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

2018-10-10解丽丽

解丽丽

摘 要:语文“活动式”教学,是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为目标,通过听、说、读、写、思、做等实践活动,来打造具有趣味性、创造性、操作性的教学形式。基本理念是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

关键词:语文活动式教学;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27-2

语文“活动式”教学,是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为目标,通过听、说、读、写、思、做等实践活动,来打造具有趣味性、创造性、操作性的教学形式。这种语文“活动式”教学的基本理念是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

要想实施语文“活动式”教学,那就要将传统的单一学习、接受学习和讲授教学转变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活动教学。

一、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从“以教师为本”的思想转化为“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要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满堂灌”、“满堂问”“讲授型”的教学方式,从课文分析、知识讲解、机械训练中解放出来。而丰富多彩的活动无疑是助推“教学活动化”的必要条件。

伴随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转变。首先由变单一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单一学习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合作学习可以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探讨、交流。这样能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次由接受学习转变探究学习。接受学习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学习,探究学习则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学习,它让学生从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活动式教学是实施新型学习方式的主要途径。形成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构建学生的主题性学习活动,从而真正实现教学活动化。

二、开展适合的课堂活动

或许接受活动理念和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并不难,难的是活动的设计与开展,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备课要更充分,要吃透文本,要把握教学目标,要有精妙构思,要充分了解学情,要有充分预设又要能随着课堂变化智性生成。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教学的活动。

我们以这样几个比较精彩的语文“活动式”教学片断为例:

《变色龙》教学片断:

师:狗咬人本是平常小事,但奥楚蔑洛夫却把它看作一件大事。请同学们分角色读6~29小节,思考:奥楚蔑洛夫在判定案子的时候对案件双方作出怎样的处理?他每一次判定案子的依据是什么?(在文章中划出相关语句,学生主动自荐,分式文章中角色。)

分角色朗读6~29自然段

旁白

角色一:奥楚蔑洛夫

角色二:赫留金

角色三:独眼鬼

角色四:巡警(叶尔德林)

角色五:叙述人(人群中的话)

角色六:普洛訶尔

(要求:尽量读出人物的语气和语调,注意语言的停顿,尤其是省略号的停顿。)

老师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让同学们自我推荐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诵课文。文章除了开头和结尾使用了一些描述性的语言之外,主要部分都是人物对话。奥楚蔑洛夫所说的话,充分显示了他的个性特点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变色龙”的本质。学会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文本的内容,读后的评价,训练的学生的听说能力,巩固了学生对诵读方法的掌握。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诵读的方法,还锻炼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分角色朗读比较适应用于人物对话比较多的小说如《范进中举》、戏剧如《海滨仲夏夜》等教学中。

《晏子使楚》的教学片断:

活动三:演

师:理解通了,大家再演一演,体验如何?

(生兴趣盎然)

师:我们需要五个角色。一个故事叙述者,楚王,晏子,左右(按排2名)。想展示的同学自荐。(六七个同学举手,选定5人)其他同学是观众,也是评判。

我们先用文言文演一次,再用现代文演一次。

(表演开始,五个同学到台前,一人讲述,其他分角色表演,全体同学聚精会神。)

活动四:评

现在评说哪个角色都可以,要具体说出理由。

生:我觉得讲述的同学太平铺直叙了,缺少起伏,不生动。

生:我觉得“晏子”的声音太高了,晏子作为使者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的,而不是盛气凌人的,要把语气词表演出感觉来。

生:我以为“楚王”的表情表演不到位,刚开始“视”不是普通的看,应该带有挑衅意味,后来的“笑”也不是一般的笑而应该这样(表演起来,引起喝彩赞同)。

……

在《晏子使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抓住了“演”这一方法,让学生在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熟悉与了解之后,将其通过具体的肢体语言与口头语言形象地表达出来。不但激起了学生课文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高涨,学习的效果也得到了保证。在表演后,老师让学生来对同学的表演进行评价。很多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评价,这就充分表明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表演的看得认真。在“演”“评”的活动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了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这类表演比较适合于情节性比较强的文章中,例如《孙权劝学》、《狼》等等。但在表演的时候要注意规范行为,决不能让表演沦为无厘头的故意逗笑。

《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学片断:

活动三:写故事

(屏显)亲爱的爸爸去世了,我的童年结束了,那时我13岁,开始负起了不是小孩子应该负的责任。如果说一个人一生要分成几个段落的话,父亲的死,是我十年归命中一个重要的段落。——林海音《我父》

(播放《城南旧事》电影片段)

师: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永永远远地离开了她挚爱的父亲。(播放英子诀别爸爸的电影片段。)

师:透过这双眼睛,你看到了她怎样的内心世界呢?请为小英子写一段内心独白。

(生写内心独白,师巡视)……

在教学拓展环节,老师设计了“观电影,写故事”的活动。和学生一起观看英子在墓地与父亲诀别的电影片段,并把影片定格在英子回望父亲墓碑时那一刹那的眼眸上,让学生透过这双眼眸,窥探英子当时的内心感受,并为她写一段内心独白。课堂上,学生展示微写作成果后,互相补充,互相印证,既能让文本解读更深入,又提升了写作能力,加深了情感的体验。这种课堂上的微写作,小练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这里就不作赘述了。

《河中石兽》的教学片断:

师:文章按照谁的方法找到了石兽?

生:老河兵的。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师:老河兵的话是怎么说的呢?

生: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遂反溯流逆上矣。

师:这句话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大家对照注释,一边翻译一边用笔画一画(转化成图形形式演示一下)。

生:边译边画(兴致盎然)

在教授《河中石兽》一文时“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這句话是老河兵解释为什么在上游能找到石兽的原因,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学生翻译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画一画:把老河兵的这句话转换成图形(简笔画)来演示一下。很多学生兴趣非常浓厚,并运用物理学知识来解释。这样通过简笔画得形式,既加深了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又弄明白为什么能在上游找到石兽,一举两得。

以上四个教学片断分别从读、说、议、演、写、画几个角度设计了活动。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文体特点设计出更多的的活动:诗歌教学中的朗诵,游记教学中设计导游词,议论文教学中设计小型的辩论赛等等。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各种活动中学习语言,积淀语感,陶冶情操,培养个性,实现了活动教学化。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益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语文“活动式”教学通过具体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坚持且行且思,且悟且进的原则,力争在“活动式”教学中获得更大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肖家芸等.语文活动式教学[M].语文出版社,2005(03).

[2]王传金.教师的教学观念概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05).

[3]冯业勇.关于“大语文”教学观念的认识与实践[J].教育科研,2017(07).

[4]孔立新.关于活动式教学实验的几点思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