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沟通模式应用于急诊病区护理床边交接班中的意义分析
2018-09-29荣燕翟飞飞陈安琪
荣燕 翟飞飞 陈安琪
【摘 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于急诊病区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2016年4月-2017年3月应用传统护理模式对接诊于我院急诊病区的1021例病人进行护理,而2017年4月-2018年4月应用SBAR沟通模式对急诊病区护理交接班的过程进行规范,对比SBAR沟通模式应用前后的效果。结果:在SBAR沟通模式应用前,1021例中有52例(5.09%)出现护理问题,而应用后,957例中仅有9例(0.94%)发生护理问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另外,在SBAR沟通模式应用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远远高于护理前,同时,护士对病人病情的掌握程度评分也均高于应用前,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病区护理交接班过程中由SBAR沟通模式进行规范,护士不仅可对病人的病情全面掌握,同时也能对治疗及护理的重点予以明确,对于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提高大有裨益,值得推广。
【关键词】SBAR沟通模式;护理床边交接班;急诊病区;意义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8--01
作为护士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临床护理工作床边交接班的质量好坏对于抑制不良事件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由于急诊病区病员的频繁流动,而且患病种类多而复杂,这就需要对床头交接班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3]。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可使由沟通不良造成的护理隐患降低,进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4]。本院自2017年4月在急诊病区护士床头交接班过程中引入SBAR沟通模式且取得了卓越的实践效果,其结果被详细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急诊病区共有18名女性护士,年龄最小22岁,最大38岁,平均(29.31±4.22)岁,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大专分别有11名、7名,其中有4名工作年限低于4年,超过10年的有5名(42.9%),介于二者之间的为9名。2016年4月-2017年3月应用传统护理模式对接诊于我院急诊病区的1021例病人进行护理,其中男女比例612:409,年龄最小43岁,最大79岁(平均(56.64±9.43)岁)。而2017年4月-2018年4月应用SBAR沟通模式对急诊病区护理交接班的过程进行规范(期间接诊957例病人),其中男女比例582:375,年龄最小41岁,最大81岁(平均(58.94±8.84)岁)。2组基础性资料不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可比性强。
1.2 方法 (1)急诊病区交班模板的建立:以SBAR沟通模式作为依据,通过咨询专家并查阅相关文献,同时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来建立“急诊病区护理交班模板”。模板内容具体为:①现状(Situation):病人的姓名及床号;病人在本班病情有无变化;患者的体征、症状、睡眠、饮食情况等。②背景(Background):病人的病史、过敏史、用药及治疗情况;异常检查结果。③评估(Assessment):瞳孔、精神及意识、给氧情况、导管风险评分;引流物情况;管道检查及固定情况;有无压疮发生,皮肤温度及色泽;心理状态;各种使用仪器情况。④建议(Recommendation):已采取的护理措施,建议下一班重点关注的护理问题,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2) 培训SBAR沟通方式:成立专门针对SBAR沟通方式的培训小组(护士长为组长,责任护士和带教护士为组员)。护士长负责监督培训的进展并对培训质量进行把关,组员负责培训和考核。培训方法以集体授课为主,同时进行情景模拟以及现场演练。培训内容涉及SBAR的概念及沟通方式,优势及意义、SBAR沟通方式。(3) 模板的使用:在交班前,交班护士根据模板内容收集病人的资料并做归纳和分析。交班时以规范SBAR模式用这张模板与接班者交班,准确传递给接班者病人的病情。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SBAR沟通模式应用前后出现交接不良问题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以Likert5点计分法,总分5分,得分越高相应的满意度也越高);②分析SBAR沟通模式应用前后交班过程中护士对患者病情(诊断和病情、护理问题、治疗、异常检查检验结果)的知晓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分析数据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9.0。其中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和计量资料(t值检验)分别以[n(%)]和()对其进行描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检验水准α被设定为0.05。
2 结果
2.1 护理问题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 在SBAR沟通模式应用前,1021例中有52例(5.09%)出现护理问题,而应用后,957例中仅有9例(0.94%)发生护理问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在SBAR沟通模式应用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远远高于护理前,其差異也具有显著性(P<0.05)。未使用SBAR沟通模式时,护士进行床旁交接班有一定的随意性,过程不规范,这无形中使护理不良事件增多,这很可能加重病人病情[5-6]。这与科室未制定规范的交接流程有直接的关系[7]。信息的传递利用SBAR交接班沟通模式可更加完整、准确地完成,很好的起到保障病人安全的作用[8]。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SBAR沟通模式应用前,1021例中有52例(5.09%)出现护理问题,而应用后,957例中仅有9例(0.94%)发生护理问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另外,在SBAR沟通模式应用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远远高于护理前,同时,护士对病人病情的掌握程度评分也均高于应用前,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急诊病区护理交接班过程中由SBAR沟通模式进行规范,护士不仅可对病人的病情全面掌握,同时也能对治疗及护理的重点予以明确,对于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提高大有裨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王晓莉,徐莉,张丽萍.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病区护理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36-38.
张玉.急诊病区护理交接班中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心理医生,2017,23(32):213-213.
董芳,陈蜜柔,吴福珍,等.标准化沟通方式在病区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4):47-48.
董芳.标准化沟通方式在病区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C]//国际护士节护理大会.2013.
顾永梅.标准化沟通在病区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1):66-67.
焦鸿梅,牛丽红,柳红艳.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危重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7(9):622-625.
邱金花,林燕平,林宁,等.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满意度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5,30(2):58-61.
赵辉,范志红,严芳琴.标准化沟通交接表在急诊科与ICU患者交接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5(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