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学“生命素养”教育
2018-10-09高雪松
高雪松
摘 要:学生安全事故的频发为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也为生命安全的教育短板提供了升华的契机。政治教师可结合教学实践,从生命内涵、安全素养等方面寻找切入点,为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升华生命觉悟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生命素养;安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20/23-0109-03
学生安全事故的接连报道让教育工作者深思的是:为什么多年辛勤培育的学生,甚至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安全意识竟如此缺乏?虽然安全事故只是个案,但足以为中学教师反思生命安全意识这一学生素养短板提供借鉴,也为教师教学思路的自我审视提供了契机。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学生保障自身生命安全这一必备意识的培养策略,提出一些教学思路,并结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一框“守护生命”例证说明。
一、生命素养的内涵
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观念、掌握必需的生存技能,涉及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身心健全、安全意识、生存智慧、生命价值观等。发展学生的生命素养应是学生步入社会生活的前必要提,然而多数家庭、学校等对学生的生存技能培养力度不够,导致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缺少必须的自救自护常识,青少年受到意外伤害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生命素养教育的策略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在各个主题模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出了具体的生命教育目标,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命教育资源,通过精心设计情境和实践活动,让《道德与法治》课成为中学生生命素养得以发展的沃土。
(一)把握教材,整合资源
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性质、设计理念、目标和课程内容,提出了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建议。教师应认真研读课标,整体把握课程目标,深刻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细致梳理生命素养的知识要求。教材是课标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是其认知学术世界的重要媒介,也是落实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生命教育资源;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加强课程资源和生活实际有机联系和融通,建构符合中学生实际的生命素养体系。在“守护生命”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依据课标,明确本课教学目标——“珍视生命,对生命负责,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挖掘教材深刻领会本框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逐步认识到爱护身体、养护生命。
掌握学情,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课前查阅、收集、整理相关材料,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关注自身健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认识到养护精神离不开健康习惯和传统经验的滋养。笔者总结学生的生活方式现状、自我保护的状况,分类整理并有针对性剖析了目前学生的生活方式;准备一些成功自救的事例、图片、视频;布置学生整理应对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灾害或灾难的自救自护方法,列举自己知道的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典范或参加过的诸如经典诵读、传统民俗、名胜古迹游、民间工艺展等活动。通过系统地整合资源,意图悄无声息地在课堂实践中渗透了生命意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生命认知。
(二)精心预设,寓学于乐
美国教育家加涅认为“教学是一系列精心为学习者设计和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事件用于支持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需求精心预设,把生命素养资源与教学目标巧妙结合,借助图片、漫画、音乐、视频、新闻等载体,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在“守护生命”的教学中,笔者设置了以下三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健康生活——“我做主”
展示学生生活方式状况的调研成果,组织学生讨论: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并说明理由)?身边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有哪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危害?如何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命,认识生活方式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感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从而关心自己身体状况,主动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活动二:自救自护——“我能行”
笔者借助多媒体呈现一些自然灾害或人为祸乱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课前收集的材料,分组讨论发生火灾、地震、交通事故时自救自护的方法。通过探讨活动,让学生切身体验如何在灾害或灾难中逃生,进行自救自护,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必要的生命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生存智慧。
活动三:防范侵害——“我最棒”
创设生活情境:独自在家时,有收牛奶费或收垃圾费的人叫你开门,该怎么办?外卖小哥托着你最爱吃的慕斯蛋糕盒子,说是“你妈妈叫我送慕斯蛋糕给你,你妈妈已经付过钱了,快吃吧。”该怎么办?在搭乘出租车时,如何选择正规的运营车辆?——再结合课前准备的成功自救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防人之心不可无”观念,尤其对“熟悉的陌生人”更要保持觉警意识,善于识别身边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注意在与人交往中避免“交浅言深”,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这样的内容设计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教训,体现课程的生活性、实践性特征,遵循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的课程基本原则。
(三)拓宽思路,发展素养
课堂不是生命教育的唯一方式,生命素养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每一个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而实践活动能强化学生对生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生命素养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将提升生命素养更好地内化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外化为健康积极的行为,实现知行统一。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如:像榜样致敬、争创文明宣传员、寻找民间技艺、经典诵读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获得精神的升华、灵魂的洗礼、生命的自我成长。
在“守护生命”最后一目的教学中,笔者设置以下学生自主探究内容:
探究一——阅读课本P102-103页,引导学生思考: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風景?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教师归纳、升华: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守护自我的心灵,学会养护精神就会发现生活的真善美,不必过度依赖物质条件。
探究二——学生分组PK:展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典范或参加过的诸如经典诵读、传统民俗、名胜古迹游、原创手工艺展等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自己参加以上活动的体验和感受。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参加这些活动,对自我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个人反思,在日常中自己在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方面有哪些值得肯定的习惯?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和改进?对其他学生来说,还有哪些好的建议?
教师归纳、升华: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养护精神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养护生命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我们要在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充盈个人的精神世界,更好地守护生命!
(四)教学反思
文化典籍、传统民俗、传统技艺、名胜古迹等展示着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渗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将文化引进课堂,让学生沐浴着优秀民族文化,享受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熏陶,能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从而获得人格及精神上的涵养及生命升华。
生命易殒,警钟长鸣,生命素养教育任重而道远,教学工作永远在路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课堂教学中通过整合生命教育资源,以情境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注重情感体验着力提升生命素养,一切为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