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面设计中的中国元素

2018-09-29程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国元素书籍艺术

程杰

摘要:书籍是思想与技术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将文字与图像等元素重新排版结合的形式,以纸张等材料为主要的原料,采取装订成册的形式在市场上流通,成为信息交流、思想碰撞的重要途径。书籍的封面承载着书籍的信息与内涵,与书籍的传播有着密不可分为关系。在本文中,笔者从封面设计的重要性入手,结合对中国元素的认识,分析中国元素在封面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封面设计;中国元素;艺术;书籍

一、封面设计的重要性

在对书籍进行装帧设计的过程中,封面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封面设计是书籍信息的重要承载体。在进行书籍类商品的消费过程中,通过封面我们可以知晓书籍的名称、作者乃至于书籍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封面的阅读就可以形成对整本书籍的相关认识。与此同时,书籍的封面与书籍的封底和封腰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三者结合在一起满足书籍功能性需求的同时,明确地将书籍的内涵告知消费者,使的整本书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达到一种视觉上的强化。

其次,封面本事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在书籍的封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插图、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排列组合,设计师能够创造出一种艺术的美感,尤其是封面中所借用的插图艺术,往往能够传达出一种综合的审美。

二、中国元素的定义

从直观上来讲,中国元素指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不论是文字、图像乃至于元素的组合方式,只要被国人所认同,能够表达出中国社会的精神文化内涵或者是展现出民族态度、民族风俗习惯等内容的元素都可以被认定为是中国元素。从传统的中国绘画或者书法、纂刻等艺术性表达,或者是工艺制作,乃至于各种在中国大地上所使用的文字、民族吉祥形象、传统色彩搭配等都可以成为中国元素的构成。

当然中国元素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具象元素,对于抽象性精神内涵的表达往往也可以被认定为是对中国元素的运用,比如我们常常借助山川河流等形象来表达传统儒家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思想。中国元素本身是一个宽泛的定义,因此设计师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运用传统元素或者创造新的中国元素。

三、封面设计应用中国元素的优势

(一)增添设计内涵

通过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封面的设计能够在对基础设计法则的运用之上增添一定的设计内涵。从本质上来看,任何一种中国元素斗志在历史的演变与发展中不断沉淀积累而成,代表着特定的文化氛围或者是精神思想。从这一角度上来看通过对中国元素的运用,能够是封面设计脱离平面的限制,营造出一种意识范畴中的多位空间,以设计为点,引发消费者多角度的联想和思考,大大增加设计的内涵。在作家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安意如作品《陌上花开缓缓归》一书的封面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在这一书籍的封面中,我们可以看见作者借助了中国文化中的荷花这典型意象,并使用水墨画的形式加以表达。荷花在中国语境中有着温柔、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意境,用荷花的意象來对书籍中的乐府诗歌进行暗示,能够让读者自然地感受到书中文字的柔软、纯洁,从而大大加深了对于书籍的认知,使的设计的内涵得到了一定的拓展。

(二)暗示相关内容

书籍是读者与书的首要接触,是影响读者对书籍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优秀的封面设计往往能够做到与书籍的内容相呼应,使得书籍的封面与书籍的整体装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在对文学类书籍尤其是传统文学书籍的封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于中国元素的运用能够较好地对书籍的内容进行暗示。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一书的封面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元素与书籍内容之间的呼应关系。封面的文字采用了传统的竖排版形式,暗示出书籍的传统内涵与氛围,而观察封面我们可以发现作者运用了传统的玉佩元素对封面进行装饰。玉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红楼梦》一书的重要线索,“通灵宝玉”的元素贯穿了整本书籍。同时设计者还运用石瑞兽的元素,烘托出浓郁的封建礼教氛围。

(三)丰富设计语言

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元素是设计中的一种个性化表达,在保留着自身原始特性的同时,承载着设计者的精神内涵,对设计语言起到了极大的丰富作用。在朝华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小说《最玲珑》的封面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元素对设计语言的丰富。在这本书的封面中,设计者对“曲线祥云”这一中国元素进行了转换与运用。在整个设计中,作者借助传统祥云纹样的回转式曲线,不仅仅暗示出整个书籍的古风韵味,从设计构成的角度上来看,设计者利用曲线使得整个书籍在长方形的造型中展现出一种柔和的意味,形成曲线与直线之间的对比,同时曲线的运用与书籍左右两侧的藻井花纹形成了一定的呼应关系,使得整个封面设计的语言更加丰富。

四、中国元素的合理应用

(一)与设计主旨相适应

中国元素作为设计的一部分,只是书籍封面设计中的一处构成,中国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需要服务于设计主旨,与设计主旨相适应,不能够盲目地为了使用而使用。

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元素追求一种精神内涵的表达,因此在对封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不应局限于对具象中国元素的表达,而应当在设计中追求一种与中国元素精神上的契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观音》一书的封面中就并没有使用明确的中国元素,而是借助传统水墨晕染的艺术手法,达到设计主旨与中国元素的相契合。

(二)理解并尊重元素内涵

归根到底,封面设计服务于书籍的整体,因而封面中所使用的中国元素需要与设计的主旨相适应。不同的中国元素在整体上有着不同的倾向性,有的注重内涵的表达,有的注重结构上的对称,不一定所有的中国元素都适用于特定的设计对象这就需要设计者能够理解中国元素的内涵,并尊重这些元素,不要破坏其表达的本质,更不应出现误用、错用的现象。

五、结语

书籍的封面设计利用图片内容、文学排版、色彩搭配等多方面的元素传递出书籍的信息与内涵。中国元素在封面设计中的运用能够增添设计内涵、暗示书籍相关内容并丰富设计的语言,对于封面设计艺术性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对中国元素进行运用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开拓思路,不必局限于对中国元素局限的表达,而是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创新表现形式,使得中国元素与设计主旨、书籍内涵相适应。

猜你喜欢

中国元素书籍艺术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纸的艺术
书籍与少年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服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中国元素在城市空间中的运用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