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罗(Luo)姓
2018-10-09
罗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二位,约有1237万人,主要分布在四川、广东、湖南,其次分布在江西、云南、贵州、湖北、广西、重庆。
罗姓来源有三:
1.源于妘姓,是颛顼帝之孙祝融的后裔。祝融的后裔分为八个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史称为“祝融八姓”。周朝时,祝融的妘姓后代被封在宜城(今湖北宜城),称为罗国。罗国被楚国灭后,其遗民南迁,在枝江(今湖北枝江一带)定居,开始以罗为姓。
2.源于官位。周朝有一种官职叫“罗氏”,专门掌管天下鸟、禽的捕捉与饲养,以供王公贵族欣赏和食用。“罗氏”子孙后代以罗为姓,世代相传至今。
3.源于兄弟民族改姓。如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将鲜卑多罗氏、叱罗氏皆改为罗姓。
罗国传至24世万通时,被楚国所灭,万通与次子苍噩逃至襄阳黄龙洞避隐,其长子芳噩逃往四川。周显王时,有31世罗乘迁往枝江,其孙罗守陇自枝江迁至今湖南长沙。40世罗君用次子罗珠迁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西山,为豫章罗氏一世祖。唐昭宗时,罗珠28世孙罗景新迁往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31世有两支分别徙居广东大埔、兴宁。45世罗尚立,元代由虔州迁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明代又迁往上杭县扶阳,其子罗新松徙广东梅州。另外,罗国亡国后,罗氏有部分人从滇南、滇东迁入湄南河下游,融入泰族;迁入四川的一部分定居阆中,后成为板楯蛮七姓之首姓大族,有的融入土家族或彝族;还有一支迁入贵州东部、南部,融入布依族;迁到湘南的,有的融入瑶族。隋唐以前,除上述地区外,罗氏还分布于今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的一些地方。唐高宗总章年间,有河南罗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在福建安家落户。自清代开始,居住在广东梅县、大埔、及福建宁化等地的罗氏,曾多次向台湾迁徙,还有一些人迁往南洋的文岛(印尼)等国家。其中,祖籍广东嘉应州梅县石扇堡的罗芳伯在西婆罗洲(今加里曼岛)建立了一个共和制的兰芳国,实行“兰芳大总长制”,立国时间达108年。
郡望
豫章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南昌。相当今江西省地,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市清江等县地。
长沙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市。西汉改郡为国,东汉仍改为郡。
襄阳郡:东汉建安分南郡、南阳两郡置郡名,治所在襄阳,今襄樊市。相当今湖北襄阳、南漳、宜城、当阳、远安等县地。
堂号
尊尧堂、豫章堂等。
罗邺:唐代诗人,余杭人。有“素有英姿,笔端超绝”之誉,号“诗中虎”,为唐代“三罗”之一。
罗隐:唐代文学家,余杭人。作品笔锋犀利,鲁迅谓其所著《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
羅贯中: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他一生相传作过“十七史”演义,现存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其中代表作《三国演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罗聘:清代著名画家,为江苏甘泉(今江都)人。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其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人称“罗家梅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