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博物馆在新时代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018-10-09王遥崔晓倩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展示馆劳模应用型

王遥 崔晓倩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才培养是关键。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对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技术创新不仅要依靠高端学术科研型人才,更要依靠广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可以将理论设计开发并转化为技术应用,直接创造生产力,这就需要应用技术高等院校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需要,大力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本文在对当今社会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基础上,通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建设劳模展示馆的实例,揭示了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博物馆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紧密联系,探索了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一、高校博物馆在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国高校正在悄然掀起一股博物馆建设热潮,大批的高校博物馆(展览馆、校史馆)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6年底,我国高校已经建成的博物馆达430余座,这其中除了少部分研究型大学举办的博物馆外,其他多为应用型院校博物馆。这些博物馆为学校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成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学校风采的重要平台。但现实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育人定位不清,发展受到限制。相对于社会博物馆,高校建设博物馆的建馆初衷就是为学校发展服务。应用技术本科人才的培养具有其特殊性,除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还应包括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其他方面。要培养出能胜任未来工作岗位,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本科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来实现全方位育人。高校博物馆从建馆之初就应紧紧围绕这样的主线,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充分探索新功能。而有些学校为了追求政绩,盲目建馆,缺乏明确的定位和系统的规划;有些博物馆形同虚设,甚至面临关停并转的窘境。

2.育人意识局限,机构建设不健全。传统观念对博物馆的育人功能认识不全面,对博物馆建设重视不够。由于高校博物馆不是以独立法人形式存在,有的被视作学校直属单位,有的则为直属单位的下属部门,还有的委托某一专业院系代管。比如,一些高校的博物馆、校史馆挂靠在图书馆下,没有专门的岗位编制,由图书馆教师或外聘人员兼职管理,在制度建设、展品维护、日常讲解、对外宣传等方面都比较滞后,难以满足博物馆生存发展需求。

3.育人功能单一,开放程度低。我国《博物馆条例》指出,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目前,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博物馆的功能还局限在日常参观,或者组织几场临时讲座活动,缺乏系统性。众多博物馆不能对外开放,或者只能部分对外开放,有些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博物馆连在校学生都不知道,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如何将应用型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发挥博物馆在育人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博物馆发展道路,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博物馆建设的创新探索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科见长,管经文理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走出了一条技术应用型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坚持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办学定位,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遵循教育规律,强化内涵建设,承担社会责任,为上海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以全国劳动模范和优秀发明家包起帆、李斌等为代表的各级各类技术与应用型人才十万余名,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被誉为中国职业教育标杆和劳动模范培养摇篮。

包起帆是學校培养的优秀学生,他通过在第二工业大学的刻苦学习,最终由从一名普通码头工人成长为上海产业工人和科技工作的优秀典范,他立足岗位,坚持30多年发明创新,成为优秀的发明家。其创新发明专利,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创立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为展示和宣传包起帆的事迹和精神,使学校劳模育人的文化传统更好地与新时代需求相结合,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劳模育人文化品牌,经过反复多次的专家论证和历时两年的建设,学校于2016年9月28日正式建成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展示馆集教育教学、劳模文化研究和创新精神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对全社会开放。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的建立,不仅是对包起帆创新成果和创新方法的展示,更是对培养具有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总建筑面积两千多平米,展示馆共分七个板块,以大量实物和原始资料为主要内容,辅以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和图片、视频、雕塑、油画等表现形式,展示了包起帆数十年的创新历程、创新成果以及背后所包蕴的责任意识、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与传统意义上的人物类展馆不同,该馆不仅展示了包起帆的创新成果,还介绍了创新方法。

建馆一年多以来,累计接待校内外参观15000余人次,7000多名在校学生在展示馆内完成了劳模育人课程的学习。展示馆被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教委等单位授予“上海劳模育人示范基地”“上海市劳模文化研究中心”,并于2017年4月加入全国劳模文化研究联盟。展示馆围绕学校劳模育人办学宗旨,利用自身的校友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新功能,开辟了一条与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博物馆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

三、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在新时代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创新作用

1.突破传统功能,由教学辅助单位向教学功能单位延伸。为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博物馆建设与课程育人相结合,学校开设了以《工匠中国》为主题的特色课程,并将其纳入必修课,组织学生到展示馆进行授课。该课程通过不同行业和国家的不同视角,系统生动地展现了大国工匠的成才之路。另一方面,教师在展示馆内授课,通过实物图片等展品,并结合课堂讨论、导师访谈等互动模式,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深刻影响。《工匠中国》从开办以来获得了广泛的肯定,目前已被列为上海市“中国系列课程”重点课程,有30多家主流媒体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宣传报道。除此以外,学校还在馆内开设了《劳模精神与创新创业》《职业生涯与职业信用》等通识课程。

2.丰富育人手段,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取代传统展览讲座。展览和讲座是高校博物馆育人模式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主要通过开展不同内容的主题讲座和展览活动,满足师生和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活动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育人效果,但由于形式单一,公众参与度不高,尤其是一些讲座停留在学术层面,专业理论性强,不能满足大多数群体的学习需求。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培育实践能力和职业精神的特点,结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劳模育人传统,展示馆开展了“劳模现场教学”主题活动,邀请劳模包起帆以校友、導师的身份为学生进行现场授课、访谈、问答互动,并邀请其他同类院校学生进行现场观摩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近劳模,与劳模进行面对面交流,真正让学生从思想上认同劳模精神,在行动中践行劳模精神。

3.对接社会需求,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应用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还要结合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践活动。考虑到通常本科教育只有到学习最后阶段才进行实习,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面向校内会展、酒店等相关专业,从大一新生中招募学生讲解员,通过校外参观,一对一带教,专业指导等系列培训,打造出了一支与专业相结合的特色讲解员队伍。一方面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参观人数众多,专职讲解人员缺乏的问题。学生通过为各类参观群体讲解包起帆校友的创新历程,不仅锻炼了沟通表达能力,还激发了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的光荣感、使命感。新生从踏入校门就开始充实自己,为今后就业成才之路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学校还依托展示馆为平台,对接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推动建立20个劳模育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在基地进行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4.举办主题竞赛,营造浓厚劳模育人校园文化氛围。为改变传统由教师讲授灌输为主的被动育人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创新意识,营造劳模育人的文化氛围,展示馆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竞赛活动。如“我眼中的包馆”宣传作品大赛,活动以展示馆为主要素材,结合学校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通过一名在校学生的特有视角,运用当前流行的视频短片和手机H5页面推送等形式,弘扬劳模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此活动开展以来反响热烈,大批学生自发进馆学习、拍摄,活动中的优秀作品还通过学校官网和官方微信平台向全社会发布,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和提升。

四、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联系密切,博物馆为高校育人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建立规模不等的博物馆、展示馆等。在博物馆建设中首先要明确定位,即博物馆建设是为学校人才培养服务的。只有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的主线,将育人理念贯彻始终,才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打破传统观念束缚,最大程度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多种形式手段,拓展新功能,使博物馆建设走向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何丽华

猜你喜欢

展示馆劳模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劳模没来
礼赞劳模精神 致敬最美芳华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馆的呈现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的主题策划与媒介设计
为劳模“SPA”
城市规划建设展示馆布展策划的重点思路
南洋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穿越时空的骑楼之旅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