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学化”是在扼杀孩子的童真
2018-10-09黄启龙
黄启龙
近年来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普遍,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这种幼儿园“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给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严重挫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损害了孩子智力发育,扼杀了孩子的童真,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家长为何这么焦急地“推着孩子往前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指出:“这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跟我们中小学一直到高考,这个纵向的教育评价是直接相關的。而这个纵向教育评价,它主要还是看学生的考试分数。要依据考试分数来对学生进行排队,再把它们放在不同的学校,这样的体系是幼儿园‘小学化这个深层次的根源。另外一个背景是学校之间不均衡,小学之间的校际差距比较大,初中高中大学也同样是校际差距比较大,这样的背景下实际上造成的后果一个是评价过于单一,另一个是学校之间不均衡。很多家长或学生都期望能进到更好的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了幼儿园的‘小学化。”
学前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兴趣和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而不是过早地给他们套上“紧箍咒”,让他们承受“学习”的压力。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如果学习内容超过了幼儿认知水平,这样的学习不仅没有效果,而且还可能形成心理上的挫败感,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对幼儿来说,让他们在“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会更有效果。
当然,治理幼儿园“小学化”,仅靠一纸“禁令”和几次检查是不够彻底的。另外还要完善教育管理评价体系,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还要转变家长、教师的观念,再是要加大幼师师资培训和园舍设施改善力度,规范幼儿教材,等等。
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需要全社会付出足够的决心、耐心和信心,不急功近利;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孩子的成长规律,因材施教,顺其自然,不揠苗助长;需要我们精心经营和规划,不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