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联动 全程化服务 全方位共赢 奉化区工疗车间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18-09-29董黎姿
董黎姿
摘要:奉化区现有持证残疾人近15000余人,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的残疾人约5500人,未就业的约2200人,其中60%以上是精神、智力残疾人。如何切实解决中轻度精神、智力残疾人的实际需求,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是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该区自2010年起,宁波首创以工疗车间为平台的“以工养残、以工代疗”托康工一体化服务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经建立了永生照明等7家残疾人工疗机构,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300多人。该区工疗机构先后获得了省级助残爱心企业、宁波市最具社会责任感助残企业、奉化最美助残人等称号。去年7月,奉化新利和毛条有限公司工疗车间作为全国残疾人辅助就业工作会议观摩点接待了来自全国残联和人社部门150余名代表。今年4月,该区工疗车间经验和做法在全省残疾人教就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工疗模式”已成为该区残疾人工作的亮麗名片和宁波市工疗车间的样板。
关键词:残疾人;实际需求;生活品质;艰巨任务
一、全社会联动,力促“工疗模式”蓬勃发展
(一)主动争取部门协作,统筹整合“工疗模式”发展的资源。“工疗模式”是通过“以工养残、以工代疗”的服务方式,将日间照料、心理疏导、职业康复、娱乐康复、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进行有机结合来解决中轻度精神、智力残疾人的就业、康复和照料难题。
(二)积极发动企业承办,着力落实“工疗模式”试点。“工疗车间”筹建主体是企业,所以如何发动爱心企业承办是“工疗模式”推行的关键。2010年时“工疗车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创建全国都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该区通过宣传优惠政策、加强企业沟通、筛选企业资格、挖掘企业潜力、考虑企业区域等,尽可能保证筹建有的放矢,发展平稳有序。
(三)全力引导社会参与,积极推广“工疗模式”发展。2012年该区综合调研该区江口街道精神、智力残疾人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新利和毛条有限公司企业精神和发展潜力,经过多次互访,最终于2012年3月签署创建协议书。
二、全程化服务、力促“工疗模式”规范突进
(一)全面建立规范化工作标准。从筹建之初,该区就制定一整套规范化工作标准,包括上岗安置比例、区块面积,功能布局、管理制度、残疾员工纪律要求等,特别强调要“三到位”,即残疾员工实际上岗到位,不得挂靠;功能区块高标准落实到位,工疗室、休息室、康复室、医疗室等一应俱全;员工管理制度规范到位,包括工作、就餐、康复、安全管理、上下班等制度健全。工作标准建立后又建立了样板模式,即第一家永生照明工疗车间样板,按照1:8标准安排专门人员为托养人员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治疗、文化娱乐、心理疏导、体育健身等全方位服务。实践证明有了标准化的样板,为后来的逐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全力指导筹建管理工作。“工疗车间”是一个全新的模式,从第一家永生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工疗车间到今年新增宁波亚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工疗车间的筹建,该区始终秉承全程化服务理念,从残疾员工的发动筛选录用、劳动合同签订、享受政策的条件申报等,始终全力指导督促企业操作,确保顺利筹建平稳运作。
(三)全程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工疗车间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在工疗模式的推进过程中,对工疗车间的建立和发展给予全程关注服务,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如安排安康医院落实工疗车间的精神医生管理、协商公交公司开设爱心专车解决企业残疾员工上下班难题,力求管理创新、服务创优,促进工疗车间有序管理,工疗人员精神愉悦。
三、全方位共赢力促“工疗模式”品牌建设
(一)残疾人及其家庭得到实惠。在工疗车间,残疾员工平等相处,轻松工作;定期接受医生的病情观察、服药指导、心理疏导和康复指导;不定期接受上门健康体检,并与助残志愿者一起开展娱乐或谈心活动;每月有不少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和五金缴纳等福利待遇。在这里,中轻度智力精神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有工作有收入,实现了自身价值。残疾人家属从全程照料残疾人中解脱出来,不仅减轻了负担,还增加了家庭收入。如派达索塑料玩具有限公司工疗车间有一对母子,母亲智力3级,儿子精神智力2级,以前全靠父亲一个人照顾,自从母子两人开始在工疗车间工作后,每月扣除五金后能领到工资2660元,父亲现在在医院找了个保洁工作,每月有2000元工资,空时还打理点田地,一家人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二)爱心企业自身得到发展。爱心企业在享受集中就业企业税收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也享受了残联部门针对工疗机构和阳光家园的扶持政策,所以很大程度上助力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企业由于建立工疗机构,其爱心形象、诚信度得到客户的进一步认可,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企业业务的发展。企业的健康发展,反过来可以多安置残疾人,更好惠及残疾人,使工疗机构的社会名誉得到扩大。如新利和毛条有限公司,在设立工疗车间后,为公司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在近年总体经济形势欠佳的大环境下,公司的年销售额从2012年的7000余万元上升到2015的1.75亿元,2016年的2.5亿,2017年3.4亿,五年时间销售额飞速提升了近5倍。
(三)政府的服务形象得到提升。工疗机构的建立运作,无疑为解决残疾人的民生保障、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增设了平台,真正体现了政府关心弱势群体的服务形象。同时,工疗机构的服务模式切实加强了对中轻度精神智力残疾人的康复照料,特别是稳定控制了精神残疾人的病情,很大程度上化解了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减轻了社会维稳工作的压力,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残疾人自立自强,共建共享,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真正实现了“康复一个,造福一家,温暖一处”,有力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履职触角直抵基层 建言献策更顺民意[N]. 鲁凤霞,靳春华. 贵州政协报. 2016-07-06 (A01)
[2]让法治成为身体力行的履职步伐[N]. 朱明洪,江小波. 四川政协报. 2016-07-07 (002)
[3]住连全国政协委员徐大勇:不负重托 履职尽责[N]. 周莹. 连云港日报. 2018-03-04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