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综合并重——以《设计校园平面图》为例
2018-10-09广东省广州市大沙头小学阮毅华
广东省广州市大沙头小学 阮毅华
一、案例背景
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重在综合是指在活动中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
《设计学校平面图》这个实践活动涉及数学、地理和美术等多学科知识,需要学生以比例尺的知识为基础,需要实地测量,确定方向,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和方法。在活动中,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会分享,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同学之间要能够倾听和倾诉,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以小学六年级《设计学校平面图》进行了一次尝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二、现象
当我教完新教材“比例尺”的例题和完成了P55做一做以及P58第11题后,我点评了“我们要学会选择合理的比例尺”,之后,我布置了完成一项实践活动——设计出你心目中的校园平面图。
当展示学生的成果时,我愣住了:为什么在平面展示图中会出现比例尺过大或偏小,比例尺与实际不符合逻辑的现象?
三、分析
比例尺过大或偏小,是因为学生缺乏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对比;他们设计的图象大小很随意,感知物体的实际大小很模糊,无法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有的只追求所谓的美观。由于缺乏操作,学生完成的作业就成了真正的“纸上谈兵”。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以比例尺的确定为突破口,从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通盘考虑甚至不断调整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修改。
四、案例描述
活动1:请学生量一量教室的长和宽,并画出教室的平面图,注明比例尺。
展示作品后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出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是画教室的平面图,平面图的大小会不一样?追问:你认为哪个小组画的平面图比较合理?
学生通过实际的测量对比,感知画教室的平面图按不同的比例尺进行缩小后的表象。
活动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里你最感兴趣的景物(沙池、走廊、跑道、篮球场等),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并画在纸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如果画图完全按照老师给出的数据,那么学生就会缺乏感性的认识。如果能让学生实地测量,自己动手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课堂上学生会更专注,画图时会更积极。活动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殊性。本次活动就是实践体验活动,重在体验,所以一定要为学生创设条件。在测量的过程中,有的小组出现了卷尺不够长,他们就用了接拼法,也有的小组干脆用脚掌长乘步数去求长度。让学生走出课室,接触学校的景物,把学校的景物通过测量,计算出它们画在纸上的图上距离,再与课室的平面图进行对比,感觉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加深比例尺概念的深刻性,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归到感性。画出不同的景物再进行展示,可以增加学生的信息量,同时提高对数学知识价值观的认识。
活动3:分小组绘制你们心目中的校园平面图。
学生分小组活动,这一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活动中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活动修整时间,让学生经历完成的活动体验过程。作为老师,应该适时地就学生的分工问题、交流问题、合作问题等进行点拨和引导。在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和设计景物布局时,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通盘考虑,甚至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进一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调整、修改和完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经历过程,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大胆设计,展开联想,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所画的图也各有特色,更有创造性。
五、实践反思
综合与实践活动不应拘泥于传统数学模式,应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会,给他们自由的空间,使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感受知识的价值,促使在实践中学习,在分享中积累。实地测量可能是一致的,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思维上却是千变万化的,得到的结论也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了,这是提供学生发展思维的极好机会,即使失败也是一种经验所得。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各个分立的课程能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构成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综合与实践活动是跳出了学科界限,以全新的视角全方位地审视社会生活,让学生在合作的互动中迸发出潜能。实践活动提供了学生更丰富的、多元的积极体验,贴近生活,实效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