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分析
2018-09-29马丽
马丽
摘 要 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而地理学科作为一項基础性学科,地理学科本身有着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双重特性,因此这就导致高中地理学习本身和其他的学科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不断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就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积极应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因此本文就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不断推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04-01
本身学生之间的差异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正是由于这些差异,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都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要想有效消除这种差异,首先就要正视这种差异,并积极开展分层教学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分层教学就是结合每个学生的差异,并对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始终将教学的立足点,放在学生成长,紧密结合学生的不同差异,摆脱一些不切实际、冗长的教学内容,真正实现平等教学,不断推进整个班级学生的共同发展。
一、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分层教学就是将班级中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以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那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应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说,分层教师就是着眼于整体学生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通常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这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还能能够让学生各展所长,更好的推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二、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要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开展分层教学,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这是一个基础环节只有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才能够对学生更好的教育和指导,有效保证分层教学的质量。比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A/B/C三个层次,对于一些问题难度相对较大的,交由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进行探究,以此类推,避免滥竽充数的情况的产生,有效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并帮助其清晰自身的学习目标。在开始下一阶段教学时,教师还要对上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利用面谈的方式,结合学生变化,进行分层进行适时的调整。
三、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之后,教师就要注重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分层,注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内容时,可以在保障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设置一些拓展性的知识,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知识应用水平,以此类推。比如在学习地球的运转及时区计算、太阳高度角、洋流、气候等内容时,由于这部分知识本身相对较难,教师要针对B、C层次的学生进行着重教学,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在保证学生充分的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针对性的拓展和应用,通过结合画图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知识点。
四、注重开展分层评价
分层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只是一个辅助教学手段,其最终的目标还是为了提升全体学生的地理成绩,那么教学评价就是推进高中地理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教师在实际评价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不断提升教学评价的针对性,既要让学生了解到自身掌握的实际知识和能力,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又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激励。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保持自身对于地理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另外在评价主体上,也可以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开展多元化的评价,因人而异,增强学生对于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参与的主动性,真正实现整个班级的共同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确实还存在众多的问题,而教师要想不断推进学生的发展,就要注重在素质教育和因材施教的理念下,积极构建良好的师生环境,建立科学的分层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学全.高中地理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06):81-83.
[2]欧阳鸿.浅析分层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34):163.
[3]胡海丽.浅谈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05):126.
[4]周燕.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应用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2,28(S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