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校园中艺术工作室的创意设计

2018-09-29刘佳琦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工作室大学校园艺术类

刘佳琦

摘要:艺术类教育在近些年的大学招生中越来越普及,很多大学都开设了相关的艺术类专业,种类丰富,包含:舞蹈类,音乐类与美术类等。现代的大学教育中,不仅强调现代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同时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更加丰富,学生的可以生活更丰富,很多的高校大量引进了艺术类高端人才,开设多种艺术类专业,进行了后期的普及招生,受到了学校与社会的广泛好评。由于艺术类学科属于新兴的学科体系,在我国大学的教育中还处于初始阶段,并不像很多的传统学科那样成熟,所以艺术类教室及相关教学设施还不够完善。传统的教室在很多教学环节中,也不能够满足艺术类学生的专业教学手段,所以,现在很多的大学校园也开始关注艺术类这一新兴学科的工作室设计。本文主要从现代的大学校园艺术类工作室的设计与改良着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再设计,希望通过本次的调研与设计,能够给现代大学校园中艺术类的工作室设计有一个很好的启发作用,进而很好的服务于艺术类师生的基础教育。

关键词:大学校园;艺术类;工作室;设计

一、大学校园中艺术类工作室现状分析

(一)国内大学艺术类工作室现状分析

国内大学所设的专业建设中,很多的专业如:心理学、物理学、食品工程等诸多的传统学科,学科建设程度与相关的实验室与周边设施构建很完善,但是由于艺术类属于新型的学科,除了传统的美院设置较为完善外,很多的综合类大学的艺术类教室与周边工作室的设施设计,还处于兴建的基础阶段,很多的针对于艺术类课堂的设备建设,还没有很好的与学科特点相结合,没有很好对该专业进行系统的分析与人性化的设计,目前还处于与大多专业公用教室与设备的尴尬阶段。

(二)国外大学艺术类工作室现状分析

西方国家大学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中国的大学来说,总体的校园规划较为合理,还特别注重建筑后期的延展性设计。

艺术类专业在西方大学的校园中,专业建设与设施的建设较为完好,西方很多大学的艺术类专业已经有了百年以上的教学历史与积淀,在艺术类工作室的建设中理念也很新颖,能够充分结合各个大学的校园文化与学生的学科特点,进行分类的人性化设计。工作室中基础设施的配备也很齐全,很多先进的教学设备也被引进在艺术类工作室的建设中,很多科技性的理念也被运用到现代艺术类学科的教育中去。

二、艺术类设计工作室的分类

(一)舞蹈类设计工作室

舞蹈类设计工作室在艺术类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实践作用,该工作室的合理性设计可以提供给学生很好的教学实践演练场所。

舞蹈设计工作室,是学生们进行形体训练、舞蹈的排练与编排,以及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平台。通过学生们在一起编排舞蹈的动作与研究舞蹈细节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更加真实的去感受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艺术作用。舞蹈设计工作室的建设与运用,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好的艺术实践平台,舞蹈设计工作室在功能上不仅要满足舞蹈专业的授课要求,同时还要配备充足的现代教学设施,例如:舞蹈室、学生更衣室、洗手问及化妆间等相关配套设施。

(二)音乐类设计工作室

在音乐类的学院及大学综合类的教学过程中,音乐设计工作室的存在与运用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学习了专业的基本知识之后,要有一个很好的实践演练场所。

音乐类设计工作室不仅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演练教学,还要满足学生在自己的空闲时间进行专业创作。音乐类的设计工作室不同于其他传统的教室及工作室设计,该设计工作室需要有很好的隔音效果与影音系统。这些系统很多设备都依赖于进口,所以价格相对昂贵,也就造成了目前很多大学中对该专业的建设还处于不太完善的阶段。很多高校的学生在学习了丰富的理论学习后,想通过专业的影音系统工作室进行艺术创作,但是传统的教室与实验室又不能很好的满足该专业的学习要求,所以,专业类的音乐工作室建设在中国高校的普及与推广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专业设施与人性化的导入设计,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

(三)美术类设计工作室

美术类的工作室设计,重点在于营造一种安静祥和的空间感受,通过专业画具与设备的配置,可以给美术类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创作空间。

大学校园中,美术类的大多数专业的教学,都在传统的教室中进行学习与绘制。可是传统的阶梯式教室样式不符合美術类专业学生的学科特点。美术类学生的上课方法有别去其他学科的讲授法与演示法,更多的侧重于学生创作力的培养与各自创意点的交流与分享。在艺术观点的分享与实践中,需要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环境。

美术类的工作室适合运用回字形及开敞式的桌椅摆放设计,学生在方案的讨论前期阶段,要有共同讨论的功能配备,在后期的方案深入阶段,也要提供现代的科学教学设备,对各个学生的方案展示提供必备的展示平台。通过系统的分析与合理的规划设计,进一步推广美术类专业工作室在大学校园中的建设,可以很好的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

三、艺术类工作室的设计方法与手段

(一)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分类设计

各大高校在创建艺术类工作室的时候,要考虑到实际的教学环境与专业特点,结合专业的特点进行有效的针对性专业设计。

各个专业对空间的需求形式都不一样,我们不能统一的设计成标准的设计样式。要经过对各个专业的前期调研与实践考察,通过系统的总结后,还要与该专业的师生进行深入的沟通,设计出符合该专业教学要求的实践空间。实践的教学场所是各个高校十分重视的教学场地之一,工作室的设置和分类,不仅可以提供学生学习其各专业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更是学生在后期复习的重要场所空间。学生在该场景空间的活动中,可以很好的进行小组问的讨论与个人深入的艺术创作,该场所的设计同时可以满足其他专业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的探索欲望,可以提供很多的艺术类选修课程,使更多的外专业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环境与理论知识,丰富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完善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构架,为今后在职场中做好更多的综合理论基础。

(二)运用现代科技,强化设计空间

在传统的艺术类工作室的设计与创建中,大多局限在基本的教学理论与实践需求上,很少会有高校花费大量的财力投入在工作室后期的设备当中。

现代大学生的基础理论教学不同于传统的黑板书写样式,更多的可以通过现代高科技进行学习与演示。现代很多高新科技教学设备设计的越来越完善,很多是结合现代计算机的高新技术,可以很好的使学生融入到课堂的实践教学当中。学生可以感受现代科技手段的魅力,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大课堂的呆板模式,不再是教师在讲台不断的讲解,学生在座位上安静的进行听讲和写笔记了,学生通过高新技术的教学手段与高科技的影音设备,可以更多的可以参与其中,使学生在课堂的主题地位不断提高。

(三)拓展设计形态,丰富设计空间

在设计工作的设计形态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造型元素进行分类设计,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色彩对其进行装饰设计,还可以利用不同材质间物理特性对其进行分类的合理再设计,通过多种形态的不断变化与演变,丰富设计空间的形态关系,完善艺术类工作室的功能性。

艺术类工作室的设计,要与传统的工作室设计要分开,在功能上要更完善。传统工作室是作为教学的辅助而存在,很少会对艺术类的工作室设计进行深入分析。

由于艺术类工作室的专业特点有别去其他专业学科,艺术类工作室的设计功能要多种多样,还要结合每一个专业的艺术特点进行深化设计。就美术专业而言,传统的教室都是听讲的模式而设计,但是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传统的专业授课模式并不适合现代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

美术类的专业工作室的设计,要有动态区域与静态区域。静态区域的设计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们可以进行自我创作与设计团队的主题创作。动态区域的设计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能够讨论学习与播放相关影音资料的独立空间,该空间的设计与使用中不能够影响到静态区域的自习学习,这就需要有一个过渡区的融入性设计。过渡区的设计可以引进西方国家休闲的大学的学习方式,可以设置水吧或者甜品吧等小型聚集场所,能够给学生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小型放松场所。

(四)人性化导入设计,完善设计空间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性化的设计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在很多的办公场所或者家居设计中,都突显了人性化设计在空间规划中的合理性作用。

人性化的设计在大学艺术类的工作室中,同样起着重要的功能性作用,合理的工作室设施设计可以很好的服务于学生群体的课外活动场所。很多的陈旧设备目前来说还在一些地方性的高校中处于使用阶段。由于高校的资金问题以及专业建设不健全诸多原因,都导致了目前很多的高校艺术类工作室的兴建还处于简单的布置阶段,没有很好的融入现代人性化的家具设计与教学设备的改良及引用。人性化的空间设计,在今后高校的工作室以及教学空间中,要大量的进行普及性的推广,为更多的学生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

四、大学艺术类工作室的发展趋势

在今后大学教育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仅会停留在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教学中,更多的是给学生群体提供诸多更好的学习空间。

艺术类在今后几十年间,会受到越来的越多人们的关注,艺术类的专业发展也会隨之时代的改变,逐渐发展的越来越完善。在不久的将来,特别是国内一、二线大城市的大学校园建设中,艺术类的工作室建设会越来越普及,希望通过艺术类专业工作室的普及,可以提供给更多的大学生学习艺术的平台,丰富大学校园的文化艺术氛围,建设和谐美好的高校环境。

猜你喜欢

工作室大学校园艺术类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大学校园网络借贷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探索
大学校园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