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唐朝诗人的高考
2018-09-28常迎春
常迎春
1
公元683年,大唐,长安。
高考排名榜下,一位23岁的考生焦灼地寻找着自己的名字。然而,他细细地将榜单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没有找到“陈子昂”这三个字。没错,这个年轻人就是写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著名诗句的陈子昂。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高考落榜了。打小就聪明过人、才华横溢的他,从来没想过自己在科举场上竟然会连败两场。
他有些失落地走在大街上。突然,在闹市最繁华之处,他听到有人高声叫卖:“胡琴!胡琴!西域最名贵的胡琴!”陈子昂略带好奇地挤进围观的人群,看到一个汉子捧着一把装饰华美的胡琴当街叫卖。而从围观人群的衣着上可以看出,对这把琴感兴趣的都是豪富之人。有人问那个汉子:“你这胡琴怎么賣?”汉子答道:“一百万钱!”四周一片咂舌之声。盯着汉子和胡琴看了一会儿,突然一个念头电光石火般照亮了陈子昂的双眸:我蹭登科场连连失意,想不到今天竟发现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他摸摸沉甸甸的背包,那里装着他从四川老家带来的赶考费用。要知道,陈子昂是个富二代,对他来说,差啥就不差钱。想到这里,他操着带有四川口音的长安普通话对汉子高声喊道:“额买嘞!刷卡还是现金?”人群顿时沸腾了。陈子昂从背包里掏出一百万现金,黑压压的一大堆,推到汉子面前,捧起胡琴,向围观诸人扬眉说道:“这把琴归额了,明日午时,欢迎各位到鄙人住宿的悦来客栈做客,届时,鄙人将向各位展示琴艺。”言罢,在众人惊谔的目光中扬长而去。
第二天,悦来客栈外真的围了一群人,都是渴盼陈子昂演奏胡琴的豪贵。午时刚到,陈子昂果然捧着昨日花费一百万钱买的胡琴款款下楼。他向大家施了施礼,然后高高举起胡琴——万万没想到,他不是扬手弹奏,而是将胡琴狠狠地摔在地上,那把装饰华美价值百万的名琴瞬间分崩离析,碎花四溅。众人都惊呆了。正在这时,陈子昂从身后的背包里取出一卷卷诗文,开始给诸人分发。他一边发,一边慷慨陈辞:“我斯四川人陈子昂,有百轴诗文,却不为人知,请大家关注一下我类诗文。弹胡琴这种不入流的才技,有啥子好欣赏类嘛!”
很快,这则新闻就登在了京城的“今日头条”上。长安住建委主任王适手里也拿到了一份陈子昂的诗文,他认真读完,大为感慨:“此人了不得,以后定会成为作协主席!”
王适的预言被应验了,在摔琴之后的第二年,陈子昂就金榜题名了。后来也如王适所料的,他成了文坛领袖。摔琴发文之事,帮陈子昂赚足了眼球,他就这样红了,从考场外红到了考场内,从大唐一代,红到了现世今朝。才华加机智,使他名垂青史,风流千年。
2
时间飞纵到公元721年,仍是长安,仍是高考前后。
宁王府和歧王府上,经常出入着一个年仅20岁的小鲜肉。他玉树临风,白晳清俊,用当时文绉绉的话来说,就是“妙年洁白,风姿郁美”。这个少年就是后来被苏东坡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
这位翩翩美少年很烦恼,去年,第一次参加高考竟然落榜了。一向是学霸的他有点无法接受。
不知是听谁说,要搞定考官,单靠文章写得好不行,还得成为网红,而要成为网红,首先得要搞定京城的达官贵人,尤其是像宁王和歧王这样喜欢附庸风雅的权贵。其实,结交权贵在任何朝代对于想要飞黄腾达的人来说都很重要,在唐代尤其重要。因为唐朝高考特别难,进士科一年也就录取几十个人,如果拼成绩,大多数人都会落榜。所以,如果想中进士,只能在考场之外多攒攒达官贵人的饭局,把自己的诗文多向考官推荐推荐,先得出名了,才能金榜题名。这种攒饭局的事,就叫“干谒”,这种毛遂自荐的事,就叫“行卷”。
干谒和行卷在唐朝都不是潜规则,而是光明正大的行为,像李白这样清高、杜甫这样孤直的人,都做过干谒的事。李白虽嘴上嚷嚷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但真得攒起饭局来,跑得还是很快,为此他还写过“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样的话给当朝权贵韩朝宗。杜甫也有一段时期在长安干谒,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生活,但他没有李白混得开,老跟在别人后头吃剩菜,所以很悲摧地叹息:“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现在,王维干的也是这么一件事。只是王维与其他干谒的人相比,有一个极大的优势,就是颜值高、诗写得好、书画也不赖,甚至音乐才能也非同凡响,这在唯才是瞻的唐朝,简直是鹿晗加李健的合体。所以,王维在宁王和歧王那里很吃香,两位王爷待之如师友。
不过,王维出入王府的主要目的,还是想顺利通过高考。所以两位王爷就让他怀抱琵琶,在酒宴间向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献艺。玉真公主一见王维,惊为天人,在听过他演奏的《郁轮袍》后,更是击节叩赏。公主专门为他攒了个饭局,让他坐在宾客之首,目的就是捧红他。王维也很知趣,在饭局中不辱使命,不仅举止得体蕴藉,言谈也诙谐有趣,给玉真公主撑足了面子。
有这么给力的助攻,第二年王维就顺顺利利通过了高考,而且还当上了高考状元。高颜值、高智商加高情商,想不成功都难。
3
相比之下,条件差一点的人,想高考成功,就得剑走偏锋了。
有一个名叫卢延让的去行卷,满篇都是猫啊、狗啊、老鼠、狐狸之类的东西,仿佛他家开着动物园。但是,偏偏就有朝廷官员很欣赏他,觉得他以动物为题材是推陈出新,在一众风花雪月的考卷中脱颖而出,他的诗文甚至得到了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欣赏。所以,就靠着写动物,卢延让通过了高考,青云直上,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他曾感慨道:“我这一辈子攒公卿的饭局,没想到让我获益最大的,竟然是猫猫狗狗。”
还有一个叫李昌符的人,参加高考屡战屡败,怎么办呢?后来,他灵机一动,写了50首《婢仆诗》,诗文里都是“春娘爱上酒家楼,不怕归迟总不忧”这样的句子,句句揭露丫鬟仆人们的短板,让丫鬟仆人们恨得牙痒痒,发誓见到他一定要扇他的耳光。然而就是靠着写婢仆的八卦,李昌符竟然也出名及第了。由此可见,唐朝的时候,高考满分作文的评判标准还真是没有定论,完全不拘一格。
因为有着干谒和行卷的风尚,考生在高考前找考官套磁,就成为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温情的故事流传于坊间。
比如牛僧孺跑到韩愈和皇甫湜那里行卷,韩愈和皇甫湜一看:哇,小伙子挺有才,不妨破格录取。但他现在不出名啊,怎么能让他快速成名呢?做场秀吧!于是,韩愈和皇甫湜告诉牛僧孺,让他某日一定不要待在旅馆,要出门溜达。这个时候,韩愈和皇甫湜就乘坐宝马香车招摇过市,前来拜访牛僧孺。到了旅馆,牛僧孺自然不在。韩愈和皇甫湜就在旅馆门上大书特书寻牛僧孺而不遇,这个名叫牛僧孺的无名小子,一下子就蹿到了新闻头条。科举功名,也很快手到擒来。
如果说牛僧孺的成名过于高调,而朱庆馀则含蓄许多。朱庆馀也是很有才华的人,他跑到张籍那里行卷,张籍是往届的进士,因为在考场上写了“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而名声大噪。张籍人挺好,对于来行卷的考生基本上都客客气气。朱庆馀把自己的作品奉上后,心里有点打鼓,等待了一段时间,决定问问张籍自己能不能考上。但是直接问吧,有点不好意思,怎么办呢?他写了一首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文虽写的是一位刚刚出嫁的女子问新婿自己的妆容是否时尚,实际上是在问自己的诗文有没有可能得到考官欣赏。
张籍何等聪明,自然明白了话外之音,于是回了一首诗——“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意思是:那华贵的衣饰比不上眼前人尊贵,采菱女虽然身份低微,但明艳绝伦,一曲清歌可抵万金,你高中没有问题。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高考,谈不上多么公平,却也让无数有才华的人崭露头角。也许大唐就是这么个气度恢宏的时代,你有才,你尽情表现,世界终究会给你一个舞台,不在当时,就在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