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18-10-09刘过平

甘肃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农村

刘过平

【关键词】 农村;留守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5—0054—01

学困生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家庭、社会和教师、学校的一大难题,也是我们需要认真面对并积极解决的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大量青壮年涌向城市,他们常年在城市务工,很少回家,村子里留下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长期的隔代生活,致使家庭缺少应有的亲情和温暖,这种状况导致大量学龄儿童心理不健康。他们大多变得孤僻、偏激、傲慢,甚至呆滞、忧伤、消沉,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成为学困生。解决这一课题,既是保证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动学校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保障家庭幸福的需要。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用爱心浇铸学困生的灵魂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此,教师要特别关爱那些留守学困生,只有了解这些学生,摸清他们的思想特点、个性爱好、家庭状况等,才能“对症下药”,促其转化。因为这些孩子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使得他们感受不到亲人的疼爱,缺少亲情的温暖,致使这些孩子思想孤僻、性格内向、脾气暴躁、做事古怪不合群。因此,我们要用无微不至的爱心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像父母一样疼爱他们。比如,在留守儿童日常管理教育中我记住每个留守学困生的生日,组织学生为他们过生日,当他们手捧着同学、老师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从开始的惊讶、惊奇,再到感动、激动地热泪盈眶,在这些点滴的关心、关怀之下,他们消除了心里的障碍,溶入到了班级这个大家庭。在课堂提问时,我专门找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让他们轻松回答,培育他们的自信心,给他们树立“我能行”的思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平时,多与他们接触、谈心,全面掌握了解他们,和他们交朋友,获取他们的信任,让他们体会到老师不厌恶自己,还关心自己,体会到老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爱”是通向学困生心灵的路径,是教育转化的基础。学困生往往缺少的不是冷眼、呵斥、体罚等伤害心灵的“严格管理”,而是真正的爱,这就要求我们要用爱去温暖这些冰冷的心,用爱去激起他们积极向上的决心,用爱去树立起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转化的目的。

二、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人有一长必有一短,学困生虽然在思想、学习上表现不好,但并不是一无是处,一无所长。为此,教师应做个细心人,经过一定时间的仔细观察和了解,必能挖掘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设情境,让他们有成功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焕发出更大的积极性,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每个人都喜欢被认可,被鼓励,小学生也不例外,有时一句赞美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动作和微笑,都能够让学生感到久违的温暖,信心倍增,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但是,表扬要掌握时机,恰如其分,如果经常运用表扬,也会使学生沉溺于表扬之中,骄傲自满,缺乏创造意识。

三、确定目标,使他们学习有动力

长期以来,留守学困生由于学习基础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尤其是爷爷奶奶们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使得他们对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把注意力、精力放在打架、吸烟、成立小帮会、逃课等方面,致使作业经常完不成,学习、纪律越来越差,这就需要教师在學习上给他们开“小灶”,少“进食”,多“加餐”,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多辅导,勤检查,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情绪,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教师在为学困生弥补知识缺陷时,要把重点放在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教学中多反馈多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补充讲解,精心设计练习,做到有的放矢。

四、重视家访,向家长多报喜,少报忧

留守学困生的转化,需要家校互动,更需要社会这个大家庭共同关注和关爱。然而大部分留守学困生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往往丧失信心。怎样使这些学生的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前途、看到未来呢?我的体会是不能向家长老“告状”,否则会适得其反,必须向家长报告该生的长处和在校的可喜变化,这样方可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从而使家庭教育得到有效的配合。当然,家访必须形式多样,地点不限,比如家庭专访、路遇访问、教师专访等。还可以适量举行家长会,通报学困生的进步与变化。家校互动,教师和家长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转化留守学困生。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