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与书势
2018-09-28刘颉
刘颉
摘要:阿恩海姆在视知觉理论中提到张力,强调这种力可使艺术作品呈现出动感,并详细分析了产生张力的各种因素。虽然阿恩海姆举例论证张力多用西方艺术作品,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艺术书法作品中的书势与张力有着密切联系。
关键词:张力;书势;阿恩海姆;中国书法
一、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中张力的运动表现形式
在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阿恩海姆的著作《艺术与视知觉》中对张力有大量描述,“没有一幅画和一座雕像能够表现出肢体那真实的运动。它们所能表现出来的,最多不过是物体偏离了正常的位置时所蕴藏的张力”。在视知觉理论中,动感是通过张力来表现的。
从阿恩海姆对张力的描写和分析中可以看出,张力是一种带有运动感的力量。他说“在画和雕塑中既看不到由物理力驱动的动作,又看不到这些物理动作造成的幻觉。我们从中看到的,仅仅是视觉形状向某些方向上的集聚和倾斜......正如康定斯基所说,它们包含的是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张力”。[1]
阿恩海姆认为,我们在不动的式样中感受到运动与张力,是大脑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它与视觉经验密不可分,正如视觉对象的那些静态性质——形状、大小、色彩,与知觉经验密不可分。张力是通过视知觉获得的经验,这在中国古代书论中早有表现。汉代蔡邕在《九势》中写道:“藏头护尾,力在其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2]这里的书势与阿恩海姆所说的张力是相同的。
二、张力与书势的关联
阿恩海姆曾说,当人们看不规则图形时会觉得紧张,会不自觉地想要改变,使之变得更加完美的心理倾向。他认为,有机体在最大限度地追求平衡过程中,图形会产生运动性张力。张力的形成需要构成性要素,这些要素与中国书法的书势存在着关联。
(一)比例造成的动感。不同式样中所具有的运动性、倾向性的张力,首先取决于比例。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中,比例的改变能够创造张力。这种改变比例以求得动感效果,对于书法中书势的创造同样适用。在单个字中,书法家会调整字的内部结构,以求在平静中富于动感。比例的改变使字既具有倾向性,又在整体上和谐统一。例如,《曹全碑》开篇第一页中的“全”字,撇捺所占比例略大,王字所占比例略小,形成上松下紧的结构。这个字的撇捺向下伸展到“全”字正中位置,使其外轮廓变成相对稳定的长方形,内部是充满动感的楔形。书法中的书势就是在这种不稳定中蕴含着稳定,从而形成“动感的平静”。
(二)倾斜造成的动感。阿恩海姆认为,“如果想使某式样包含着倾向性的张力,最有效和最基本的手段就是使它的定向倾斜。”这强调了倾斜在形成动感中的作用,而这种效果与书势有着密切联系。在米芾的行草书中,许多字都是倾斜的。就单个字来说,大多有向右上方倾斜的态势,每一竖行的字也有向右倾斜的态势,但是每个字的重心又都在一条直线上。在这种“似斜未斜”的状态中,米芾的书法作品所呈现的书势具有强烈的动感。
(三)变形造成的动感。形状的改变会产生张力,不仅使物体的形状看上去更有动感,还连物体与物体的间隔具有动感。阿恩海姆认为一件物体和另一件物体之间的间隔部分,会受到这些物体整体或部分的压缩,同时这些物体的整体或部分也会受到间隔的压缩,而从间隔部分知觉到运动倾向,不仅取决于这些间隔的形状、大小和比例,还取决于同这些间隔相临近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比例。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类似于书法中的计白当黑。看帖、临帖时不能只看黑色的字,还要注意留白,不仅每个字内部的留白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留白也要注意。留白并不是无意义的,而是流淌在宇宙之中的气,能体现书法作品所蕴含的博大雄浑的书势。
(四)频闪造成的动感。强烈的运动效果可以从造成频闪运动的静止式样中产生出来。阿恩海姆认为,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表现物体的内在变化,能够把物体知觉成一个活动的知觉整体,这一知觉整体的活动性,又因各个片断的互相重叠而得到大大加强。这种频闪运动在草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充分抒发作者性情的草书作品中,书法家往往会将几个字连在一起,这其中的连带就是书法家创造书势的运动轨迹。这连带不仅是表现书法家的运动轨迹,还显示出书法家情感的表达、情绪的波动。例如,在怀素的《自叙帖》中,两三个字或四五个字为一组,字与字之间的联系都是顺势而为,毫无矫揉造作之感。这种自然表现出来的运动轨迹,大大加强了作品的动态,体现出犹如骤风急雨、气势恢宏、神秘莫测的书势。
(五)具有运动性的张力。张力是一种倾斜的力,富有动感,也是检验艺术作品是否具有灵魂的重要元素。这种力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更偏向一种心理力。一件艺术作品之所以感受到动感,不是作品表现出运动的属性,而是有着表现运动所蕴含的张力感。阿恩海姆解释,“不管知觉对象本身是运动的,还是静止不动的,只有当他们的视觉样式向我们传递出‘具有倾向性的紧张力或‘运动时,才能知觉到它们的表现性。”这一说法不仅为张力体现动感的说法提供了有力依据,还与中国书法的书势有着联系。
三、书势与张力的比较研究
中国书法研究注重感官分析,《历代书法论文选》中有很多书法家流传下来的优秀文章。这些优秀的书法家同时还兼具作家身份,这与我国古代重文的观念分不开,因而对书法作品分析时注重意蕴,研究方法多偏重感悟式理解。西方对艺术作品分析多从形式方面入手,表现也更加直观,这与书法研究不太相同。因此,为了对书势与张力有更深入了解,所以需要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
书势是研究书法的重要范畴,针对它的分析大多从结体、章法来分析。张力是西方视知觉理论里的内容,大多出现在文学、建筑以及艺术方面,用来形容文章或建筑、艺术作品的灵动性和运动感。书势是研究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方面,对于研究中国书法的艺术运动具有重要作用。张力代表的是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的核心领域,是表示西方艺术作品具有运动性的词汇。笔者发现,通过对书势与张力概念及研究方向的对比,不难发现两者都体现了一种力与运动的趋势。这两个概念虽然是不同国家的研究范畴,但是所表现的意思很相近。书法是世界性的艺术语言,要想更全面地分析其魅力所在,就应当借助中西理论来比较研究。这样的研究有一定的必要性,不仅可以补充中国书法的研究角度和内容,还对中西美学的比较研究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综上,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中的张力学说,不仅能在西方艺术作品中找到例證,还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书势有着密切联系。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可以互相解释。同时,不仅展示了阿恩海姆张力学说的普适性和广泛性,还给我们提供了从另一个角度来欣赏中国书法艺术。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年版.
[2](东汉)蔡邕.九势.载于《汉魏六朝书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3](宋)赵构.翰墨志.载于《宋代书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