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87例临床观察
2018-09-29李润林
李润林
【摘 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于2017.1-2017.12收治的87例进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后,治疗无效3例、占比为3.45%,治疗好转18例,占比为20.69%,治疗痊愈66例,占比为75.86%。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眶周轻微淤血,有7例患者鼻腔轻微出血,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鼻腔粘连,经处理后均有好转。结论: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可以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内镜;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8--01
在耳鼻喉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常见的多发病,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鼻内镜,主要是因为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很好的保留鼻窦、鼻腔结构和黏膜,从而保证良好的引流与通气,促进手术区域的功能恢复与黏膜愈合[1],因此,在临床受到了广泛欢迎。为了更好的研究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本文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于2017.1-2017.12收治的87例进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此87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44例,患者最低年龄为17岁,最高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35.12±7.46)岁,患者除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外,还伴有流脓涕、头痛、鼻塞等症状。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过轴位CT扫描、鼻窦冠状位检查、鼻内镜检查,检查结果按海口标准分型,可以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其中,Ⅰ型患者40例,包括Ⅰ期11例、Ⅱ期14例,Ⅲ期15例,Ⅱ型患者28例,包括Ⅰ期9例,Ⅱ期10例,Ⅲ期9例,Ⅲ型患者19例,包括Ⅰ期7例,Ⅱ期9例,Ⅲ期3例。排除患有精神科疾病、有毒物接触史、上呼吸道感染史、先天性无嗅觉、有颅脑手术史、颅脑外伤史以及患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外,入选的87例患者均符合标准。
1.2 方法 患者在手术前,先进性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抗菌药治疗1-3天,对Ⅰ型和Ⅱ型Ⅰ期的20例患者先进行局部麻醉,剩余67例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根据Messerk-linger术式,依次切除钩突、筛泡和息肉组织,再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依次开放前后筛、蝶窦、扩大上颌窦口、蝶窦或者额窦,再进行鼻甲切除术和鼻中隔矫正术。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在40-1000ml范围内,平均出血量为(140.18±50.67)ml,出血量超过500ml的患者有15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未进行输血。手术后,所有患者静脉给予抗生素3-7天治疗,伴有鼻息肉或者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类固醇激素治疗。所有患者均需进行1-2天的鼻腔填塞,手术过后7天,用内镜检查并清理手术腔,包括纤维素反应膜、术腔血痂、鼻腔等,最后再将鼻腔以及总鼻道中的淤血和分泌物清理掉,以使鼻腔保持通畅。
1.3 观察指标 87例患者术后恢复出院后,继续追踪患者3个月,判断患者的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分为以下三个等级: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经内镜复查,发现术腔存在粘连,窦口闭锁或者狭窄,形成息肉,还有脓性分泌物出现。有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经内镜复查,发现窦腔出现肉芽组织、肥厚、水肿,并伴有少量的脓性分泌物。痊愈:患者症状全部消失,经内镜复查,发现窦口的开放情况良好,窦腔黏膜上面皮化,无脓性分泌物流出。除此之外,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通过统计术后复查结果,发现,此87例患者中,治疗无效3例、占比为3.45%,治疗好转18例,占比为20.69%,治疗痊愈66例,占比为75.86%。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为:有2例患者出现眶周轻微淤血,未进行特殊处理,该症状于4天后自行消失;有7例患者鼻腔轻微出血,主要由术区痂皮脱落所致,在鼻内镜的探查下,用微波烧灼后再进行止血;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鼻腔粘连,包括下鼻甲和鼻中隔粘连1例、中鼻甲和鼻中隔粘连2例,患者局部麻醉后,对粘连进行松解,8天过后,全部治愈。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此类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就目前而言,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还不确切,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层出不穷,但均无明确定论[2]。
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近几年来的新型技术,它具有传统治疗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操作简单、不破坏鼻腔、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对生理功能保护好等优势[3]。使用鼻内镜治疗最主要是為了保护鼻腔黏膜、鼻腔结构、以及鼻腔功能,尽可能纠正在解剖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在手术过程中,主刀医师对鼻腔组织的熟悉程度,操作技术是否到位,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疗效方面有重要作用[4]。
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对87例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在鼻内镜下手术的治疗下,治疗疗效非常显著,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6.5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张志雄.鼻内镜下复合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附98例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13,(35):44-44,45.
白广平,李俊,董频.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80例[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8,(3):242-243.
苗忠义,李胜华,李亮.鼻内镜下手术治疗3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09,(11):43-43.
王学芳.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67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