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数十载 奋进正当时
——平阳重工军民融合发展回眸
2018-10-08梁晓娟
梁晓娟
艰难探索 迈上支架路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工厂军品任务大幅度减少。面对困难,平阳人勇敢直面市场,顽强拼搏,在当时“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开始探索民品的开发与发展。
1979年,工厂民品研发生产起步的产品是自行车变速器,从小小的自行车变速器的生产来看,工厂将军品生产从技术合理、质量控制到生产管理成功地应用于民品生产。而由于自行车变速器属于小型机械产品,工厂的许多设备发挥不了作用,认识到生产这类小型民品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工厂又进行了多方面多种产品的开发与试制,依托山西地域优势,经历了摸索、迂回等一系列过程,筛选产品,选型定向,选择了适合工厂工艺特点的支柱性的煤机产品——液压支架配套的各种操纵控制阀。1983年7月29日,煤炭部、兵器部、中船总公司三方签订协议,决定在工厂生产支架配套产品——道瓦尔阀。这一年,工厂研制生产的仿英液压支架操纵控制阀——道瓦尔阀,成功解决了液压支架操纵阀组国产化技术难题,得到国家煤炭部高度赞誉,也促使工厂开启了从支架配套产品向成套装备发展之路。
从1985年到1990年6年间,工厂先后为石嘴山、大同、唐山、西山、古交、韩城、乌达、霍州、徐州9个矿务局生产液压支架2419架,产值为1.32亿元。1991年至1998年期间,液压支架开发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工厂内部加大液压支架技术、生产组织的改革与调整,狠抓质量管理,在提高产品可靠性上下工夫,坚持对支架生产线进行改造,加强下料、焊接、液压件加工、电镀、热处理等分厂的软硬件建设,不断增强竞争实力,基本具备了年产1000架、产值达2亿元的条件。通过进一步理顺液压支架生产技术质量管理渠道,不断完善生产手段,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在市场萎缩、面临各种风险的情况下坚持下来,坚守了煤机产品市场,并把开发工作进一步拓展到全国各主要矿产特区,先后为铁法、抚顺、大雁、铜川、黄陵、彬县、淮南、灵武、汾西、晋城等21个矿务局生产了3434架各种支架,产值达4.28亿元。2000年到2004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煤炭需求量剧增,各局、矿也加大了对矿井建设的投入,工厂抓住有利时机,一方面加强内部管理,实施液压支架质量振兴计划,彻底整顿支架质量,使支架的制造质量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另一方面,加大营销体制的创新,全面提高市场营销能力。通过采取多方面的改革措施,煤机开发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4年开发液压支架2122架,产值达3.55亿元。二十年来,工厂为全国煤炭系统三十多个局、矿研制生产了99种架型的掩护式、支撑掩护式、放顶煤支架9465架,占二十年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液压支架成为工厂“保军转民”以来的支柱性民品。
紧抓机遇 延伸产业链
1992年至2004年,在煤机市场站稳脚跟的基础上,工厂调整产品结构,加速新产品开发步伐,先后开发、生产了直流逆变电源、臭氧杀菌消毒发生器、停车计费器、车位锁、径向柱塞泵等多型新产品,民品已由八十年代初期仅有12种产品,发展到200多个品种,涉及煤炭、纺织、环保、建材、工程管理、冶金、汽车、航天、外贸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
按照国家军民分立政策,2004年9月28日,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实现了体制机制的重大转变。在高质量完成国家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公司抓住国家煤矿安全整治,集团公司、地方政府支持发展煤机装备的机遇,先期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建设了现代化水平的高端液压支架生产线,大力推进民品产业快速发展。
2006年4月,公司一举获得国内首套年产600万吨大采高液压支架1.5亿元生产合同。能够获此巨额订单,关键在于技术领先,生产出了满足该型支架所需当时国内最大的400毫米缸径支架立柱,掌握了高强度钢板焊接采用陶瓷片加热工艺预热的先进技术,并成功运用于大采高支架的钢板焊接上,提高了加工效率,保证了钢板焊接质量。2007年,平阳重工液压支架推移千斤顶立柱包覆不锈钢材料工艺试验试制获得成功,生产出了具有超强表面抗腐蚀能力的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活塞杆,并成功应用于为黄陵矿业集团生产的大采高液压支架上。这一新技术的试制成功,填补了国内液压支护设备不锈钢立柱技术的空白,且具有表面抗腐蚀能力,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为国内首创,其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并入选2007年度中国企业新纪录成果。同年,又承制了国家科技部年产千万吨级矿井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液压支架)研制生产项目,同时承制的液压支架电液阀研发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支撑项目。“十一五”期间,公司先后承制国家三项重大科技支撑项目,走在了替代进口、自主研发生产高端液压支架的前沿,特别是同煤集团特厚煤层项目运行投产,成功破解世界采煤技术难题,引领行业发展。
如果说“十一五”是公司军民融合、快速发展的五年,那么,“十二五”就是公司军民融合、稳步发展的五年,是公司能力提升、持续发展的五年。“十二五”期间,公司民品累计投资1.2亿元,完成了液压支架生产线扩产技术改造,形成了年产液压支架8500架的能力;液压支架自主设计水平稳步提升,开发薄煤层、大阻力、沿空留巷等新架型,承制国家“十二五”制造发展专项——智能耦合型液压支架,累计生产液压支架18200余架。在开发煤机产品的同时,公司积极延伸煤机产业链,拓展新产品:电液控制系统、煤炭洗选设备、井下运输设备等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在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也取得新突破。公司还荣获省级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等殊荣。
改革创新 多元化布局
2015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档节点、经济结构调整节点、发展动力转换节点”,国企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效益质量型”转变。在经济持续下行压力较大、煤机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公司主动适应,确定了“4321”(即“四大产业平台、三个实体项目、两个优势产品、一个深化改革”)的发展新思路和“多元化经营、多模式创新”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引领,深化改革,打造平台、项目、产品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发展。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公司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2年打基础,3年较快增长”的“十三五”发展目标激励着每名平阳员工。这一年,公司“产业平台”主导结构调整,在太原、西安、云南等地设立平台公司,以农机环保、清洁能源、新产品孵化、机械成套、煤机成套、军民融合等产业为方向,调整公司发展布局;“实体项目”丰富产品种类,秸秆板材成套装备完成样机试制,发往用户;秸秆丝化膨化机进行试验和产品推广,完成改进型产品图纸设计工作;公司在其他领域也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思路一变天地宽。2017年,为保持优质市场份额,公司在液压支架方面,严守接单底线,立足大局大矿,立足优质客户。在支架制造领域,充分发挥自动焊接生产线优势,积极进行新材料应用探索,确保产品质量,促进液压支架整体水平提升。在“高可靠智能化液压支架及其关键技术开发”、“难变形材料热成形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等项目方面,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持续推进项目进展。首套自主生产的秸秆板材设备生产线全程试验调试完成,秸秆丝化膨化机实现市场销售,公司向节能、环保、新能源、农机装备等方向稳步发展。同时,公司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两区共建”产业布局正在形成:主厂区建设支撑现有产品发展,并为产品转型打好基础;试验区建设突出核心工艺,缩短新产品研制周期,支撑后续军民融合项目发展……
军民互动 开启新征程
回首来时路,眺望新征程。站位新时代,谋划新发展。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为公司调整结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适应煤机市场的发展,提高运营效率,达到内部资源快速调动、外部市场快速响应的目的,公司整合重组成立“山西平阳煤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促进煤机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成套化方向延伸。
2018年是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落实“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在集团公司“建设船舶行业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全球领军企业”战略目标指引下,公司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保持煤机市场规模,发挥平台公司优势,集中培育新型产品”的基本思路,持续推进民品结构调整,逐步形成“煤机、平台、新产品”三足鼎力发展格局,不断拓展新领域,开启了“3年较快发展”的新征程。上半年,公司以项目制为牵引、以二级自揽为补充、以平台为支撑的发展模式,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实现了产品多元化:秸秆丝化膨化生产线、秸秆草板加工成套设备、拧条机、利用热超导技术加热进风及聚能器供热、保温装饰一体板、甘蔗收获机、泵阀类产品等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岁月峥嵘,光荣与梦想铸就了平阳共同的记忆。奋斗拼搏,热血与担当彰显了平阳员工强烈的家国情怀。新时代,属于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属于每一个为了梦想而打拼的平阳人。不负新时代,唯有争朝夕。现在,全体平阳人正秉承着“拼搏奋进,创新超越”的企业精神,肩负着“铸国防利剑,造精品装备,建美丽平阳”的光荣使命,向着“建成以军为本、军民互动、健康多元、产融一体、员工价值充分体现的创新型企业”坚实奋进,不断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
猜你喜欢
——以湖南省益阳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