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本色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2018-10-09张霞娥

甘肃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数学味体现数学教学

张霞娥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学本色;体现;儿童味;数学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5—0061—01

新课改背景下,新的教学方式和模式不断涌现,有效丰富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和模式如何改变,都离不开本源,都要具有数学味和儿童味,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遵循本源,突出数学本色,打造数学本色课堂。

一、教学中突出儿童味

(一)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合理起点

首先,逻辑的起点。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所以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必须要对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进一步掌握,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一定的迁移作用,而这种以前学习过的、最近的知识指的就是学习逻辑的起点。以“锐角和钝角”一课教学为例,小学数学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写中先设置的是“角”,然后是“认识直角”,再设置为“认识锐角和钝角”,最后是“认识平角和周角”。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可见,距离“锐角和钝角”内容最近的为“认识直角”,所以就可认为直角是认识锐角和钝角的逻辑起点。然后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锐角和钝角的内容,了解锐角小于直角,钝角大于直角。通过对逻辑起点的分析,保证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顺利。

其次,现实起点。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信息资源阅历,特别是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材料、家庭教育以及各种媒体的宣传等已经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积累,甚至部分学生的数学知识背景已经远远超过教材的知识,所以学生的现实起点要高于逻辑起点。这也要求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知识背景进行了解,准确捕捉学生的实际学习起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制订教学计划。

(二)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

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保证教材内容的合理性。并以此为基础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重构,使教学的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这部分内容中,大部分教材都提倡采用撕拼、组合拼以及动手测量等方式进行验证,但是这些方式都存在一定的误差,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一分为二的方式来进行验证。一分为二法指的是将原三角形通过画高的方式将其一分为二,然后对分开的两个小直角三角形进行内角和验证。

二、数学教学中突出数学味

(一)加深学生对数学思维的体验

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要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交流的机会,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在“認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为每个小组发放三根不同颜色的小棒,并要求学生将这三根小棒拼成一个三角形。根据教师的要求学生很快就拼成三角形,然后教师为学生分发一个小棒,要求学生任意选择三根进行摆拼,结果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原来的三种颜色。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选择进行提问:“为什么大家都没有选择另外一根呢?”很多学生认为选择那根太长拼不成,教师要求学生实际演示,结果显示确实无法拼成三角形。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的思维参与,他们需要观察和尝试,最后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实践证明,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进而提升教学的数学味。

(二)使学生领略数学文化

数学同样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数学学科也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其蕴涵在数学的内容中,包括知识、技能以及思想等,所以教师还需要通过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深入挖掘探寻其中蕴涵的数学文化。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相关内容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准备好两个相同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一个任意的三角形,然后要求学生从这七个三角形中任意选出两个拼成一个标准图形。通过实践后发现,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而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总结。

(注:本文系2016年度甘肃省 “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五环四点”小学本色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S[2016]GHB0130)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数学味体现数学教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