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出离风花雪月的故事
2018-09-29木斋
木斋
从2017年开始,我接受中山大学的邀请,连续三个学期讲授中国文学史,三个学期讲授中国文学史从先秦到明清小说,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对我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从我走上大学的讲堂以来,主要讲授的是魏晋南北朝到唐宋这两个阶段,一首一尾的先秦两汉与明清文学,基本上没有过接触。但压力就是动力,课程讲授的需求就是学术研究的缘起动力。与此前三十余年的大学讲授相关,此前我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宋代诗词、东坡研究、至多上溯到建安文学研究,此一次中山大学讲课,将我的研究视域极大地扩展:诗三百的研究,是从大约2014年开始的数年的美国学术访问就已经开始,只不过讲课的压力加快了我研究诗三百写作历程研究的进程,随着2017年第一个学期的讲授,一部《先秦两汉文学史》30万字左右的讲义已经完稿,并获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签约。
第三个学期,则进入到宋元明清部分的课程,这是我个人知识结構的薄弱环节,此前,从未接触过戏曲小说的研究,由于课程时间极少,系里要求至少要讲讲四大名著,特别是红楼梦,因此,我不得不开始了我《红楼梦》的研究,并且,何其有幸,我在这段时间里,成功地获得了破译此书的锁钥和密码,发现了此书为曹頫、曹霑、脂砚斋三人接力写作的结果,脂砚斋(即书中的英莲、黛玉等人)为此书的主要作者和真正作者。此前,我研究古诗十九首问题,花费了十余年的时光,研究词体的起源问题,也花费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再往后,研究诗三百的写作史历程,也坐了数年的冷板凳,而此一次研究,则几乎是日新月异,一旦打开这道似乎异常神秘的宫门,则其中近乎全部的奥秘尽收眼底,异常清晰地呈现出来。
这对于他者而言,几乎是没有人会相信的,只有作为当事者,清晰地洞悉每一步研究的逻辑过程,几乎像是有一只神杖在牵引着我前行的脚步,让我跨越一道道瓶颈,顺利地进入到最为核心的内殿,窥视了其中无限丰富、无限曲折的写作者的血泪人生故事。我知道,这个神杖不是其他的宝物,它只是我三十余年反复修炼的学术研究方法论,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大文学史观史料学方法论。
当下,我在讲学过程之中,顺利完成了人生的四个研究:诗三百写作史与先秦文学史研究、古诗十九首与曹植甄后恋情研究、词体起源史与李白创制词体形式历程研究、红楼梦三人写作及脂砚斋为其真实作者研究。四个研究中,就有两大研究来自于当下的的这门课程,令我怎能不对这些听我课程、见证我研究过程的莘莘学子心怀感恩之情呢?这些本科生们,听到了一整套从诗三百到红楼梦的全新的讲授。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言,讲授者言传身教,课程讲授与学术研究熔铸一体,其中必有可以得之真传者。此一次学生们的作品之中,以庄泽远同学为代表,对我的学术方法论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阐发,即为明证;但从应试教育而言,从诗三百、到老子的出现时间,到建安时代的开辟,到陆机、陶渊明、李白,一直到红楼梦,他们所接受到的,几乎是从头到尾与指定教材说法不同的知识体系,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从而极大地颠覆了他们作为应试教育之下原本应该死记硬背下来的数百年不变的说法。如果课节时间多一些,我可能会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将应试教育的概念与学术研究的方法有机整合起来,将基础知识与上层建构有机结合起来,但每个学期36学时,三个学期讲授完成中国文学史的课程设计,显然,就使得按部就班讲授基础知识的空间极为狭小了。
我的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都极端强调原典的学习,有学生在写作总结的时候,曾经量化过我在讲授诗三百之中涉及的作品,达到70余篇,因为我讲授的不是一个被前人理论化的曲解了的诗经,而是引领听课者从诗三百原作品出发,从诗三百最早的《周颂·清庙》诵读开始,凡有在诗三百写作过程之中显示出新的因素的作品,都不可不讲,从而以作品来构成诗三百写作内容、写作手法、由散文渐次入诗的历程链条。换言之,我认为,人类原本的认知过程,就是从感性而来的,我们的讲授和教育,也应该回归于原典作品,才不会被历史的误读所遮蔽双眼。当然,从作品出发,从感性材料出发,这样的教育模式,虽然比之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更为生动,更为吻合于人类的学习过程,但毫无疑问,它也就再次占用更多的课程时间。
在指导全班同学进行红楼梦的课程作业的时候,我一开始只是要求围绕红楼梦研究随意撰写一篇论文,但一周下来,几个同学给我报出的选题,不是论薛宝钗的虚空观,就是论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或者是论红楼梦与某某外国小说的对比研究,都是大而不当、凭虚蹈空之作。我做出一个决定,以脂评的版本作为研究对象,每位同学做出一回的点评文字。全班同学始闻此言,可谓是怨声载道,他们原本就习惯了空发议论式的文字,现在,让他们去跑图书馆,借阅那些竖排的、没有标点的脂评,还要对比不同的版本进行研究,可谓是苦不堪言,原本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个时间里,也忽然紧张和尖锐起来。但我坚定不移,我知道,要想教会学生们学会写作论文,而非风花雪夜的应景文章,这是必经之路。
几周之后,同学们在我的这一指导之下,初步尝到了甜头,有的同学搜集到10种左右的脂评版本,有的同学为发现了新的史料而喜不自胜,有的同学甚至在半夜时分还在用微信与我探讨脂评的奥秘……到最后,全班同学交上来的作业,除了激情四射的课程感受之外,几乎每人都写出了厚厚的一篇脂评石头记回目点评。
当下,一切都成为历史往事,我选出其中数篇,转发给《博览群书》友人共赏,没有想到的是,《博览群书》如此重视,认为这绝不是一个风花雪月的故事,而是一个怎样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探索。即使具体结论存在争议,但学生却获得了质疑与研究的训练,为他们进一步的探索奠定了基础。但愿如此,若是全国的本科生,都能经历这样一场出离风花雪月的故事,那也就真的是一个美好的故事了。
(作者系吉林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