可分为西药、中药汤剂、中医外治等疗法,但至今无统一性方案,临床还需不断探索,尽量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综合疗法,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吕伟,范知琼.浅谈老年便秘中医治疗与防治[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9下旬刊):191-192.
[2] 陈丹.老年糖友冬季防治便秘的养生之道[J].糖尿病天地·教育,2012,24(12上旬):56-57.
[3] 陈红英,沙建飞,顾永伟,等.参地术香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结肠轻瘫便秘36例临床观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 35(4):303-304.
[4] 秦慷,陈璇,陶艳,等.糖尿病便秘的治疗现状与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13,13(3):66-69.
[5] 向旭.糖尿病便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25(4):251-252.
[6] 王丽霞,严佳丽,谢韡,等.脑卒中后便秘患者护理干预的依从性及效果评价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9(17):2309-2310,2378.
[7] 侯淑敏.糖尿病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管理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5):335-337.
[8] 庞国明,陈丹丹,王凯锋,等.糖尿病性便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5,12(27):98-100.
[9] 包宏静,幺秀娟.慢性便秘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7(21):2833-2834,2836.
[10] 徐春元.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22(7):71-72.
[11] 申子龙,王世东,庞博,等.赵进喜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诊治糖尿病性便秘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5,19(10):1212-1214.
[12] 张丹,杨宏杰,郑敏,等.补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便秘临床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4):31-33.
(收稿日期:2018-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