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教育对内分泌护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10-10候文丽
候文丽
[摘要] 目的 讨论分析患有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内分泌护理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其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此次实验中患者治疗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其例数一共为1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进行研究,对待两组患者的护理措施分别为常规护理干预和加大健康教育。结果 在文章研究后发现,在依从性方面,采用健康教育的患者明显高于常规护理者,另外在治疗后生活质量方面,也不如观察组患者的高(P<0.05)。 结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对内分泌护理患者可以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确保治疗的顺利实施,并且加大健康教育,可以确保患者了解疾病程度,另外加大自我管理利多,从多方面降低并发症发生,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关键词] 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a)-0144-03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紊乱导致的,并且该疾病的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同时糖尿病也属于慢性疾病,因此需要终生进行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天天口服降糖药物,另外糖尿病给患者带来的并发症也较多,所以长期间的治疗以及并发症的困扰,会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出现不良反应,降低其生活质量[1],因此为了保证患者的健康,应对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而糖尿病健康教育是内分泌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工作,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同时提高其认知能力,进而配合临床的治疗[2],因此该文主要分析患有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内分泌护理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其生活质量的效果,2016年8月—2017年9月间特选择10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100例,在10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同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0例、20例,年龄最大为77岁,最小为45岁,平均年龄为(57.92±2.33)岁,平均病程为(7.33±1.42)年;观察组中的男性和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8例和2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8例,平均年龄为(57.66±2.42)岁,平均病程为(7.28±1.46)年,比较上述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下方实验。
1.2 护理方式
对待50例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干预,主要为饮食指导、药物干预以及临床检查等,观察组患者予以糖尿病健康教育:①建立糖尿病小组。由内分泌科相关护理人员组成小组,由资历较高且操作较为熟练的主管护师为小组组长,必须要掌握糖尿病最新的防治方式,并掌握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针对于该科室的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应对患者的病情、文化、知识以及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解,根据其情况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计划,确保计划的科学性,每周实施1次[3]。②知识教育。针对于糖尿病患者以及家属,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合理的知识宣教,告知其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发病因素以及影响因素等,告知患者糖尿病的预防方式以及控制方式,让患者和家属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降低疾病的诱因,为临床治疗打造良好基础。③饮食干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必须要注意,降低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控制饮食,为患者建立一个科学的饮食食谱,主要饮食应保持口味清淡,将高热量以及高脂肪的食物在患者的饮食中去除,可以多吃些玉米、韭菜、白菜等高纤维的食物,另外告诉患者,在日常所接触的食物中,含糖量较低的食物种类,并帮助其戒烟戒酒,对于肥肉、松子、花生等食物,应告知患者不宜食用,为患者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4]。④日常运动干预。在实施运动干预的过程中,護理人员先告知其运动的重要性,告诉患者合理运动能控制病情,能有效地改善其身体的血糖代谢情况,另外还能加大自身对胰岛素的利用,可以加速脂肪的燃烧,消耗体内多于的血糖,将血糖维持在正常的水平,面对肥胖患者,护理人员应定制减肥计划,改善患者脂质代谢情况,应根据患者的情况,为期制定有效的运动干预,例如散步、跑步以及跳绳等,并且运动应定时定量,秉持着循序渐进的方式,注重患者的承受能力,如果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不良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5]。⑤药物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定时吃药的优势,同时注重用药时间以及用药方式,加大对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提高患者对药物的知识,教会患者如何自我监测血糖,大部分患者认为长期使用胰岛素会增加对药物的依赖性,因此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重点在于糖尿病患者的药物干预,同时告知患者正确使用药物的方式,纠正其不良情况。⑥血糖监测。胰岛素的障碍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隐私,进而使血糖升高,出现糖尿病,另外,长期的血糖升高还会造成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大对患者的血糖监测,同时告知患者如何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取血糖情况进行适当的生活调整[6]。⑦人性化健康教育。在整个护理流程中,应重点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可根据患者的基础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宣教,并在将全程健康教育融入进来,其护理人员均为接受过专业培训,另外,对健康教育的步骤必须明确,首先讲解疾病的知识,告知患者日常危险因素,强调积极参与治疗的重要意义;每半个月由科室的营养师、康复师组织一次健康讲座,鼓励并提醒患者参加,主要讲解糖尿病的治疗方式、配合重点以及日常注意事项等,同时降低患者的不安情绪,每天利用晨间访视的时间,解答患者所提出的疑问,另外,还可以组织患者和患者之间座谈会,让其可以互相鼓励,最后,采用健康手册的方式,加深患者对疾病的重视态度,同时要求患者的家属也熟知相关知识,确保患者自身的防范意识。
1.3 观察范围
观察上述患者护理后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情况。
1.4 判定标准
依从性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控制、服药依从、血糖监测等方面。生活质量调查主要利用生活质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能力、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进行分析[7]。
1.5 统计方法
此次实验中,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的表达,均利用(x±s)以及率(%)表示,实施t以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上述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分析以上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胰岛素功能障碍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其胰岛素异常就会导致脂肪、糖等代谢异常,临床表现为血糖异常升高,因此针对于糖尿病患者,应有效的控制血糖变化。同时糖尿病也属于慢性疾病,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因此有些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盲目情况,进而出现效果降低以及并发症等情况,因此加大患者的痛苦和负担。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不僅仅靠药物治疗,好需要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而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运动干预,能对其临床症状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因此应加大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是较为重要的,通过各种方式,让患者对疾病进行一定的了解,重视其日常的预防措施,提高自己对疾病的重视,进而降低日常不良诱因,在整体的治疗中,还需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通过健康教育,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而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将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融入在糖尿病的护理工作中,并通过各种途径以及形式让患者了解疾病,提高其对糖尿病的重视程度,并且特能保证患者的依从性,在文中结果也不难看出,在依从性方面,采用健康教育的患者明显高于常规护理者,另外在治疗后生活质量方面,也不如观察组患者的高(P<0.05)。进一步说明,糖尿病健康教育对内分泌护理患者可以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确保治疗的顺利实施,并且加大健康教育,可以确保患者了解疾病程度,另外加大自我管理利多,从多方面降低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咏梅.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13-16.
[2] 万蜀君.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上旬):184.
[3] 姚雪梅.糖尿病健康教育对内分泌护理病人依从性的提升价值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5):271.
[4] 娄书花.糖尿病健康教育对内分泌护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4):96-98.
[5] 罗蝶华.个性化健康教育降低糖尿病病人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7,31(11):1368-1369.
[6] 唐威,白帆,王伟丽,等.专业护理小组在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 知晓率中的应用与实践[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8):2504-2507.
[7] 杨青,彭瑞莲,刘巧燕,等.微信途径开展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状况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3):27-29.
[8] 张建霞,孙义婷,董春艳,等.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1):1535-1536.
(收稿日期:201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