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

2018-10-09马心元

甘肃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个性引导体育教学

马心元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引导;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5—0084—01

一、最大限度激发中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有句俗语说得好,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这对于高中的体育教学来说也是一样的。高中体育教师想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以及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就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中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出体育运动兴趣,才会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然而,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一方面学生的学业任务特别繁重,再加上即将面临的高考,更是让原本学习中心就偏向文化课的学生将注意力全部转向文化课,对体育课的锻炼越来越不重视,导致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急速下降;另一方面,大多数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还是会受到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使得教学模式单一化。无论是哪一方面,都限制了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因此,要想让中学生发展和实践自己的个性,首要任务是激发出对体育的兴趣。比如有些学生喜欢打篮球,那就让喜欢打篮球的学生进行篮球运动,喜欢羽毛球的打羽毛球,喜欢排球的就打排球,喜欢跳舞的就学健美操。这样,不仅可以让高中体育教学内容多样化,还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从而实现中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只需要做教师已经安排好的任务就可以了,但是,这种教学思想严重限制了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没有自己独立选择的权利,只能被动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体育活动内容,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上体育课的欲望。除此以外,大多数的高中体育教师还忽视了高中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每一个学生不管是在体育运动兴趣上,还是在身体素质上,都存在极大的差异。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在发展自身个性时所具备的能力,比如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因为这些能力的具备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运用这些能力来达到体育锻炼的教学目的,而且还会体现出高中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展和实践自身的个性。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发展和实践自己的个性,那么就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篮球這项运动,虽然是男女生都可以学,但是对于大多数高中女学生来说,篮球并不是她们喜欢的运动,但却是男生极其喜爱的一项运动。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出不同的体育运动教学计划,比如,让身体素质相对较弱的女生做一些健美操、毽球、乒乓球等运动;而身体素质强的可以学排球、篮球、轮滑、羽毛球等等,男生的体育锻炼项目的制定和女生也是一样的。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得以激发,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体育锻炼,而且还会让学生在体育学习锻炼中实现自身价值,充分发展和实践自身的个性。

三、加强师生交流,采用合理的奖励制度

其实,在课业极其繁重的高中学习生活中,对于大多数不爱做体育运动的学生来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样的运动项目,什么样的体育运动最适合他们发展和实践自己的个性。也许有些学生会和老师交流,找寻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然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或者不愿意和老师交流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个性想要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得到发展甚至付诸于实践是十分困难的。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双方的交流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教师可以通过交谈来为学生制定适合其个性发展且易于实践的体育运动项目。另外,高中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表现制定出合理的奖励制度。因为适时的奖励制度不仅可以让高中学生从体育教师的认可中找到通过体育运动来发展自己个性的自信,也有助于改善高中体育课堂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个性引导体育教学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