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与重构
2018-09-30贾韡莉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跨文化语言交际是一种双向的沟通和交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既要重视传播英语国家文化,又要兼顾传播中国文化。本文以陇南师专英语教学为例,分析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状,认为原因一是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严重缺乏;二是其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出意识淡薄。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在教材中增加母语文化内容;其次是英语课堂上要诠释母语文化内涵;三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应提升自身母语文化素养以及母语文化客语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国文化;缺失与重构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8-0062-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方国家的交流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交流,也包括双方对彼此民族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等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同。中国作为交际方,一方面要主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另一方面,应该更好地继承、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英语课程要“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个“需要”要求在我国国际地位日益凸显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在担负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应承担起向英语学习者解释、传播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要务,激发学生了解、学习和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兴趣。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要求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从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学情况来看,近年来随着新课改要求的落实,大学英语教师重视和加强了对英语国家文学、文化等内容的介绍和传授,但对本土文化的介绍和传播少之又少,甚至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中国文化只字不提。通过笔者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严重。
一是高职高专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严重缺乏。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内容的编排与质量的高低。目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主要选用教材为《新编实用英语》(教材编写组编写),该教材注重实用英语模块训练和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但严重缺乏中国文化的有关内容,因此以此为依托的课堂教学在训练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形成了对英美国家文化的输入。由于缺乏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教学参考资料,导致学生通过用英语语言习得中国文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由于所使用教材中缺少中国文化内容,即使授课教师重视中国文化传授也因缺少相关教材体系的支撑,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及平时的知识积累,给学生零散地讲解一些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不能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和传播。这种学习和文化的单向度传播,不利于学生科学文化心理的塑造。
二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出意识淡薄。笔者对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级法律班和旅游班90位同学做了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特色文化(中秋节来历与庆祝方式、有关端午的传说和春节的传统庆祝礼仪等)的测试。结果表明,受测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转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物,对于列出的中国特色的词汇或者话题,85%以上的受测者不能给出恰当的英语表达。有少数学生熟悉中国春节的来历和传统的庆祝方式,却不能用准确流畅的英语向听众做介绍。这种现象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教育者使用目的语输出中国文化的意识淡薄,加之大学英语课时和教学资源的限制,造成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了解甚少。在跨文化交流這一双向活动中,即便对西方文化非常熟悉,但作为交际主体的一方,不能用英语准确地表述和传播中国文化,交流时吞吞吐吐、含糊其辞或不知所云,只能单向接收对方信息,这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失语,五千年文明在对外人才的培养中被边缘化,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注意[3]。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重构策略
从丛就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提出:应当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教育贯穿到各层次英语教学之中,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配置,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者与国人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过程中具有坚实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操守[1]。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契认为:“在谙知母语文化、习得目的语和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基础上能有效地在几种语言与文化之间斡旋是综合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56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是实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目标的有效措施。建议从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教师自身素养等方面入手,增加中国文化的分量,重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是英语教材要贯穿母语文化内容。教学内容主要源于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依托,因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重构必须以教材为基础。根据新时期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求,合理调整教学大纲的内容比例,在引进国外原版语言和文化材料、展现原汁原味的英语国家语用特色与文化概况的教材内容的同时,更应选取将学生母语文化融于听说读写译等环节的英文教材,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由英语语言表达的母语文化。通过使用此种教材,学生既积累了英语语言基础,又能自如流利地运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增强其展现母语文化的自豪感和驾驭英语语言的自信心。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增添中国文化内容是刻不容缓的。比如: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红楼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英文译本中的优秀篇章、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英译本等。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安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有关中国文化的高质量英语教材和读本,如 《中国文化导读》 《中国文化掠影》 《中国文化》等。此外,高职高专院校还可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所具有的文化特色,组织英语教师、文化专家等编写符合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特色教学的校本英文教材,以便更好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例如,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色,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可编写富有陇南地域文化特色的系列英语教材作为学生课外学习的辅助教材,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母语文化英语表达的兴趣,增强其对外文化交流意识和英语交际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是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要诠释母语文化内涵。马冬虹在外语教学跨文化因素分析中,建议外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实施双向文化教育,即“外语语言基础教学—中西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4]19”。语言是文化之载体,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基础五项基本技能,更应该让他们懂得目的语文化和本土文化同等重要。所以,教师应在听说读写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创设真实课堂跨文化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多视角思考,分析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现象,对中西文化的异同形成比较意识。中国文化源于中国社会各阶级多方面的诸多本土因素,如中国人儒雅谦让的特征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植根于中国家庭与社会文化;西方文化则更多体现自我主义、炫耀激进的性格特征。举个简单的例子:从“ambition”中西方人看到了被描述对象的个人抱负,而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感觉到的却是“狼子野心”;Dragon(龍)是中国特有的,中国龙是一种高贵代表,古代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而西方文化语境中的龙是恶魔的象征,代表着恐怖与邪恶。由此可见,在高职高专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发掘中西文化素材,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中西文化尤其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增强文化自信,锻炼提高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
三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应提升自身母语文化素养和母语文化客语表达的能力。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英语语言教学,还包括传播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因此,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就要先提升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首先,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英语国家各层面文化知识,更要学习了解母语文化知识。我国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在自己的学生时代,就以学习英语国家语言与文化为目标,忽略了对母语文化的学习与钻研,成为母语文化的弱势群体。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形势要求下,教师在学习了解目的语语言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全面系统地学习研究母语文化,不断提升自身的母语文化素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用显性文化教学与隐性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办法,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意识,避免形成“只知圣诞不知端午”的崇洋媚外心理,通过中国文化西方语言呈现的方式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三、结语
通过英语教学,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提升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应当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在通过英语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只有熟悉中国文化,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必须清楚地看到,大学生母语文化缺失现象变得日趋严重,负面影响也与日俱增。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重视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平衡,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材要贯穿母语文化内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诠释母语文化内涵,这不仅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黄和斌等.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陈晓靖.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传输的双向性——谈“中国文化失语现象”[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4).
[4]马冬虹.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作者简介:贾韡莉(1979—),女,汉族,甘肃定西人,单位为陇南师专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