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规律视域下的新时代主要矛盾释析
2018-09-28杜晓芬
摘要:新时代我国已经步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我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关重要。首先,本文对新时代主要矛盾进行了自身历史性动态变化的考察,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必要性;其次,对新时代主要矛盾进行了唯物辩证法释析:矛盾规律之新时代主要矛盾、质量互变规律之新时代主要矛盾、否定之否定规律之新时代主要矛盾。最后,提出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法论。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辩证法规律
历经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步入了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指出“主要矛盾所决定的新时代”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梳理新时代主要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是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一、新时代主要矛盾是历史的必然:旧矛盾解决新矛盾产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三次重大转变。从1956年党的八大到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再到第三次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之前,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科学的、全局的、关键的变化:
从发展历程上看,从1956年建国初期到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经济实力跨越式提升,根据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GDP总量首次超过80万亿元,同比增长6.9%。2016年我国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36856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的比重11.5%(与美国相同);民生事业空前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8000多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这些惊人的成就背后,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
从需求结构的变化来看,社会主要矛盾从“建立工业国和落后的农业国”到对“物质文化需要”再到“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目的和手段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历史性的、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民的需求由“温饱”到“小康”再到“优质小康”揭示了社会矛盾变化背后的社会发展进步。速度上升为效益、增长提升为发展、水平升华为质量,追求一般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进步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二、新時代主要矛盾的唯物辩证法释析
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内涵,探究矛盾背后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规律,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认识规律的客观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础,更是解决矛盾对症下药的关键。
1.矛盾规律之新时代主要矛盾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两极“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既对立又统一,从“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来看,人民在满足自身温饱的基础上,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向更高、更优、更好发展;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内涵来看,“不平衡”主要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快有慢,地区、城乡发展出现明显差距。“不充分”主要指各方面、各地区的发展力度不够、劲头不足,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仍然有发展的空间等。
2.质量互变规律之新时代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国力有了飞跃式的发展。面对取得的惊人成就,我们更加正视发展中的不足,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的性质来看,它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面对众多的矛盾,我们深入分析了当前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这一改变,是量变和局部质变的统一。
3.否定之否定规律之新时代主要矛盾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讲,“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否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对“落后的社会生产”的否定,而这些否定都是在矛盾运动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对前一阶段主要矛盾的否定,更是对前一阶段矛盾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背后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进步。
三、化解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方法论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国家不断发展进步中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我们所面临的“难事”和“大事”,寻找解决主要矛盾的办法,必须要做到运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把握“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 辩证把握肯定否定,正确看待前进曲折,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矛盾的解决。
1.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坚持辩证地思维方式是我们从哲学角度认识和处理矛盾的前提,更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基本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做好下一步工作,关键是要狠抓落实。实施方案要抓到位,抓住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找出体制机制症结,拿出解决办法重大改革方案指定要确保质量。① 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才能更好地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更高效从“人民”这一主体出发,实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目标。
2.把握“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它也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际的增强而不断进行量的积累,在合适的时机发生质变。在认识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一定要把握好食物的“度”,掌握“适度”原则,避免犹豫用力过猛或力气不足导致“过”或“不及”,在解决主要矛盾的实际中要讲究分寸、把握火候,做到心中有数。另外,要能在实际工作中重视量的积累,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和“钉钉子”精神结合起来,同时要防止事物向坏的方向转化,做到防患于未然;如果时机允许,更应该抓住机遇、努力创新,实现新的质的飞跃,每一步量的积累,都向质的飞跃更进一步。
3.辩证把握肯定否定,正确看待前进曲折
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不例外。我们认识事物开始于质和量的外部表现,通过分析外部表现的“好”与“坏”,实现第一次对自身不足的否定,进而深入到对其内在本质的考察,进一步上升到事物总体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现行政策、举措、制度、成效等进行总结和反思,时刻保持扬弃的态度,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7.11.
[2]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2016年版)[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4.
[3]卫兴华,赵海虹.《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J]经济纵横,2018 年第 1 期.
注释:
①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0(97).
作者简介:杜晓芬(1992-),女,山西太原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