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8-09-29杨兰
杨兰
摘 要 人工智能技术在当代终究是一个技术热点、科研热点。人工智能产业的开发及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当代的科技竞争力,并且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有力地带动我国的产业升级以及经济转型。本文通过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发展机遇、挑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现状 发展趋势 机遇 挑战
一、引言
自2017年,人工智能两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国内对人工智能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目的是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人工智能是21世纪世界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其本身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更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技术核心。如果说过去的10年是以互联网为首,那么以人工智能为首的时代已经到来。可以说,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是当代大国必须重视的一个科技经济战略领域。
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世界人工智能的热潮下,我国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积极开展。
(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特征
第一,起步晚。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工智能在西方国家诞生并得到重视,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人工智能才走上稳步的发展道路。
第二,发展潜力大。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第三,技术创新日趋活跃。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布局最多的国家,技术创新十分活跃。
第四,发展道路曲折且漫长。人工智能领域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有待开发创新的领域,需要我们不断地试探,途中所面临的挑战也会源源不断,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近几年发展势头火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研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人工智能领域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中国目前AI领域发展状况
在科技产出与人才投入方面,中国人工智能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都是世界第一;我国人工智能人才总量世界第二,但杰出人才占比偏低;中国专利数量略微领先于美国和日本,我国国家电网近5年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发展迅速,在全球企业排名中位列第4。
在产业发展和市场应用方面,截至2018年6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到1011家,位列全球第二,而北京是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占全球的60%,是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增长迅速。2017年,其市场规模达到237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最大,占比34.9%。
在发展战略和政策环境、社会认知和综合影响方面,我国人工智能政策主要关注中国制造、创新驱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研发这六个方面;国民对人工智能认知度高,大多数支持其全面发展。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已经进入国际领先集团,人工智能企业的应用技术更集中于计算机视觉领域和语音领域。但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领域力量依然十分薄弱,顶尖人才缺乏,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差距还十分明显。
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
(一)“人工智能+”将成为一种新业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衍生出“互联网+”新业态。同理,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下,“人工智能+”业态将更有效地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带动其他产业的转型升级,会为国家的发展带来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助力。
(二)人工智能涉及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相较于终端产品,人工智能相关的行业应用更为丰富,在智能医疗、智能金融、智能安防、智能家居和智能电网等领域不断拓展。
(三)人工智能产业领域投资额呈增长趋势
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潜力越大,科研机构则投入越大,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以及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力度也越大。人工智能领域是全民的焦点、投资的热点,更是未来经济新的增长引擎。
(四)国际间AI合作不断深入
国际间高校、科研所的人工智能研究合作不曾中断,国际论坛对人工智能的讨论热度不曾减退。就2018年7月20日在成都举办的“2018中国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大会”来看,中国乃至世界各国正以积极的态度相互交流、学习、合作。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发展在国际上是一个求同存异、相互促进的过程。
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环境
就国际环境来看,世界范围内各国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热度不减,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所面临的竞争对手很多;另外,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起步晚,人工智能产业体系还不够完善,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必会受到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的排挤竞争;同时,国家间、高校研究所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学习,有利于人工智能产业扬长避短,高效发展。
就国内环境来看,人工智能产业一方面得到了政府政策的支持、资金补助;另一方面,国内创新氛围浓厚,高校人才辈出,为人工智能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就政策环境来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条件下,每一阶段国家都有针对性的发展政策。2017年7月,中国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标志着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开启。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政策主要关注中国制造、创新驱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科技研发六个方面,并且聚焦于实现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化。国家方针政策的同步落地实施,人工智能产业链将更规模化、体系化、系统化。
(二)发展挑战
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评估标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分类目录尚未建立,缺乏规范统一的统计口径。国内大大小小的人工智能企业与日俱增,各企业质量参差不齐,各类智能产品的质量以及服务各有不同,容易出現质量问题以及各种不利于行业发展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件。
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竞争。人工智能企业在不同品牌,同一系列产品上相互模仿,以致产品的技术含量、使用价值逐渐趋同,长此以往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高端人才短缺,分布不均。国内现有的人才满足不了人工智能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且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分布不均衡,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部分地方省市盲目跟风人工智能研究,出台的地方人工智能发展政策不符合本地发展实际與发展优势,造成社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与人工智能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虽然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某些关键技术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但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
人工智能产业的崛起势必会造成就业岗位的减少,一大批劳动者将面临失业的风险。其中,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最为显著,就业压力的增大会增加社会负担。处理好智能产业与就业问题之间的关系,是发展智能产业不可忽视的一点。
五、人工智能发展建议
首先,我们应明白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红利的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是IT领域的革命性技术,是未来IT产业的发展焦点,可以形象地说,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将人工智能放在未来经济建设的核心位置,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有效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结构的深度变革。
其次,正如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所言:“科技需要法律,法律优化科技。”尽快制定完善人工智能行业规范、评估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规范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操作流程和行为准则,推出人工智能细分行业规范,建立人工智能产业划分标准和统计体系,完善行业行规。
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人工智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制定人工智能研发创新的政策优惠和奖励补助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鼓励国内外企业以及科研所的合作交流。
各地区省市明确当地发展重点战略,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实现持续、健康、高效发展,避免盲目跟风,合理地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促进主业、副业的协同发展。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和引进力度,鼓励高校和企业培养创新人才,发展人工智能研究圈,形成产业集群,更好地实现业内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关注就业问题,合理分配因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而失业的劳动者,创造更多的新型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完善失业保障制度,缓和失业矛盾,缓解社会压力。
注:文中数据分析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
(作者单位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
(11):10-11.
[2] 朱巍,陈慧慧,田思媛,王红武.从科学梦到新蓝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21):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