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自己还活着”,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难题如何破解?
2018-10-08徐炯权
徐炯权
2018年4月,一段“九旬老人社保年审,家人抬着爬上三楼”的视频,引发对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要进行生存认证的争议。这位老人名叫白启永,是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的退休人员。几年前,他随儿子移居武汉市。白启永办理的社保年审认证被称为生存认证,是证明退休人员健在、符合领取退休养老待遇的一道审核程序,在我国已普遍推行,一般每年一到两次,如逾期未认证,就将被暂停发放养老金。
白启永的遭遇并非个案。在一些地方,养老金待遇领取生存认证手续繁琐。为证明自己还活着,有的老人需在不同的办事地点来回跑多次, 异地居住者甚至要千里奔波,还有的需举着当天的报纸拍照。
领养老金需证明自己还活着
70多岁的屈大爷是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的一名普通退休职工。考虑到老家安康市旬阳县的那个村子山清水秀、空气好,屈大爷退休后回到了老家居住。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为了领取退休金,他每年至少从旬阳到西安来回跑一次,证明自己还活着。
今年5月,屈大爷又接到原单位打来的电话,说市社保局要对退休人员进行养老金待遇领取资格的审核,要求他马上回西安办理相关手续。为此,屈大爷从旬阳坐车来到西安,到原单位退管办领了一份退休人员审核表填好。可退管办工作人员说,他还要填一份“现居住证明表”,再拿着这份证明表到户口所在社区盖章才行。
>>视觉中国 供图
“人都站在你面前了,为什么硬要我到社区去开证明呢?”屈大爷跟工作人员理论,对方说这是社保局的一项硬性规定,不开这个证明就不能通过社保年审,领不到退休金。
无奈,屈大爷只能按要求填好这份“现居住证明表”,然后拿到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去盖章,盖好章再送回原单位退管办。
“这份‘现居住证明表’,说白了就是要证明我还活着,感觉很不舒服。”屈大爷说。
笔者了解到,像屈大爷一样退休后离开户籍所在地居住的老人并不少。每年社保年审时,他们都要来回奔波,填写退休人员审核表,并到户籍所在地社区去开一张“自己还活着”的证明,并盖上公章。
王金凤退休后随老伴儿住在北京,工资关系却仍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了领取养老金,需要她本人从北京回石家庄办理资格认证。
“每次认证,工作人员将身份证上的照片与我本人进行比对,确认模样一致后再让我签名。”王金凤说,“人年纪大了,模样发生变化,有时工作人员认为与照片不符,还要多方核实。”
许多老人家属也反映,“生存认证”过程有些折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年迈、行动不便的老人,苦于在各网点间奔波。二是退休人员人户分离、异地居住的增多,要当面进行认证很不方便。
北京市通州区的赵有才对此也深有感触。赵有才的父母都已年逾七十,都面临异地认证问题。“父母生活在北京,养老金领取资格仍在老家黑龙江省双鸭山市。”赵有才说。按双鸭山市社保局的要求,凡户籍在该市的70周岁以上离退休人员,每年需进行两次生存资格认证,需要离退休人员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一寸近期免冠照片及当地寄来的认证函,到居住地所在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办理认证手续,再将证明材料寄回老家的社保局,否则将暂停养老金发放。
“收到信函后,需要到社区填写、盖章,认证过程确实挺繁琐。”赵有才说。双鸭山市社保局规定每半年认证一次,父母早几年来回奔波还吃得消,现在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吃不消了。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社保年审认证,除了填表,还要在审核表格上贴一张退休人员的近照。许多老人坦言,每次想到要去拍照证明自己还活着,就感觉是对人格的一种极不尊重。
乌鲁木齐退休、现居长沙的李迈恒说,每年一次,他要在家举着印有清晰年月日的当天报纸拍一张五寸免冠彩色照片,然后邮寄回原单位给社保部门进行认证。“举着报纸拍照这事儿让人感觉特别别扭,内心很难接受。”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随着“证明我妈是我妈”的奇葩证明持续在社会上发酵,公安部门宣布取消了基层派出所对一些证明的开具与盖章。但退休人员社保年审的生存证明并未因此而取消,使得一些退休人员在办理社保年审的生存认证时多次来回奔跑,身心疲惫。
71岁的陈老从沈阳铁路部门退休,家在沈阳市。前两年,他随女儿住到了长沙。以前社保年审前原单位都要寄一份“健在证明表”让他填好寄回去。去年,单位寄给他的“健在证明表”中有一要求:必须拍一张能证明他现在还活着的照片,并要求用能体现年份时间的报纸或日历等做道具。陈老虽哭笑不得,但也只能与标有“2016年”字样的日历合影,并将照片贴在表格上。
表格到社区盖好章后,按惯例还需到辖区派出所盖章。但是问题来了。2015年公安部声明的18项不该由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中,就有“不开生存(健在)、死亡证明”。解释是:确定公民生存死亡是卫生防疫部门的责任,应由卫生防疫部门负责确定。
派出所盖不了章,陈老只好将就着将材料寄回原单位,不料被退了回来。被搞糊涂了的陈老到社区去咨询后才知道,派出所取消开证明后,他要证明自己健在,必须去医院做一次体检,然后把盖有医院公章的体检表寄回原单位,原单位再将表格送到沈阳市社保局。这样,他的养老金领取资格才能获得认证。
“生存认证”制度实属无奈之举
领取养老金资格集中认证,既给退休人员添堵添麻烦,又给相关政府部门增加了工作量,却为何还要“多此一举”?人社部门表示,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据了解,从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开始,我国各地均出台了离退休老人养老金资格定期认证制度,目的是对欺诈冒领养老金的一种预防,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让广大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得到保障。
现实中,冒领养老金现象的确时有发生。早在2014年4月,相关部门就列举了7种骗取养老待遇的行为:退休人员死亡后,其直系亲属不按规定期限报备,冒领养老金;冒用他人档案材料或伪造人事档案材料参保退休骗取养老金;伪造死亡证明、虚构死亡时间,骗取养老金及丧葬费等等。时至今日,这些现象仍未杜绝。
2018年5月,河南省郑州市社保局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该市目前共清查重复及冒领养老金的人员11966人,追回养老金1231万多元。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社保部门对退休人员进行生存资格认证,的确是想堵住养老保险基金流失的漏洞。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薛惠元说,当前各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冒领养老金现象,现有的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部分家属又有“公家便宜能占就占”心理,进行资格认证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人社部公布的《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17年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超过9亿人,实际领取待遇人数接近1.6亿人。“养老金来源于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池,属于公共产品,合理监管是必要的。”薛惠元说。
对于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的必要性,相关部门、社保专家和退休人员能够达成共识的是,为实现养老金安全便捷发放,应该“以人为本”,进一步创新和改进工作方式。
山东省在各地社区通过开展健康查体、医疗服务、节日慰问、组织文体活动等方式,将养老金资格认证融入社区日常管理服务中,资格认证方式由传统被动认证,转向人性化、常态化认证。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潘锦棠表示,把离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把每年一次的传统认证方式提升为日常化管理,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离退休人员的情况。
互联网时代,如何进一步利用科技手段创新,为广大离退休人员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认证服务?各地社保机构也在努力探索。
继湖南、福建、广东等省份率先探索,人脸识别认证正在全国普及。“市民通过电脑或手机,在任何能网络视频的地方都可以自助认证。”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杨立雄介绍,下一步随着新技术的普及,便可足不出户完成认证。
“不管采用什么技术,如果每年一度的生存认证都是带着关怀和祝福的‘安康确认’,我们会更乐意配合。”随儿子居住在长沙的上海退休人员黄秋兰说。她的话说出了大多数离退休人员的心声。
社保年审应靠信息共享实现
笔者发现,针对生存认证中离退休人员集中反映的问题,近年来不少地方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探索。目前,生存认证已从本人到养老金领取地现场认证,拓展到异地协查认证、社保专干上门、网络识别认证等多种方式,方便异地居住老人、高龄老人完成社保年审。此外,部分地区已开始探索简化甚至取消集中的生存认证方式。
2018年7月5日,人社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把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作为加强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再要求参保人在规定时段到指定地点进行集中认证。但取消资格集中认证并不是说就不进行认证了,而是构建“信息比对为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和远程认证相结合”的认证模式,让群众不用跑就能完成、开展信息比对认证。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贾怀斌说,今后将充分运用人社部门建立的全民参保登记库、持卡人员数据库、就医结算数据库、业务监测数据库等数据资源,按月开展数据比对,分析判断参保人的领取待遇资格。积极与公安、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开展业务协作,实现与人口管理、殡葬、就医等方面的数据比对,还要与乘坐飞机高铁等实名验证场景的信息共享。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核实参保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
业内人士认为, 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开展信息化对比认证,首先需要打通数据共享和数据真实两个环节。一方面,社保各个地区之间以及与公安、民政系统之间数据需要共享,使社保经办机构能够通过核对户口注销、死亡证明等信息的方式,确定退休人员是否健在。另一方面,需要保证相关数据真实、及时。
“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涉及离退休人员、企业和当地社保、公安等部门,需要共同配合。”杨立雄认为,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需要“自证生死”的尴尬之所以出现,主要原因是公安、社保、民政等部门尚未数据共享,社保中心无法及时掌握参保人的动态信息。
如何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人口信息系统和社保系统的有效衔接?杨立雄建议构建各部门共享的数据服务平台。对公安、民政等部门提供的注销户口信息、死亡殡葬人员信息,社保部门应定期进行核对筛选。然后通过国家人口信息库、医疗信息库、银行核查公民身份证系统等,获得退休人员的最新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多层验证。广东省中山市人社部门近期公告称,该市退休人员领取退休待遇并在中山常住的该市户籍退休人员,社保经办机构定期与公安、民政部门通过数据交换,完成人员生存状况验证,不需要本人办理生存认证。
更多业内人士表示,社保年审要实现信息的沟通与共享,不仅要打破部门壁垒,也要打破地域限制,同时还要创新便捷的认证方式。
从事资格认证工作的蒋先生介绍,现在公安全国联网,但社保还没有甚至一些地方还不能全省联网。我国地域广阔,流动人员数量较大,需要异地领取养老金离退休人员与日俱增,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数据库迫在眉睫。另外,在互联网基本普及、人人拥有智能的手机的新时代,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方式应与时俱进。
此外,更多人士认为,还应进一步加大对“冒领”养老金的防范与打击力度。贾怀斌表示,全面取消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后,为杜绝可能出现的欺诈、冒领问题,维护基金安全和广大参保人的利益,必须加强和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措施: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积极研究制定《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条例》,通过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基金管理,也进一步明确参保人的权利和义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重点是将基金风险防控的各项措施落实落细,通过信息化手段,防范可能发生的各类欺诈、冒领行为。要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依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社会监督,集中曝光一批欺诈骗保案件,使骗保冒领违法的理念深入人心,对不法行为产生震慑效应。进一步加强社保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对失信企业及相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让失信人员处处受限,为失信行为付出代价。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保险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诚信系统的逐渐完善,冒领、骗领养老金将越来越难,付出的代价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