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域下大中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研究

2018-10-09徐龙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大数据

徐龙

摘 要: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财务预算管理在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过程中所需活动的数据量极大,而大中型企业日常运营业务比较复杂,且基本上其效率都与财务办事效率相关联。因此从效率提升的角度来看,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效率是目前最优的更新策略。为了令读者能更加清晰的以大数据视域进行分析,笔者特以大中型企业财务数据特征分析为引入点,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升级方向。望文章内容能为相关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提供一些行动思路。

关键词:大数据 大中型企业 企业预算

大中型企业的表象特征中除较大的经营规模外,其在内部注册信息、业务信息、交流信息或贸易信息等内容中都存有极大的数据量。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多数大中型企业都会选择利用数据软件来协调企业内部的运程内容。在大中型企业中,其到决定性协调作用的部门要当属财务管理部门,而在财务管理的多项业务内容里,预算管理因其可决定企业阶段资金支配量数,规划企业阶段发展行程的重要地位,使得面向预算管理的研究内容极具价值属性。下文将以大数据为基础视域,针对大中型企业预算管理进行内容研究。

一、大中型企业的财务特征

(一)内容繁杂、难以定位

预算是为了规划企业在一定阶段内的经济波动尺度,而大数据环境下,大中型企业的业务活动渠道逐渐增多,相对应的数据来源和具体数量也在逐渐上升。尤其按照当前大中型企业的基本运营模式来看,实体运营和网络运营正处于各占一半的状态,而网络运营却因技术和时代特征的限制,常常无法与企业常规流程达到信息录用契合状态。因此多数财务管理人员都表示在大数据时代下,若要将全部的财务信息进行逐个定位已经不符合企业效率需求。

(二)数据采集速率差

企业在开展财务数据搜集工作时,最看重的就是采集速率。而在大数据时代中数据波动趋势大,业务变动的渠道和变动内容也逐渐向着刁钻的角度发展。常规所使用的财务信息采集已经无法定位,那么自然就会令数据采集的过程延长,需要涉入的选项增多,继而关联拖慢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

(三)数据处理风险强

大数据时代下大中型企业在业务必然会拓展业务交流渠道,而在互联网范围内因交流环境的虚拟性,使得交流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同时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一旦财务管理人员没能及时确认有效信息对其进行处理,就会将具有财务价值属性的信息内容放置在危险环境内。因此大中型企业若要稳定财务预算的实际效果,就必须要在稳定数据交流环境的角度入手,对其加以质量提升。

二、大中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过去式存在的弱项内容

(一)预算编制结构不通畅

大中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大多都会存有一套与企业固定业务相符的预算编制结构。而该结构可能会在企业规模较小时十分适用,但过于程序化和固步自封的编制结构不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过多的调整。且这类编制结构的短期发展方向也只面向企业内部的运程结构,往往不会以长期的市场动向作为参考点。例如编制内容中的销售费用计算,传统运算方法基本都是以费用和收入百分比直接转换,反应形式极为粗犷和单一。且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常常会忽略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只配以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协助合作,并未设立专门负责预算工作的业务部门。

(二)预算任务推行缓慢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数企业都会将管理目标的重点放置在资源管理和内部制定上,认为财务预算是比较鸡肋的业务内容,使得相关财务预算的进程十分迟缓。而在企业对预算业务的整体态度影响下,其他部门也会被动或无意识的不配合预算信息采集工作,使得企业在预算任务推行过程中的实际效率和质量十分低迷。

(三)考核模式的设立不合理

考核任务进度中,除了基本的考核工作外,与其相配的监管手段也要及时跟上,才能保证考核过程的安全性和作用性。但多数企业都只注重核实过程,对考核监管具体分项内容、行为尺度等重要指标不加以细致的标定,使得考核人员在执行工作期间无法用确定的行为尺度办事,进而使得预算执行长期处于被动无效地位。

三、大中型企业如何在大数据视域下提升预算管理能力

(一)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建立预算接点

企业若要稳定自身财务能力,可使用精细化管理手段提升企业财务数据处理的效率,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处理优势,在传统预算手段和现代化之间找到数据处理的切入点,也就是数据集合与处理软件等技术手段。要尽可能辅助财务预算管理人员完成高效率的数据解读、查询和定位工作。

(二)尽快实现预算管理全信息化

目前国内信息化管理的科技技术已经十分领先,若企业能够尽早实现全信息化建设,便能通过统一和加密管理的信息化手段实现高强度、高效率、高水平的管理效果。而在预算输出的角度来看,全信息化管理不但能破除预算业务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的沟通障碍,也能最大限度的提升预算管理在信息搜集方面的实际效率,真正做到精准预算、合理審查。

(三)预算管理动态化

针对大数据时代企业面临的挑战,企业应该建立围绕战略目标进行、由上往下的动态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管理的动态化有利于突破惯有预算模式的瓶颈,将企业预算发展为兼顾长期战略与阶段性规划的全新管理系统。比如,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可以基于年度预算计划与预期目标来考核近期的已有业绩,进而调整业绩提升的重点内容,以更好地顺利实现长期战略。

(四)在数据挖掘方面提升力度

首先企业应建立预算管理分支系统,作为确认信息、使用数据的直接载体。同时为了提升财务预算的切实效率,企业上层领导者也要购买或自行开发一些数据挖掘技术手段,以供预算管理团队在确认预算内容时,能够拿出切实有效和高质量的数据内容。并且数据挖掘技术不仅能在数据搜集阶段中使用,也能在企业数据精化过程中提供切实的技术支持,为企业建立高质量未来数据库的进度提供实际力量。

四、结束语

当前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目标基本都以扩大规模和谋求稳定为主,而财务预算在维持企业财务稳定进程中可以起到极为重要的决定作用。故在当前时代特征下,财务预算管理业务必然要向着大数据技术形式靠拢。上文中通过对企业自身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和管理效果提升策略的探论,希望能为行业人员起到一些警惕或提升方面的理论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美芳.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探讨[J].商,2015(45):16-16.

[2]徐蕾.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与应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改进模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9):33-36.

[3]程平,白沂.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费用预算管理[J].会计之友,2016(22):128-131.

猜你喜欢

大数据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互联网+”农产品物流业的大数据策略研究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