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
2018-10-09吕艳霞
【关键词】 小规模学校;社团建设;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4—0033—01
社团活动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有效补充,作为学生加强自身多元发展的综合性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学校学生社团活动建设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是学校近年来学生活动建设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界定
农村小规模学校:主要指乡镇以下、学生数少于200人的学校,主要分布在农村,大部分是人数少的中小学校和教学点,其基本特征是学校学生总数偏少,学校班级偏少,班级人数偏少,教师人数少且师资结构不合理,班师比不合理。在本研究对象中是指学校学生数少于100人以下的学校。
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有广狭义之分,在本研究对象中特指包含音乐、美术、舞蹈、武术及民间艺术活动在内的活动形式,仅限本校在校学生参与,由学校自行组织的团体兴趣活动组织。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社团活动建设的现状
经过笔者对周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走访发现,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学生社团活动的组建及运行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是教师方面。农村小规模学校专业指导教师缺乏,活动开展受限。作为农村小規模学校,本身师资短缺,部分年级平行班级少,很多教师身兼几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教学科目多,教师备课内容繁杂,社团活动的组建及开展缺少时间保证。兼职指导教师专业性不强,对学生的技能指导不到位,尤其是对于艺术门类活动的指导更是限于皮毛,更有甚者自己并不熟悉本专业技能,只让学生自己摸索,活动开展仅仅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进展。
其次是学生方面。学生参与度不高,趣味性积极性不足。如部分学生缺少音乐天赋却因活动门类的有限,只能参与学校合唱或二胡社团活动,于是在整个活动中显得动力不足,感受不到音乐带来的美妙,全面提升的发展空间缺少。部分学生对社团活动的认识不到位,缺乏深刻的思想认识,将社团活动当作一项任务去做,活动中自我加压不够,得过且过,致使社团活动质量不高。
再次是器材配备。由于学校地处农村,交通不便,加之小规模学校活动经费紧张,学校整体购置社团活动设备器材数量极为有限,加之农村家长经济实力状况相对较低,对社团活动的支持率不高,由此而产生学生社团活动所需材料的购置成为制约学校社团活动发展的瓶颈。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社团活动建设的改进策略
一是大力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将专业教师队伍配置作为教师队伍管理配置的重要工作来抓,在专业教师的引进签约方面下大功夫,县域内专业教师队伍的调配要切实根据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均衡配置。二是尽力解决经费及活动设备购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优化资金配置的同时,优先考虑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与拨付,并与当地政府及学校所在村社联系,争取政府机构及村社家长的大力支持。三是走出去引进来,全面增强社团活动的实效性。要真正使社团活动达到预想目标,切实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四是全面改进评价机制,促进社团活动高效发展。
四、具体做法
1. 优化规模建设,优先组建最优社团。由于小规模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本身较少,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相对较少,社团规模较小,因此社团的组建学校一定要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优先组建最优社团,并充分发挥最优社团的领头雁作用,这样便于引领各类社团活动竞相发展。
2. 加强内部社团之间的交流活动,相互之间形成激励机制。即便是学校内部的社团之间亦要定期进行交流活动,年级组之间,彼此社团之间分阶段进行观摩交流,分享彼此的活动经验,欣赏其取得的活动成效,促进彼此激励,并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进而促进各社团的共同发展。
3. 在指导教师紧缺的情况下,积极培养学生中的社团活动优异者,并让其担任活动引领者。部分学生曾参与各种社团艺术培训活动,让其在活动中担任活动的指导任务,可起到一举两得之功效。
由此可见,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社团活动,既是推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有效做法之一,亦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关键所在,学校在实际活动中要因地制宜,攻坚克难,多方位多层次筹措活动资金,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这样以来,必将促进全体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7]GHBZ123 课题负责人:吕艳霞)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