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物语集》本朝部中的食物研究
2018-10-09许宇然
摘 要:《今昔物语集》是日本说话文学的集大成者,在日本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內容以佛教故事为主,同时包含了很多世俗故事。人物上至天皇下至庶民,十分具有多样性。本朝部中,对人物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十分详尽的描述。食物作为日常生活中登场的重要道具,在本朝部中多次出现。食物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某些场合中更是重要的道具和象征。本文通过对本朝部中出现的食物及其功能作用的描述,进一步了解平安时代末期各个阶层的生活形态以及社会信仰,对《今昔物语集》进行进一步的解读。
关键词:《今昔物语集》;食物;作用;供品;救济;灵异
作者简介:许宇然(1994-),女,汉族,天津市人,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日语方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2
1.关于今昔物语集
平安时代末期,是日本说话文学的黄金时期,《今昔物语集》则是在这个时期对说话进行记录、编纂的最高最大的说话集。其内容以佛教故事为主,同时涉及到很多世俗故事。对于编者虽然有很多说法,但依旧不祥。《今昔物语集》作为平安时代末期最大的说话集全书三十一卷,共收录约一千篇说话。包括佛教说话、灵验说话、动物说话,历史说话、世俗说话等,涉及了当时社会方方面面的题材。卷一到卷五为天竺说话,卷六到卷十为震旦(中国)说话,卷十一以后为本朝(日本)说话。本朝部卷二十之前是佛教说话,卷二十以后为世俗说话,生动的描绘了普通民众、武士、僧侣等各个阶层的生活形态,近代的小说家也从中广泛取材。
《今昔物语集》被称赞为日本古典说话文学的最高峰,作为描绘人类社会诸现象的集大成者始终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2.《今昔物语集》中的食物
《今昔物语集》本朝部中的登场人物包括贵族、武士、庶民、僧侣可谓应有尽有,作者对这些登场人物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描述。其中,食物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多次出现。根据统计,《今昔物语集》中食物作为重要道具出现的故事有几十卷之多。在《今昔物语集》中,食物的作用不仅仅停留在充饥上,作为佛教文学中重要的符号和道具,食物同时具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作用。《今昔物语集》本朝部中的关于食物的说话有很多,本论文对食物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分类。
3.《今昔物语集》本朝部中食物的作用
3.1供奉祭祀的食物
平安时代末期,佛教盛行。佛逐渐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上到天皇下到平民都坚信虔诚信奉神佛,必然会得到庇佑。于是,人们通过祭祀祈求无灾无病,祈求农作物丰收。祭祀活动中,供奉食物是重要的行事。人们相信,用食物供奉后守护神便会降临,带来福泽。供奉的食物通常会有粮食、器物,其中大米是重要的供奉物。
《今昔物语集》中,第十四卷第四十四篇中,播磨国疫病流行,人们说“祭祀以后瘟疫就一定可以消除”[P285],于是请阴阳法师举行祭祀,对祭祀供品有以下描述“五六个崭新的木桶、精白的大米、大豆、角豆、年糕、生姜,以及应时的水果。”,可见当时祭祀供品以食物为主。
祭祀结束后,疫病得以消除。人们利用食物,进行祭祀。使自身与神佛相结合,取得利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食物的重要性。
3.2起救济作用的食物
救济,即把人从不幸中解救出来,给予幸福。宗教救济,则是皈依宗教改善或解除现世的悲惨状态。《今昔物语集》作为佛教文学的集大成者,其中拜神礼佛的故事有很多,神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寄托,人们坚信,神佛的信仰往往能给人带来利益。只要虔诚礼佛敬佛,一定能得到神佛保佑,救苦救穷,缓解病痛和饥饿。
3.2.1救济自我
《今昔物语集》第十三卷第十八篇中,信浓国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僧人妙昭,虽然看不见但是他日夜诵读法华经。后来有一天,妙昭出去修行,在山中迷路,来到一座山寺,遇到一位住持。住持留下些许白米就离寺而去。妙昭等着住持,白米也快吃完了,只能继续日夜不停地诵读法华经。眼看食物都要吃完了,妙昭感觉自己快要被饿死了,忽然有一天,妙昭梦见梦里有人对他说:“你不必悲伤,我会救你。”惊醒后,狂风大作。风息过后,盲僧走出庭院用手摸索,原来梨树和柿树已经被风刮倒在地。盲僧摸到了许多硕大的梨子和柿子,拿来一尝,味道非常甘甜。[P185]他知道这是法华经的灵验,从此更加一心一意的诵读法华经,不久眼睛也痊愈了。
此外还有和它相似的故事,在卷十七第四十七篇中,越前国有一个叫做生江世经的人,家道贫寒,食不得饱。后来,他信奉吉祥天女,每日虔诚礼佛。后来,一女子送给他一张领取俸米的文书,生江世经带着这张文书,找到一鬼怪,鬼怪送给他一个米袋,里面的白米不论取用多少,永远也取之不尽。生江世经由此变得富裕了。
这两个故事中,登场人物不管是僧人还是普通百姓,虽然社会阶层不同,但在贫穷和饥饿的生活状态下,信奉佛祖,虔诚诵经,菩萨和吉祥天女出现给予食物,缓解饥饿,人们最后得到了救济,可见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佛教对人们的影响是十分大的。食物把佛教和人联系在一起,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2.2救济家人
《今昔物语集》中诵经礼佛有时是为了自己,但有时更是为了父母能够脱离贫穷和饥饿。如在第十七卷第九篇中,比叡山中有一僧人净源,当时全国发生在灾荒净源的父母和胞妹家贫无粮,眼看要饿死,净源坚信地藏菩萨的本誓,修法祷告祈求菩萨保佑家人。后来,净源的母亲得到上品的美绢,被一富户用三十石稻米买下,净源的家人由此得救。
从上述故事中,不难看出佛祖在当时对于人们的重要性。人们信奉佛祖,同时佛祖也给人们带来救济和利益,而这种救济通常是以食物的方式赠予人们。
3.3具有灵异效果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