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关系与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2018-09-30胡琳

西部学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攻击性友谊

摘要:儿童攻击行为与同伴关系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同伴关系与儿童攻击行为二者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二者的关系受到许多中介变量的调节。本文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成果斐然,但存在的缺陷也显而易见:首先是研究方法存在缺陷,即仅仅采用问卷调查和测量的方法,较少采用实验法操纵自变量的变化来考察其因果变化;其次,考察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多关注消极因素的影响,而较少关注积极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同伴关系;攻击行为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8-0059-03

攻击是指个体做出意图伤害他人的行为。攻击行为会带来很多负面的社会效应,对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产生广泛影响[1]。探讨和揭示儿童攻击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一直是攻击研究的重要課题。攻击行为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不同的类型:从攻击形式上可以分为关系攻击和身体攻击;从意图上可以分为反应性攻击与主动性攻击[2]。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社会行为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对同伴关系的考察往往从友谊数量和质量、同伴拒绝和侵害、同伴接纳、社会喜好等角度进行。考察同伴关系所采用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包括:同伴提名法、班级戏剧问卷、友谊质量问卷等。

由于儿童的攻击行为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交往背景中,要全面理解儿童的攻击行为必须考虑到同伴关系和同伴交往的影响。帕特森[3]等人研究了同伴的反应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强化作用,发现同伴的消极反应,例如哭泣、退缩或沉默,都会强化儿童的攻击行为,而积极恰当的反抗会制止攻击行为。该研究结果说明同伴关系和攻击行为之间必然存在密切联系。然而,这种联系的本质是因果关系还是相关关系并未完全搞清楚。攻击行为与同伴关系并非一一对应的简单联系,还可能存在复杂的作用机制。

一、同伴关系对儿童攻击行为的直接影响

同伴作为儿童发展的重要背景,攻击行为会受到个体在同伴群体中的互动经验的影响,被拒绝儿童倾向于具有攻击性、破坏性和学习困难[4]。当前对于同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种消极同伴关系的作用上:同伴拒绝和同伴侵害。早期研究发现同伴拒绝对儿童的攻击发展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遭到同伴拒绝和排斥的儿童更倾向于表现出攻击行为。随着研究的深入,同伴侵害这一不利的同伴关系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5][6],它与儿童攻击行为有密切关系,能够预测儿童日后攻击行为的增多。考虑到这两种同伴关系不利状况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纪林芹等人[7]将二者结合起来,考察它们对儿童攻击的共同作用,发现同伴拒绝对儿童的身体攻击、关系攻击有直接效应,不同类型的侵害经历与儿童攻击间的联系存在类型特定性。通过长期干预儿童的同伴关系[8],可以改善儿童的攻击性,接受干预的儿童比控制组儿童对同伴表现出了更少的攻击性行为。

二、攻击行为对儿童同伴关系的直接影响

根据已有的研究结论,攻击行为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消极影响

攻击行为不仅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还会对儿童的同伴关系产生不利影响[9][10],比如遭受同伴拒绝、朋友数量较少,甚至遭受同伴欺负等等。总之,以往的研究都发现了消极的社会行为,如攻击、破坏、抑郁、退缩和社会交往能力的缺乏可能导致儿童同伴关系较差,而亲社会行为,如礼貌、助人等会带来良好的同伴关系。孙晓军等人[11]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外部攻击还是关系攻击类型的儿童,随着攻击性的增强,同伴评价越消极,社会喜爱度越低,尤其是持续的高攻击会对同伴关系造成消极影响。周宗奎和万晶晶[12]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也发现对同伴表现出的攻击行为越多,其同伴接纳程度越低。因此,攻击行为对儿童的同伴关系有明显的消极作用,会导致同伴越来越多的消极评价,给儿童造成社交阻碍。攻击行为会让同伴保持认知上的惯性,对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持否定态度,使得这类儿童难以改善同伴关系,这种社交困难会进一步加剧攻击问题。

(二)双向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逐渐发现攻击行为与儿童同伴关系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或一一对应的关系。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揭示了攻击对儿童同伴关系的消极作用,但并非所有的攻击行为都会遭到同伴的拒绝。不同的攻击类型对同伴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外部攻击对友谊有消极影响,而隐蔽的关系攻击反而会增进朋友关系[13]。魏华等人[14]的研究发现,关系攻击越高,男生友谊质量中的冲突与背叛越高,而女生的积极友谊质量得分越高。这说明关系攻击对儿童发展,尤其是女孩,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意义。此外,外部攻击对于男孩也有一定的好处。由于儿童同伴群体支持符合性别规范的攻击行为,反对不符合性别规范的攻击行为[12],符合规范的攻击对同伴关系并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反而有可能促进友谊。

传统研究结果显示,攻击性高的儿童往往不被同伴喜爱。但将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儿童进行分类后发现,攻击行为对这两类儿童的同伴关系影响不同。反应性攻击的儿童往往获得同伴的消极评价,被认为是易怒的、不关心他人的,而主动性攻击的儿童则被认为是好的领导者和合作者,甚至是更具幽默感的。相对于主动攻击儿童而言,反应攻击儿童更容易因为他们的攻击行为而成为同伴关系中的受害者。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攻击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也是不一致的。

随着儿童个体自身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攻击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高攻击的儿童不会一直保持高攻击,而低攻击的儿童也有可能发展成高攻击的个体。随着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变化,攻击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出现了不一致的趋势。孙晓军等人[11] 的研究表明,不同外部攻击亚组之间在社会喜好变化趋势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先低后高组、持续高组和持续低组、先高后低组的社会喜好存在显著的上升趋势;相对于持续低组和持续高组,先低后高组存在显著的下降趋势。所以,攻击行为对儿童同伴关系具有双向作用,既有消极的影响,也有积极的影响,随着个体攻击行为的发展变化,攻击行为对同伴关系的作用趋势也不一致。

(三)没有显著影响

也有少量研究没有发现攻击性对儿童的同伴关系产生影响。如,攻击性男孩在自我报告与最好朋友的友谊质量上与非攻击性儿童无显著差异[15]。外部攻击型儿童、关系攻击型儿童和双向攻击型儿童在积极友谊质量和消极友谊质量上差异不显著,在是否拥有朋友和朋友数量上也没有显著差异[16],且关系攻击水平高的儿童友谊质量中的亲密感和冲突背叛与非攻击性儿童没有显著差别。谭雪晴[17]的研究尽管发现了关系攻击与受欺侮、退缩、被拒绝显著正相关,但与孤独感、朋友数量相关不显著。这说明攻击行为对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还没有被完全确认,存在一定的分歧。

三、中介变量的调节作用

Nangle和Foster[18]发现,同时具有攻击行为和较多积极行为的女童,比只有攻击行为的女童获得的同伴肯定和接纳程度更高。这是由于儿童不仅具有攻击等消极社会行为,还同时能够做出積极的亲社会行为,积极行为可以有效地缓冲攻击对同伴关系的不利影响。这说明攻击行为与同伴关系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受到其他因素的调节,例如群体背景、性别、文化等。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虽然不被其他儿童喜欢,但他们在具有攻击性的群体内彼此之间相处较好,会受到该群体内同伴的喜爱。孙晓军等人[19]发现攻击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因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且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20]。

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21]来看,二者的关系受到社会认知的调节。社会信息加工步骤上的缺陷对同伴关系及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会产生一定影响,如编码时倾向于注意敌意性线索、敌意性归因偏见等都可以对同伴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并使儿童做出攻击行为。在考察社会认知加工的调节作用时,需要注意其对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儿童的影响不一致。因为不同攻击类型的儿童在加工步骤缺陷上表现不同:主动性攻击儿童对攻击行为更趋于正向评价,认为攻击可以给自己带来正向的结果;反应性攻击的儿童更倾向于编码缺陷所导致的归因偏差,对来自同伴的敌意信息更敏感。

同伴信念作为指向同伴互动的一种社会认知状态,是指个体关于周围同伴的一般性看法和信念,同样能够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和攻击行为。李腾飞等人[22]的研究表明,儿童关于同伴的积极认识对攻击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纪林芹[7]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同时考察了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对同伴关系及攻击行为的影响,发现儿童受同伴拒绝和侵害的经历会对其自我概念产生消极影响,也会使其对周围同伴产生消极性认识和评价,而由于较低的自我概念与消极的同伴信念,个体更倾向于表现出指向同伴的攻击行为。因此,儿童同伴关系与攻击行为受到同伴信念、自我概念、归因等社会认知因素的中介作用,二者通过社会认知机制产生联系。

四、研究问题及展望

首先,对于儿童攻击行为与同伴关系的研究,研究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尽管攻击行为和同伴关系都曾作为影响因素考察,但基本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及测量的方法,较少采用实验法操纵自变量的变化来考察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所获得的结论大部分只揭示相关关系,没有探讨二者有无因果关系。攻击行为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同伴关系改变的;而同伴关系作为环境变量之一,对攻击行为的作用机制如何都尚不清楚。但操纵儿童的同伴关系或攻击行为都面临一些伦理上的困境,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的研究方法,以便于更好地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

其次,同伴关系作为影响因素,探讨其对于攻击行为的作用时,主要关注的是消极同伴关系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较少关注积极的同伴关系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事实上,儿童出于对友谊关系的维护,所形成的小团体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团体中的儿童更容易对团体外的其他人产生一些攻击行为,尤其是当他人与团体的目标和利益产生冲突时。因此有必要开展新的研究,探讨积极的儿童同伴关系在攻击行为中所起的作用。

再次,国内对攻击行为的研究主要是按照关系攻击和身体攻击两种类型来分类的,区分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对攻击行为的类型覆盖不够全面。国外对于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的划分及测量方法不能直接适用于我国儿童,需要考虑文化背景的影响。对攻击行为的划分标准和测量工具的不同,将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适用性。因此,需要开发适合中国文化的测量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的工具,再详细考察这两类攻击类型与同伴关系之间的联系。

最后,现有的研究一般只考察了单个中介变量对攻击行为与同伴关系的作用,而较少考虑多个变量的共同作用。但攻击行为与同伴关系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特质及后天环境,以及人口学变量中的性别和年龄因素等。因此,单纯考察某一个变量对二者的调节作用较难得出全面的结论,未来在探讨不同攻击类型与同伴关系之间的关联时应该同时考察更多的有关变量,所获得的结论将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Vaillancourt T.,Brittain H.L.,McDougall P.,et al.Predicting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symptoms in adolescents from childhood hysical and relational aggression,depression,and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014(3).

[2]周广东,冯丽姝.区分两类攻击行为:反应性与主动性攻击[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1).

[3]边玉芳.同伴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儿童同伴关系系列实验[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6).

[4]陈欣银,李正云,李伯黍.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测量学分类方法在中国儿童中的适用性研究[J].心理科学,1994(4).

[5]Reijntjes A.,Kamphuis J.H.,Prinzie P.,et al.Prospective linkages between peer victimization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in children:A meta-analysis[J].Aggressive Behavior,2011(3).

[6]纪林芹,陈亮,徐夫真,赵守盈,张文新.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对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影响的纵向分析[J].心理学报,2011(10).

[7]纪林芹,魏星,陈亮,张文新.童年晚期同伴关系不利与儿童的攻击行为: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12(11).

[8]August G.J.,Egan E.A.,Realmuto G.M.,Hektner Joel.M.Four Years of the Early Risers Early-Age-Targete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Effects on Aggressive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J].Behavior Therapy,2003(4).

[9]谭雪晴.小学生关系攻击行为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5).

[10]辛自强,孙汉银,刘丙元,池丽萍.青少年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

[11]孙晓军,范翠英,热娜古丽·艾赛提等.同伴关系与攻击行为稳定性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3).

[12]周宗奎,万晶晶.初中生友谊特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J]. 心理科学,2005(3).

[13]赵冬梅,周宗奎,孙晓军等.小学儿童互选友谊的发展趋势及攻击行为的影响:3年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08(12).

[14]魏华,范翠英,周宗奎等.不同性别儿童的关系攻击、友谊质量和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2011(5).

[15]Bagwell C.L.,Coie J.D.The best friendships of aggressive boys:Relationship quality,conflict management,and rulebreaking behavior[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2004(1).

[16]譚雪晴.童年中期关系攻击行为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7]谭雪晴.关系攻击行为对儿童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

[18]Nangle D.W.,Foster S.L.The effects of a Positive behavioral context on the social impact of aggressive behavior[J].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1992(6).

[19]孙晓军,张永欣,周宗奎.攻击行为对儿童受欺负的预测:社会喜好的中介效应及性别差异[J].心理科学,2013(2).

[20]赵冬梅,周宗奎.儿童同伴交往中的攻击行为:文化和性别特征[J].心理科学,2010(1).

[21]Ladd G.W.,Ettekal I.,Kochenderfer-Ladd B.,et al.Relations among chronic peer group rejection,maladaptive behavioral dispositions,and early adolescentspeer perceptions[J].Child Development,2014(3).

[22]李腾飞,张良,潘斌等.马基雅维利主义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同伴信念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3).

作者简介:胡琳(1985—),女,江西人,福建师范大学讲师,心理学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工作和心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攻击性友谊
以城为“媒”话友谊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美好的友谊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友谊之路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学生攻击行为探析
非攻击性话语引发的冲突回应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