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陕北“清涧道情”的艺术表现

2018-09-28田宫晓旭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陕西

田宫晓旭

摘要:本文首先叙述了清涧道情的由来及流传,然后对道情的内容及艺术特色进行了介绍。最后对道情的生存现状做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陕西“清涧道情”;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158-01

一、清涧道情的由来及流传

清涧道情属于我国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严格来说属于曲艺类。顾名思义,道情与道教密不可分。道情起源自唐代道教的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主要是为了宣传道教教义争取信徒。具体过程为道教音乐——经席音乐——道教俗讲——道教新经韵——道教鼓子词——叙事道情。《辞海》中对道情的解释是:“曲艺的一个类别,源于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处世思想。明清以来,道曲在陕北发展迅猛,以佳县白云山道观最为著名。“陕北道情分为“老道情”(南路调)和“新道情”(东路调)。其中“老道情”被誉为正宗的陕北道情,以“道情窝子”的清涧县为代表,也称“清涧道情”。“新道情(东路调)普遍被认为是在民国初年由山西林县的道情班子来陕北演出而带入,其曲调基本是原来的山西林县道情,只在语言上有区别。”道情在陕北又称“闹红火”“闹丝弦”“闹五音”“闹会会”等。陕北道情先是以坐班清唱的形式出现,最后才搬上舞台。

在元明清时期,清涧道情与民间小曲、民间舞蹈杂糅在一起,在闹秧歌时演出。村民们以村为单位,穿着闹秧歌的服饰,挨村挨户进行演出,具体演出的内容包括:民间歌舞、曲艺、戏曲、转九曲等。道情与民间歌舞和民间歌谣混合到一起,形成了它的第一次演变,成为了一种曲艺形式。民国初期,有临县道情艺人落脚清涧,开始传授道情唱腔和表演。清涧道情戏开始形成。1942年出现第一个业余班社。

二、清涧道情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从艺术表现来看,道情经历了宋代、元代、清代等各朝各代的发展,道情戏从最开始的说唱、到地摊的坐唱、再到表演化妆、舞台演出,都是形成系统的渐进的发展过程。道情自身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传统道情以道教诵经音乐曲牌为唱腔基调,吸收了秦腔等唱腔板式及陕北民间小调形式的地方戏曲剧种。传统的剧目有一百余本,如《湘子出家》、《打经堂》、《刘秀南阳》、《割肝救母》、《合凤裙》等。

道情传统剧本中,有不少反映神仙道化剧的内容,其中《湘子出家》中有这样的描写:“懒读诗书怕为官,一心只想成神仙,命里没有官宦份,终南应续今生缘。”话说湘子叔叔希望湘子苦读诗书,考取功名,可是湘子只想着一心修炼成仙,苦习道家思想,逃婚向终南山去,神仙汉钟离唤众仙班前来,试探磨练湘子,了却其俗根,最终位列仙班。又不乏反映民间生活百态的戏,如《合凤裙》中,梁风英与梅庭宣青梅竹马,梅庭宣家道中落遭到梁父嫌弃,立志考取功名来迎娶梁凤英,并以龙凤裙作为信物,表现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的执着与专一。

清涧道情在剧本方面富有传统的文学特征,内容多是表现男女感情,探讨天地哲学。剧中很多人物形象都出自于道教故事。从框架来看,根据故事情况构建剧本,属于比较传统的方式。在道情的表演中,表演内容具有教化和教育的意义。多采用民间俗语。

在乐器及乐队的使用方面:据老艺人回忆,最早只有三弦、四胡、管子,在民间也叫三大件。随着演出规模的逐渐扩大,道情的乐队也发生着变化,在早先的三大件基础上又增加了笛子、二胡、板胡、唢呐等。打击乐有渔鼓、简板、小铰铰、板鼓、牙子、大锣、小锣、银铃等。目前还没有能代表陕北道情的固定的特色铜器,大多数用晋剧铜器和秧歌锣鼓代替,少数也有用秦腔铜器代替的。

道情表现特征:其一,在陕北道情的唱词,虚词的运用是它的一大特色。实、虚在演出中遵循“实字要真,虚字要轻。”的原则。意指实词唱时要清晰、利落。而遇到虚词时,要轻轻哼过去,自然连贯,否则易与主词(实词)相混淆,没有主次之分。其二,道情节奏独特,延长音很多,它的自由導致了节拍强弱的变换。形成打破方正节奏的大切分的情形。其三,道情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中吸收了本地区民歌、小调、说书、唢呐曲等音乐曲调。

三、清涧道情的生存现状

清涧道情扎根于民间,然而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改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道情的传承体系出现了明显的断代、断层、后继无人的局面。此外,随着社会发展,新潮时尚的传媒手段越来越流行,传统的舞台戏剧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随着老艺人相继离世,加之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兴趣,道情的传承局势不容乐观。尽管,清涧道情在2008年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但是就目前的时代发展而言,许多老艺人也不再演唱道情,愿意学习的人更是寥寥无几。道情演出主要是庙会、春节、红白喜事等场合,因此市场狭窄,再加上受众群体主要为中老年人,如今,道情的传承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陕西
Research on Practical English Rhetoric Education Based on Applied Talents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陕西“玫瑰小镇”引客来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论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Listening Skills and The Strategies Suggested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陕西江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