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启生化学习“简单模式”
——《食品生物化学》(第二版)书评

2018-10-08张柳茵中国农业出版社

食品科学 2018年18期
关键词:脂类食品质量生物化学

(张柳茵 中国农业出版社)

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酒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食品类专业研究生考试的重要内容。生物化学与食品专业的各门课程均密切相关,对于食品专业的学生而言,“生物化学”是学习、理解专业知识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好生物化学是学好食品专业课的前提。

由于生物化学内容涵盖范围较广,传统的生物化学教材存在“课本厚、内容多、难理解”等问题,并且没有与食品专业知识进行关联、融合,使得食品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时“事倍功半”。由谢达平教授主编的《食品生物化学》很好地结合了食品专业特质,该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能够让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教材被农业部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理论基础、基本概念的加强,在内容上避免与其他课程有所重复,尽可能结合食品生产实际,满足学生今后学习、科研、生产的知识需要。为保证教材的先进性、实用性,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吐故纳新,补充了近年来学科最新成果。全书分为4 篇,第1篇为物质篇,主要介绍了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和酶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第2篇为代谢篇,主要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与降解代谢、能量代谢、基因信息的传递、各代谢物质的相互转化及代谢的调节与控制。第3篇为专题篇,主要讲述了植物果实采摘后、动物宰后贮藏和加工过程中食品原料的生物化学变化、风味物质的形成和转化等内容,同时对食品与免疫的关系做了初步介绍。第4篇为技术篇,主要介绍与食品物质成分的纯化和检测相关的生物化学技术,重点讲述其基本原理、应用现状与前景。本教材总体介绍了食品成分的组成、结构、性质、形成、食品贮藏和加工及食品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与传统的生物化学教材相比更能够满足食品专业的教师、学生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教材的第3篇中讲述了食品成分与人体免疫的关系,反映了食品生物化学的重要发展趋势。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科学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它对开发食品资源、研究食品工艺、完善食品质量管理和贮藏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本教材主要为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教学而编写,还可供相近专业的科技人员和研究生参考。

猜你喜欢

脂类食品质量生物化学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解艾兰:食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
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绿茶粉对清远麻鸡血液脂类代谢的影响研究
两城镇陶器的脂类残留物分析
基于产业链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妊娠后期营养限饲对蒙古绵羊胎儿肝脏脂类代谢的影响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