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学环境下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设计与实施探究

2018-10-09张志斌

甘肃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时空情景

张志斌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智慧教学环境;情景;时空;设疑解惑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5—0119—01

“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理念助推了智慧教学环境的广泛建设,人手一部平板電脑开展一对一的移动端学习方式深受师生喜欢。智慧教学环境拓展了学习平台,改变了学习方式,转换了学习时空,然而,智慧教学的应用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存在的问题不少。下面,笔者以初中思想品德课为例,谈一谈在智慧教学环境下如何开展课堂教学。

一、智慧教学环境下如何进行情景构建

在智慧教学环境下,思想品德课的情景构建资源更为广泛,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挖掘,其情景构建便有了源头活水。如上“公用设施的自述”一课,可以先让学生在网络上找出一系列的公用设施,了解它们有什么用。然后,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比课本内容更丰富的知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智慧教学环境下如何进行时空构建

所谓时空是指时间和空间的组合延伸。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时空观是指如何恰当规划利用好一堂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完善思品课时空构建方面往往是将学习时间、思维维度和材料容量搭配设计。对难度较大的问题,用多媒体呈现情景进行铺垫,将难度分解成若干层,层层引导,层层递进。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教师只起“导”与“拨”的作用,其“铺垫”功能让智慧教学环境去充分实现。如讲“好奇心是一颗神奇的种子”一课,如果仅是教师一味讲解,学生会觉得不耐烦,没有新意,突破不了难点。笔者则纵向地设计了由近到远的时间点,横向地设计了由点到面的问题空间,问题难度逐渐拔高,引领学生思考,看看能从中发现什么,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懂得好奇心的作用。对一般性的问题,直接在平板上出示材料和题干,给予学生阅读和练习的时间。对重难点、知识点,笔者则加以整理和概括,并留置一部分内容让学生填充完善,将讲义发布于学生平板,让其填充之后反馈,经检验,效果很好。

三、智慧教学环境下如何化解知识抽象性和问题具体性的矛盾

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现实问题是具体多样的,但思想品德知识大多是纯理论的知识,往往深奥、抽象,从而形成了思想品德知识的抽象性与实际问题具体性的矛盾。例如,在过去学习有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内容时,教师常常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尽管提供了许多材料和数据,论证也很有力,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真实的感受,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智慧教学环境下,网络信息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甚至显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收集了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各方面发展变化的图表数据,98年抗洪抢险、5·12大地震、反腐倡廉等一系列视频材料,将大量的新闻报道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断与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疑惑就大大减少了,用事实说话,实现了超时空的信息再现。在智慧教学环境下,让学生身临其境,接触实际问题,通过分析、探究实际问题得出结论,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

四、智慧教学环境下如何进行设疑解惑

在智慧教学环境下,各类信息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但情景构建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情景构建让学生感受情景,发现、提出、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最终达成教育目标。其中,设疑解惑就非常重要,笔者是这么做的:设疑——利用智慧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景,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声、色、图、文等创设情景,让学生从上课伊始就进入一个引人入胜的境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析疑——利用智慧教学环境进行新知识的内化,诱发学生创新思维。设计好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知、动手操作,使新知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教师把握时机恰当提问、适时点拨,变“学会知识”为“会学知识”。这样,及时地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质疑——利用智慧教学环境引申知识,启发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纵横联系,提出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或进行具有独特见解的思维活动。学完新知识后,精心组织学生围绕新知内容展开讨论、大胆质疑,把所学知识引申内化,在质疑中悟出道理,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编辑:孟 刚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学时空情景
情景交际
镜中的时空穿梭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提高学生思品课学习内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