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关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辩证思考
2018-09-30田颖爱
田颖爱
【摘要】“理性经济人假设”作为偌大的西方经济学体系最基本的假设前提,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开展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必要存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偏颇又有碍于经济学与实际经济活动的密切结合。因此,有必要联系实际对“理性经济人”假设从其合理性与局限性两个角度进行辩证的思考,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实践。
【关键词】理性经济人;合理性;局限性;辩证地
一、引言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对经济生活当中的一般人的抽象,它是进行经济学分析时的重要假设。自“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后,该假设一直作为庞大的经济理论体系构建的前提和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其构建经济学大厦的理论基石地位未曾改变,由此可见,“理性经济人”假设是具备一定合理性的;但是,对该假设的质疑声也一直不曾间断,这又可说明该假设存在一定局限。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对人的研究,加之结合十九大报告当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以人为中心、注重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在时代的发展变化的条件下,经济学研究不能只从经济方面对人的本性作出假设,而要全面、发展的去看待人的本性,只有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经济理论才可以更好的发展于现实生活并服务于现实生活。因此,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结合时代发展进行辩证的认识十分有必要。
二、“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
“理性经济人”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进行分析的逻辑起点与基石,长久以来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经济研究的进行离不开这一重要的工具。
(一)“理性经济人”假设为经济分析提供了科学的分析工具
研究者利用思维对客观现实进行抽象是任何学科研究迈向科学成果的第一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一种事物——人,所以要进行经济研究必须将人进行科学的抽象,否则经济分析无从展开,经济理论体系无法构建。对研究对象的科学抽象不是对其现实情况的全面反映,而应是对其本质的合理概括。若将人的各种相关影响因素与侧面都在经济研究的假设当中考虑进来,那无疑会使研究的问题变得复杂化,只有先将关键的影响因素分析透彻以后,再渐渐地放宽假设条件来研究其他相关影响因素,才能够真正理清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研究问题的不同影响,才能够向科学的结论逐步迈进。“理性经济人”假设为经济研究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工具,通过该假设剔除出了一些相对不太重要的干扰因素,使得分析的重点集中在关键因素上,有助于经济分析的开展和经济学大厦的构建。
(二)“理性经济人”假设依旧有继续存在的现实必要性
学界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质疑与批判一直都有,对经济人的抽象也一直不断地被修正与完善。关于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理论的批判使得现代行为经济学建立起来并不断地提出与“理性经济人”假设不同的创新观点。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的本性当中具有利他的属性,利他不是由于最终的利己动机产生的。如一个善良的人他可能会不求任何回报地给予一个乞丐一些面包甚至是对他自身来讲也十分必需的金钱等。相似的事例还有许多,但就目前来讲,行为经济学还未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解释力普遍的理论框架,仅通过这些现象的陈述似乎还并不能将“理性经济人”假设推翻。“理性经济人”假设仍然有其继续被坚持的现实必要性,对该假设的质疑声并不能否认它对当前经济研究的重要作用。退一步讲,即使“理性经济人”假设有其自身的不足与错误之处,但不能仅仅用与之相对的、能反驳该假设某一不足之处的另一假设——利他性假设来取而代之。总而言之,当前“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继续存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
(三)“理性经济人”假设并非宣扬一般意义上的自私自利
“理性经济人”假设中的利己假设并非“自私自利”,并不意味着社会活动当中的每个人关心的只有他自己的钱袋子,更不是提倡人人都要自私自利,即该假设并非与道德相违背。反之,人人在孜孜以求地为自己的利益打算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为人类社会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服务,最后在客观实际上实现社会利益。“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前提是在市场伦理规则边界内,而不是“非道德主义者”。结合亚当斯密的两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发现是并不存在所谓的“斯密难题”,在“看不见的手”的巧妙引导下“理性经济人”假设与道德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最终两者的有机结合会导向人类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增进。再者,“理性经济人”假设作为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只是从宏观维度为经济分析提供了一种工具,其本身并不带有任何的价值倾向与价值倡导。所以以“理性经济人”假设违背道德伦理,提倡现实生活中人人自私自利的价值导向为根据批判该假设的观点是不具备充分的说服力的。
三、“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作为一种经济分析的假设理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的综合性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些不适应性或局限之处。
(一)“理性经济人”假设的适用性具有局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从现实性上来讲,人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十分复杂,所从事的社会活动包含着方方面面,且各方面不是相互独立的。尽管“理性经济人”假设是为了进行经济学的研究而提出的,但对经济的研究离不开社会生活其他相关方面的影响,人的本性也不能仅仅从经济方面进行假设研究,必须将人置于相对应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的社会活动中,以不断发展、全面的眼光看待人的发展。换言之,“理性经济人”假设单在经济关系的角度上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把它用在社会关系的其他方面的解释上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与经济关系紧密联系的政治、文化关系。对社会关系其他方面解释力的欠缺势必会影响到该假设在经济关系的研究上。此外,正如社会的发展会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的发展也具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理性经济人”假设只有不断随时代的发展变化来修正与完善才能够弥补不足,具备更强的解释力。
(二)“理性经济人”的现实解释力存在局限
“理性经济人”假设包含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每个人在进行决策之前就拥有了“完全信息”,然而建立在这样基本假设基础上的理性决策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实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选择与“理性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常是不一致的。大量学者一直致力于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理性决策的批判。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是西蒙关于对完全理性假说与最优化选择的反驳与批判,他认为经济人在决策之前必须具备可供选择、结果明确并能按优先顺序排列的其他选择方案以及一个有效的效用函数才能够实现最大化原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对能够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或者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而言,在进行决策之前也不可能拥有促成决策完成的完全的信息和一系列结果明确、可供选择的方案。除此之外,行为经济学认为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总是理性。相关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你手中拥有同样1000元,第一种是你辛苦打工赚得的,第二种情况是买彩票中奖获得的,由于获得财富的方式不一样,做出的选择肯定是不同的,意外的收入是会促进人们的消费的。人类的精神活动不是科学法则能够说明的,也不是物理世界所能控制的。若用“理性经济人”为支撑点来研究人类的一切行为,是对“理性”的误读也是对科学的幼稚的理解。总之,“理性经济人”假设对于目前现实中出现的众多现象依旧难以给出合理解释,“理性经济人”假设作为经济学的基础假设还需要从现实的人出发不断进行完善以贴近实际生活。
四、关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反思与总结
“理性经济人”假设作为西方经济学问题研究的起点与理论建立的基础,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對经济学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但在时代背景不断转换的条件下,“理性经济人”假设确实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该假设。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不断修正与完善必定会成为西方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彻底否定与抛弃从现实的人中抽象出来的“理性经济人”假说的观点是错误的,而全面地肯定该假设的看法也是片面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正是在激烈的争论与反驳当中才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
总之,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要做到辩证地思考“理性经济人”假设,从现实的生活中根据不断发展的人的特性来修正和发展“理性经济人”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